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林森 《科学之友》2002,(11):20-20
3年前,全身瘫痪、靠着电脑合成发声与外界沟通的世界知名物理学家霍金曾大胆预言,人类不但会于未来100年内在其他星球建立新的生存基地,而且还会在下一个100年或更早之前,利用基因科技改良现有人种。霍金以“未来的科学”为题,在印度孟买对3000余名听众发表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3月14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去世。年纪轻轻就身患恶疾的霍金曾被医生预言只能活两年,而他却顽强地活到了76岁。如今,一代科学巨匠霍金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坚强的生存意志和探索宇宙奥秘的决心,在今后仍将鼓舞后人,他伟大的思想和见解也将继续对全人类产生深远的影响。霍金谈心态——如果是自愿的,受病痛折磨的人应该有权利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我认为这会是个大错误。尽  相似文献   

3.
今年8月上旬,被誉为当代爱因斯坦的宇宙学大师霍金,来杭参加一次国际性数学会议,同时,受聘为浙江大学名誉教授。因他的光临,杭城刮起了一阵科学热,他的科普新著《果壳中的宇宙》、《时间简史》也因抢购而脱销。8月15日,他在浙大邵逸夫礼堂作题为“膜的世界”的讲座,3000个座位座无虚席。不过许多知识分子和大学生坦言,虽霍金作了通俗性的解释,但这些深奥的宇宙学概念还是难以听懂。其实这一点霍金早就知道,他曾说:“要完全看懂《时间简史》的人,须是理论物理学博士。”  相似文献   

4.
沈建苗 《世界科学》2000,(4):47-47,,46,
“我最伟大的成就是今天还能活着。” 这是斯蒂芬·霍金(Stepheh Hawking)近期在挤得水泄不通的芝加哥埃里皇家剧院发表有关宇宙本质的演讲的开篇词。他指的是在过去30年使自己束缚于机动轮椅的疾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这种病曾夺去了有“铁马”之称的棒球运动员卢·盖里格的生命。现年57岁的霍金在1963年被诊断出患有ALS,当时才21岁。医生预计他最多活2-3年,这是该病通常的发展过程。所以难怪霍金认为他的生命得以延续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霍金被世人留在记忆里的另一项非凡成就在于他是…  相似文献   

5.
宇宙生命     
宇宙最深奥莫测的生命降临我们:“我们怎样来到这里?别处还有人吗?在何处?我们会收听到他们的信号?就在这新的充满着希望的空间年代。”关于地球外生命的推测,从认为环绕着远程恒星的几百万颗行星都是重复“地球的”情景,直至另一极端——认为我们是独一无二的。Thomas Wright在1750年发现银河系,他计算过可居住世界的数目,除了彗星外有1亿7千万个。William Herschel  相似文献   

6.
大忠 《世界科学》1997,(10):19-19
濒死体验或许只是生理反应,否则就是探视世界之外的窥孔。由于日益发达的医疗技术,挽救了大量濒于死亡的人的生命,一些看似荒诞的报告也越来越多。《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最近作过一次民意测验,近18%的美国人称他们有过濒死体验,研究人员认为在生死线上挣扎过一回的人,约三分之一,亦即1500万美国人有过不寻常的感受。弗吉尼亚州立大学医学院的心理学教授、《濒死研究})杂志的主编,今年50岁的布鲁斯·格雷森(BruceGreyson)花了毕生的精力调查这些事件,试图为生命以后的世界打开一个窥孔。他说有过类似体验的人后来都"沉迷于精…  相似文献   

7.
地球以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人类追索任何一点“蛛丝马迹”,是否有水,是否有构成生命物质,是否有生命遗迹……以期获得“外面世界”的精彩瞬间。众多的研究工作最终归结到人们平常很少能看见,但却常常可听到的微生物身上,那是些生活在极端环境中或者极其奇特的生命。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些神奇而瑰丽的微生物世界的臣民。  相似文献   

