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推进闽西南区域协调发展 打造海西经济增长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势不可挡时,一个城市再也无法孤立前行。当前的经济竞争不仅是单个城市之间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城市群之间的竞争。现代区域经济的发展,考验的已不仅是一两个城市的经济实力,而是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放眼中国版图,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已如同巨大的增长极,集聚效应日渐凸显。东南沿海经济区城市群、都市链风起云涌。  相似文献   

2.
大南宁都市圈形成背景下的区域综合生态保护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广西境内由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组成的桂南经济区是广西乃至北部湾区域的核心经济区和最有竞争力的城市群,为适应大西南区域联动发展以及我国与东南亚经贸合作日益加强的发展趋势,今后本区城市群规模和辖区势必进行重新调整,并极有可能形成以大南宁都市圈为中心的环北部湾新兴经济增长极.以上述四城市为例,探讨与城市空间形态变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可行的区域综合生态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3.
为探寻进一步推进西部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情况,并为制定差别化发展政策及策略提供依据,本研究将成渝城市群和关中平原城市群作为研究西部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的示范样本区域,通过构建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的方法,缕析二者产业协同发展现状及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尚处于低水平协同阶段,并存在宏观调控能力较差、城市群内部经济体量差距较大、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不足、城市群缺乏竞争力等问题,并提出打破行政壁垒、提升城市能级、培育副中心城市等宏观策略以及针对不同等级城市的优化建议,为实现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提升区域经济实力提供发展参考。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河南城镇化推进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阐述全球化与城镇化本质和总结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城镇化趋势的基础上,论述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河南城镇化推进的战略重点:(1)加快省会郑州向区域中心城市的快速跨越,实施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2)谨慎对待和推进小城镇战略,大力推进中心城市战略,实现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的协调发展;(3)重视城镇发展的产业支撑,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部门;(4)实施城镇品位和形象战略,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最后,本文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完善规划体系、改革管理体制、搞好城市经营、防止社会极化等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5.
研究关中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的竞争力以及它们与群体竞争力的关系,深入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构建了区域城市竞争力评级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关中城市群存在区域综合竞争力偏低;城市首位度大;副中心城市带动作用较弱的问题.提出通过外延形成兰西城市群和提升关中城市群自身实力策略来提高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促进其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中原城市群和郑汴一体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构建了城市综合竟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测算了开封市2002年和2007年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得分,并以中原城市群其他7个地级市作为比较.数据显示,5年间开封市的城市综合竟争力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在中原城市群中排名还是比较低,综合竞争力不强,还需大大提升.  相似文献   

7.
湖南“3+5”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同属于中部地区,都是“两型社会”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大城市群在综合势力、经济外向度、中心城市、产业基础以及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方面各有优劣,应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加速经济一体化建设,逐步增强综合竞争力,进而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相似文献   

8.
对长江经济带旅游资源分布、旅游业发展差异性和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可达性进行分析.提出以上海市为首的长三角城市群作龙头,以武汉市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作龙身,成渝城市群作龙尾,滇中、黔中城市群作补充,各地省会城市作节点,地级城市互作补充的旅游互补机制,从而提高长江经济带旅游业整体竞争力,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长株潭一体化过程中产业集群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产业集群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加速城市和区域的经济一体化,提升其综合竞争力具有其必要性,国内外区域内经济的成功典范也证实了这一点.但长株潭一体化过程中的集群战略提出得较晚,相对一体化的过程相对滞后.三市在推动产业集群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客观科学地重构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十分必要.基于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和要求,构建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竞争力评价体系,采用信息熵权法及PROMETHEEⅡ测算法对环杭州湾和粤港澳两大湾区及其所辖18个城市的旅游产业竞争力进行测评分析.结果表明:(1)2018年环杭州湾大湾区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竞争力优于粤港澳大湾区;(2)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旅游产业竞争力水平两级分化明显,湾区城市群旅游产业尚未形成明显的共享互赢湾区优势;环杭州湾大湾区城市群旅游产业竞争力差距较小,一体化发展轨迹明显,但缺乏强势有力的吸引及带动优势,需要进一步加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共建具有竞争力的旅游产业高地;(3)两大湾区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结果表明,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应摒弃只注重规模效应、投资驱动的产业成效评价模式,只有积极寻求产业结构调整、新业态培育、技术创新以及科技赋能等转型升级渠道,才能真正达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高铁站地区的发展对城市空间质量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西方,高铁站往往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中国,高铁站则是城市空间质量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通过节点与场所模型,以中国天津和荷兰兰斯塔德为例,探索不同驱动力下高铁站地区的发展方向与城市角色。研究发现:城市发展模式、城市经济属性和利益主体的决策模式成为影响高铁站发展的三大驱动力。  相似文献   

12.
杨虹 《山西科技》2012,(1):8-9,13
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品牌竞争力的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同时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3.
选取体现高技术产业市场、效益、成长与发展等方面能力的11项指标,以中国大陆高技术产业2003—2008年28个省市(西藏、青海、新疆除外)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测算了2003—2008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综合指数.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了技术创新能力各指标对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综合指数的灰色关联度。实证结果表明,新产品的研发与市场运作状况是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专利申请及专利拥有等创新研发能力是影响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次重要因素,而政府、金融机构等创新环境对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扶持作用尚未很好的发挥。最后提出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结构优化程度、开放程度、基础设施及人民福利、人才及科技实力和环境质量六个方面构建了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武汉综合得分最高,太原最低.文章最后对提升中部省会城市竞争力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创意产业是现代后工业文明时期的一个标志性产业,发达国家的一些大城市的创意产业在市场和政府双重作用下,得到了飞速发展。重庆作为西部地区较为发达的先进城市,应当在有效借鉴发达地区的有益经验的同时,着力推进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创意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和城市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厦漳泉是福建省“十二五”规划的两个大都市区之一,同城化是其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厦漳泉城市竞争力进行评价,提出了优化新型产业分工体系、整合空间布局、构建功能体系、建设便捷交通网络、建立战略协调机制的同城化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世界产业结构的升级,服务贸易已成为影响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但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相比,竞争力依然很低。以中英服务贸易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和RCA指数对两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找出中国竞争力偏弱的服务贸易部门,并提出若干建议,以促进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利用SPSS软件因子分析法,对31个省、市、自治区文化产业竞争力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加深了对各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差异性认识.运用计算结果及排名,针对辽宁省找出了发展文化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部地区城市旅游竞争力动态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中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从经济发展、环境支撑和发展潜力三个方面构建融入"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2011-2015年中部地区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BP神经网络动态激励模型、泰尔指数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中部地区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动态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一方面,中部地区旅游竞争力持续呈现出一种非均衡发展态势,省域内差异是影响总差异的关键因素,其中湖北省的内部差异尤为突出;另一方面,在空间相关性视角下,中部地区旅游竞争力从整体上看不存在集聚现象,但从局部上看,低高集聚区域主要分布在鄂州、黄石、咸宁、孝感和景德镇,低低集聚区域主要分布在漯河、安阳、周口、商丘、蚌埠、淮北、大同和亳州,高低集聚区域主要分布在武汉.  相似文献   

20.
从甘南州的区域实际情况出发,分别在甘肃省和全国范围内选取相关地区作为参照对象,建立区域发展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竞争力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甘南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产业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甘南州综合竞争力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