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电液控制系统是现代机电设备中,特别是机电液一体化设备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电液控制亦是控制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分支.本文介绍了电液控制系统的基本元件、系统构成和主要特点,进而以立式油压机电液控制系统为典型范例,分析了其控制机理,向读者展示了电液控制系统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液压驱动舞台升降台同步控制精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液压传动驱动升降舞台,其中,对液压同步控制进行了分类与比较,对电液比例控制在系统中的功能和作用进行了说明,重点分析了采用电液比例同步控制系统的同步误差与阀控马达回路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3.
电液转换器典型故障动态特性仿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电液转换器结构着手建立数学模型并转换成传递函数模型,在Matlab中对其典型故障的动态特性进行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电液转换器的不同故障具有明显不同的动态响应,因此可以通过电液转换器的响应特征识别不同的故障,这对通过试验的方法识别电液转换器故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利用对象的响应特性识别故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化生产的需要,液压挖掘机需要大幅度的技术进步,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是液压挖掘机发展的必然趋势,机电一体化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液压挖掘机的控制系统上。比较了当今世界上最具典型的两种液压泵控制系统,分析了各自的特点,指出了全电脑控制系统和电液联合控制系统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液压挖掘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化生产的需要,液压挖掘机需要大幅度的技术进步,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是液压挖掘机发展的必然趋势,机电一体化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液压挖掘机的控制系统上。比较了当今世界上最具典型的两种液压泵控制系统,分析了各自的特点,指出了全电脑控制系统和电液联合控制系统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液压伺服式带钢边缘控制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液压伺服式边缘控制系统的组成、原理及电液伺服阀的选择依据,同时还介绍了系统控制方案的选择,并给出了系统静态和动态参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传统锚泊定位存在精度差、自动化程度低、锚泊周期短、人力劳动强度大等缺点,而基于电液控制的四锚定位系统解决了传统锚泊的缺点。为满足电液控制系统的位置误差及动态响应的要求,应用液压仿真软件AMESim建立锚泊控制系统的物理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控制系统的PID模型,通过AMESim/Simulink的联合仿真模型,证明了基于电液控制的四锚定位系统既保证了探矿船定位精度的要求,又提高了定位效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探讨电液比例恒功率控制液压马达的静、动态性能出发,寻求满足控制系统要求的恒压控制阀,确定它的主要结构参数。本文作者所研制的电液比例恒压阀经台架实验证明:理论分析同实验结果基本一致,满足了这种马达的恒功率变量控制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恒应变速率压缩试验机对速度的特殊要求,应用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最优电液速度控制系统,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最优电液速度控制系统具有理想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了液压马达速度控制系统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电液比例阀控液压马达速度控制系统的方案。静、动态特性分析和PID控制研究表明,该系统与普通泵控液压马达系统相比具有调速特性好、响应时间短的优点,与普通阀控液压马达系统相比具有效率较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The electro-hydraulic clutch control system controls the transferred torque of gear-shifting clutches in clutch-to-clutch transmissions. A nonlinear dynamic model of an electro-hydraulic clutch shift control system is presented. The mechanical and fluid subsystems of all valves are investigated, including their interactions. Model validation of the electro-hydraulic valve system is performed by comparing the simulated and measured pressure curves.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ectro-hydraulic clutch shift control system with different supply pressures and different fluid temperatures are simulated and evaluated. It is found that pipes which are often ignored between the electro-hydraulic valve system and the clutch piston,have strong influence on clutch piston chamber pressures.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required time and reduce the fluctuation of the clutch piston chamber pressures,the orifices' diameters and valve structure are optimized.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力反馈双向伺服遥操作工程机器人控制系统所存在的反馈力冲击过大及主从位移控制的随动性较差等问题,提出了在新型力反馈伺服系统中加入干扰观测器来改善从动机构的动态特性差异,从而提高从动机构的鲁棒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以分布参数法研究管道动态特性对液压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将连接管道对系统的影响归入伺服阀线性化流量方程中,提出了处理电液控制系统中连接管道的一和中综合分析法,大大简化了控制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为进一步分析含有连接管道的液压控制系统提供了更为科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电液伺服阀频率特性测试系统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电液伺服阀频率特性测试系统因引入动态流量计活塞位置反馈环节而存在测试原理误差,采用计算机仿真可以定量分析该误差的大小及其变化规律。结合伺服阀频率特性测试系统实例,利用Matlab中的Simulink进行测试误差的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根据被测伺服阀频宽的范围调整好反馈增益的大小及反馈通道上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可获得满意的伺服阀频宽测试精度。  相似文献   

15.
双缸电液位置伺服同步控制系统的智能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双缸电液位置伺服同步控制系统的高精度及快速性要求,采用比例积分微分型迭代学习控制算法,设计实现了电液位置同步控制系统.在系统中采用双闭环两级控制策略,将双缸同步误差反馈补偿到输出量中,同时采用比例微分算法对数字控制量进行修正,使双缸互为跟踪对象,保证了双缸运行中的高精度同步.试验结果表明:该同步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控...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电液伺服系统的非线性、不确定性和参数时变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并行自学刁控制算法。该控制策略以系统动态误差和给定信号量作为小脑模型神经网络控制器的激励信号,并与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器相结合构成系统的复合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并行控制算法较常规PID控制具有更快的响应特性和良好的动态特性,对模型参数变化和负载扰动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
电液位置伺服板簧实验系统是一个典型的非线性系统,采用传统的PID控制策略难以获得较好的控制效果。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遗传算法,利用遗传算法强大的空间搜索能力,对模糊隶属函数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控制中取得了响应速度快、稳定性优越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估计电控液压制动系统的压力估计精度,针对其工作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的UKF算法的汽车电控液压制动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该算法根据液压制动系统的工作特性将压力估计问题转化为多维参数优化的问题,应用UKF对汽车电控液压制动系统进行压力估计,根据该液压系统的强非线性及时变系统特性引入液压系统指数参数,压力变化参数差,及测量轮缸压力作为状态量,引入粒子群算法根据目标函数,对UKF中的参数及观测噪声,过程噪声进行迭代寻优.实验数据对比,验证该算法参数估计的精确性及实时性.研究结果对液压制动系统以及整个液压系统的研究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信息社会主义是彰显信息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新形态,是以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本作为主要生产力,消灭利用信息资本的剥削,消除信息财富的两极分化,推进电子政务的公开化、民主化,增强信息文化的大众化、素质化,倡导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通过对与信息社会主义概念有关的若干理论问题的分析和解答,让我们认识到了信息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在理论渊源上是一脉相承的关系,信息社会主义研究对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与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