8.
霍金教授在35岁时,虽然半身瘫痪,但已是大享盛名的科学家,被誉为当代世界上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本文是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的记者所作的访问记,原载New Scientist,vol.178,№.1101,1978。  相似文献   

9.
金桃 《世界科学》2012,(1):51-52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同时授予了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 H.Blackburn)、卡罗尔·格雷德(Carol Greider)和杰克·绍斯塔克(Jack W.Szostak)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端粒酶研究领域的成果。绍斯塔克,1952年生于伦敦,在加拿大长大。他曾先后就读于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和美国康奈尔大学,并于1977年在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绍斯塔克自1979年开始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任教,是马萨诸塞综合医院遗传学教授,并同时任职于美国霍德·休斯医学研究所。虽然绍斯塔克因端粒酶获得诺奖,但他的研究重点已经转向探索生命起源。最近,《纽约时报》记者在波士顿采访了绍斯塔克,以进一步了解他的新研究。  相似文献   

10.
2004年7月21日,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举行的“第十七届国际广义相对论和万有引力”大会(GR17大会)上,《时间简史》的作者、英国剑桥大学富有传奇色彩的理论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向来自世界各地、齐聚一堂的科学家和记者宣布,他解决了物理学中重要的一个问题:黑洞究竟有没有破坏被其吞噬的信息。大会上,霍金演讲了他的最新发现,他宣告推翻了自己若干年前建立的著名黑洞理论,并重新讨论了信息守恒的问题。“30年来,这个一直困扰着我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这真是太好了,”霍金在演讲中这样说道。他的有关论文将发表,他将在论文中进一步阐释他的新…  相似文献   

11.
著名笑星侯跃文因心脏病不幸逝世。其兄侯耀华在《同胞兄弟》一诗中感叹道:"……就这么撒手人寰,扬长而去。要走的留不住,由不得我和你。谁让你不去检查身体,把健康当儿戏。事实再一次证明生命的脆弱,在死神面前生命显得那么软弱无力……"原来,因奔波劳顿,体力透支,侯跃文已感到疲劳胸闷,兄长及同行多次劝他检查明白,遗憾的是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一杆呼啦作响的相声大旗,就这样过早地倒下了——  相似文献   

12.
当人们关注有关火星的报道时,回荡耳边的似乎总是科学家们关于“水”的欢呼。今年3月初,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学家声称探测器已经在火星上发现了水。尽管没有发现流动的水,但有证据表明火星赤道附近在几十亿年前曾为水所覆盖。此前在2002年,NASA的“冒险者”号登陆器曾在火星南极发现过水的痕迹;几个月前,欧洲宇航局的“火星快车”也声称有类似的发现。之所以要在火星上寻找水是出于这样的一种假说:即火星在早期有可能是湿润且温暖的适于生命生存的地方。如今“机遇”号探测器于3月初发回的证据第一次展示了需要持续的液态水条件下…  相似文献   

13.
正斯蒂芬·霍金走了。本期《世界科学》选载的三篇相关文章,出色地呈现了霍金的科学成就和学界对他的眷念。我仅见过霍金一面。那是1991年6月下旬,在日本京都举办的第6届格罗斯曼会议上。会议主题是广义相对论和宇宙学的新进展,各国与会代表达500余人。霍金首先在全体大会上做学术报告,并因"对了解时空奇点、宇宙的大尺度结构及其量子起源所作出的贡献"而荣获这届会议的个人奖。一个人病到这副模样,外貌上已全无"风  相似文献   

14.
2013年6月14日,是世界第10个献血日,今年的主题是"每一份献血都是生命的礼物"。这一活动旨在用来鼓励更多的人无偿献血,宣传和促进全球血液安全规划的实施。之所以选中这一天,是因为6月14日是发现ABO血型系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卡尔·兰德斯坦纳的生日。无偿献血让世界更美好,但是献血都有哪些流程?会不会伤害身体?哪些人适合献血,哪些人不能献血?献血前后又应该注意什么?带着这些疑问,记者于2013年6月13号走进太原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就以上问题采访了血液中心主任白林。  相似文献   

