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河湟花儿”异彩纷呈的衬词运用是非常具有特点的。因此常有:“无‘花’不有衬,无衬不成‘花’”的提法。不难看出衬词在“河湟花儿”中举足轻重的作用。衬字、衬词、衬句的应用体现了“河湟花儿”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其浓郁的地方色彩和语言特征也构成了“花儿”独特的艺术风格、手段和艺术特征。根据衬词在“河湟花儿”中的应用,可把它们分为虚衬字、词,句首呼唤性衬词衬腔,句中衬词,句尾衬词几类。  相似文献   

2.
李清照独特的生活经历和严格遵照“诗言志,词言情”,词“别是一家”,诗词两种不同体裁的不同艺术特征写作,使其诗与词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其诗气象宏敞,豪迈感人,其词则意味深浓,委婉曲折  相似文献   

3.
南宋词人辛弃疾,人们往往只注重研究他的政治抒情词的内容、风格、技巧,而对其乡村田园词,却论及者极少,而这类词恰恰是辛弃疾第一次以与众不同的艺术手法熔恬淡之气、清丽之质、深沉之蕴、飞动之势于一炉,摧则为柔、柔中有刚,展示了辛弃疾乡村田园词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4.
敦煌曲子词以其质朴刚健的审美风格,鲜明地体现了民间词的艺术特色,并且,敦煌曲子词自然、真淳的词风,爽朗、直率的情感抒发方式等艺术特点,对唐五代文人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唐五代文人对民间词艺术特征继承和革新的过程中,词这种抒情文学体式的审美风格逐渐典雅化,到晚唐五代词体风格已经定型,形成了婉约性的艺术特点。对敦煌曲子词与唐五代文人词审美风格比较研究,可以洞察词体从民间词到文人词演进过程中,作者审美理念的发展变化,从而分析不同时期词作风格的成因及特点。  相似文献   

5.
宋元之际风雅词派居所词的兴起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如:与宋元之际园林艺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士人的尚雅心理起着关键作用;咏物词的发展使然等等。宋元之际风雅词派词人描写的居所主要有故居、现居、友人居。居所词都包含着风雅词人独特的生活理念和审美情趣,他们以清幽为主要特征的居住环境的喜好恰好在某种程度上和他们对“清”和“雅”的艺术追求存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词与乐的关系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演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既影响了词体本身的性质特征,也决定了词体的演化和蜕变。南渡以后,词人们或者拓展词体的抒情言志功能,或者注重词体的合律性和艺术技巧,从各自不同的角度,为唐宋词的创作增添了色彩,但是,他们都未能圆满地解决歌词合乐的持续发展问题,而且,他们创作中的种种流弊在某种程度上还使得南宋词合乐面临新的困境,加速了文人词向格律诗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词实质上是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的结合体,具有其独特的韵律美;词的艺术特质是词人创作个性的集中体现,是其性格、学问、襟怀和经历的一种综合反映;词境的创造,有赖于词各种艺术特质的表现,其中,“灵气”和“含蓄”之美显得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8.
成轲 《科技信息》2010,(8):261-261
网络互动动画因为其传播媒体的特殊性和强调互动的特点,体现出了和其他动画艺术形式不同的美学特征。这些美学特征包括互动性、发散性和浸入性。网络互动动画正是通过这些美学特征表现出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李贺诗以“心性”为创作之源,重在表现主体心灵的独特感受并凸现主体精神,是文学创作领域的一次大胆实践。是主体心灵在苦闷压抑中寻求超越的结果,在捕捉意象、驾驭和组合意象及炼词方面均体现其重心性之特色,为唐诗艺术开辟新径提供了一种范本。  相似文献   

10.
色彩美是文学语言审美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词具有模糊性、主观性、变异性的语义特征和文化性、情境性隐喻象征功能。在文学创作中,充分利用色彩词的语义特征和隐喻象征功能,可以描摹出色彩鲜明的客体对象,渲染人物独特的主观情感,凸显写作主体的审美旨趣。  相似文献   

11.
"三棒鼓"是土家族一种古老的民族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表演风格和技法。土家族"三棒鼓"作为一种地方曲艺,在长期发展、传承和嬗变过程中体现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并具有民俗民风的叙事性、歌舞技艺的表演性、独特风味的音乐性、群众生活的娱乐性、民族文化的传承性等艺术特征,而且也是土家族文化艺术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2.
姜云霞 《科技信息》2009,(26):I0162-I0163
本文试图从蒋捷词主体风格的四个方面追踪其创作的艺术渊源,从而探究其师法各家、博采众长、转益多师对形成自己独特词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新的角度立论,集中分析李清照咏花词中表现的独特风格。从绘形摄神、托物寓意、物我交融三个方面阐述了词人的艺术个性与词作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4.
吴文英是南宋词坛上颇具争议的词人之一,历来词评家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有一点为人们所公认,便是梦窗的词作充分吸收了前代文人,尤其是长吉、义山和清真的艺术成就,注重炼语造字、用典繁密、结构曲折,想象丰富,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个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南宋文坛上独树一帜,成为宋代婉约词的最后一枝奇葩,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  相似文献   

15.
刻字和根雕、盆景一样,是介于工艺和纯艺术之间的泛艺术,它作为一门独立的泛艺术形态,也有真审美特征;刻字媒介(质料)的以重性;有其独特的艺术技巧,有个人的风格追求,刻字艺术的发展,应遵循审美规律,提倡多元化。  相似文献   

16.
明代词学群体是在乡邦资源的基础上,借助于家庭艺术教育,附属于其它艺术品创作形式之上,多产生于文人艺术家结社的环境之中,因此形成了家族性、非专业性、结社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当宗教意象作为一种艺术象征符号存在于志怪神魔小说中时,志怪神魔小说便形成了不同于中国古代人情和历史小说的独特审美特征,即神秘性、奇幻性、怪诞性、象征性。我们不能单纯地用浪漫主义精神来概说这种独特性。  相似文献   

18.
明妓王微之词作内容较为丰富、诸体皆备,艺术上也较有特色,为妓女词史、女性词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不失为一个有着鲜明个性特征的优秀词家。其人、其词之风采,于晚明妓中独出,正如青莲之亭亭。  相似文献   

19.
含蓄蕴藉是词体言情的一项基本美学品质,处理恋情表现为“轻含蓄”,处理穷通兴衰之情表现为“重含蓄”,“有寄托入无寄托出”则是贯串在二者之中的一种特殊的诗学方法,它们共同体现了儒家诗学于情感审美艺术传达的独特要求,构成词体抒情美学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20.
岭南词是清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的一大特征即是家族性.清代岭南的词学家族共20个,其分布具有突出的地域不平衡性.家族词学传统促进了词人的产生与成长,有力地推动了清代岭南词的发展.在岭南词学家族内部,词学既有传承性又有变异性,对此分析可以解释一些特殊的词学现象.对家族性进行研究,有助于对清代岭南词进行更深入、准确的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