15.
霍金打赌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教授,因写《时间简史》而一举成名。此书向普通大众解释了宇宙的运行模式,深得广大科学爱好者的好评。然而有意思的是,这位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常常喜欢就自己研究的黑洞理论,与人进行打赌,而且往往是输多赢少。这不仅使得他在世界科坛上趣闻不断,同时也告诫人们,对专家和权威的话盲从不得。今年夏天,国际物理学界在爱尔兰召开了第17届国际广义相对论和引力大会。霍金教授在会上当众宣布了他对黑洞研究的最新成果。他认为,黑洞不会将进入其边界的物体的信息淹没,反而会将这些信息“撕碎”后释放出去。该假设的提…  相似文献   

16.
一项新的研究称,从澳大利亚发现的微型化石可以看出,在34亿多年前的无氧世界里,细菌曾在地球上大量存在,这一发现让人们对火星上有生命存在抱有更大希望。西澳洲大学和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说,古老水成岩里含有的微生物化石引起了将近10年的争议,现在这些化石被确定为地球上发现的最古老的化石。  相似文献   

17.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瘫痪的神经系统疾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剑桥大学的教授、畅销书《时间简史》的作者斯蒂芬·霍金就因患这种病在轮椅上渡过了近30年。最近美国麻省总医院以罗伯特·布朗为首的研究者们为一种新的可能的治疗方法打开了大门。他  相似文献   

18.
霍金 ,英国著名的科学家。他是现代理论物理的天才和奇人。我要感谢霍金 ,不是因为他在理论物理领域中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而是有感于他对基因工程创造超人的担心转变为支持者。这个转变 ,实际上是霍金的现实主义态度的真实反映。作为一位科学家 ,他不能不面对现代科学技术与伦理的大碰撞。要么采取视而不见 ,要么考虑自己的态度。霍金面对现实 ,他终于转变成一位基因工程的支持者。当初他曾对用基因工程和生殖技术使人类能够创造出在体能和智力上远远高于其他人的“超人”表示担心。基因工程和现代生殖技术有这等魅力 ?可能许多人还认为这是…  相似文献   

19.
有不止一位科学家曾为此感慨,认为诞生于我们地球上的生命是一个奇迹。尽管 他们并不排除其他世界也有产生生命的可能,但还是对地球生命的诞生和发展叹为观止。 地球生命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但是那些研究外星生命的科学家们认为,宇宙生命将以更多 的形态存在,为了适应环境它们将千姿百态,无奇不有,而由此进化出的文明形式也将不尽相同, 多种多样。比如,相对于我们由动物直接进化出的人类智慧来说,也可能会有以植物为基础发展起 来的智慧,或者以无机物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智慧,甚至有些科学家走得更远,探讨了晶体智慧和能量智慧的可能! 当然也有一些科学家持比较保守的观点,例如,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就曾指出,不要说其他形式的生命形态,就连与人类同属动物的海豚(或类似的动物种类)都不可能发展出文明来,因为流线型的构造使它们难以进化出构造精巧的前肢,因而难以发展建构出一个宏大的技术文明来。 但是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呢?当初的人类,不就是因为环境的恶化才不得不下地行走昂首直立的吗?假如有一天——仅仅是一种假设——海洋干涸了呢? 也许可以,也许不行;也许,《生命应该常青》只是一种幻想,但也许,它正是我们所要得到的答案之一。  相似文献   

20.
生命是什么 著名的奥地利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奠基人薛定锷获得诺贝尔奖后,1943年应邀在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作了题为“生命是什么?”的系列演讲。讲稿于次年汇成《生命是什么?》的小册子出版。他在书中用物理学和化学解释生命现象,认为生命是由大分子组成的。生命的信息是由遗传密码传递的,并认为这种密码贮存在“非周期性晶体”染色体纤丝中.这种贮存着密码的晶体,就是生命的物质载体。薛定锷的预言拨动了众多生物学家的神经,他们为此深入研究.终于在1952年发现了生命物质DNA的双螺旋结构,从而引发了生物科学的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