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近些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已经导致经济过热。导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原因在于城市化,而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发展则根源于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为此,要进一步抑制我国经济增长过热,必须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土地制度。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概况及土地供应结构。接着介绍了我国的城市化和我国的经济过热状况。  相似文献   

2.
吴立梅 《科技资讯》2012,(10):163-163
目前,我国俨然已经成为一个水利大国,那么水利工程对于我国来说就至关重要。因此,我国仍然需要不断地完善水利工程的发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笔者就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情况以及我国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提几点对我国水利工程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原油进口量稳步提升,原油进口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对我国原油进口量与国际原油价格、我国GDP以及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原油进口量与我国GDP及三大产业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而国际原油价格对我国原油进口量影响甚微。通过建立原油进口量以及三大产业之间的VAR模型发现,我国原油进口量对三大产业的影响程度依次为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我国原油战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徐震宇 《科技信息》2008,(5):323-323
三农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的问题。三农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我国的三农问题谈起,剖析了三农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周怀昌 《广东科技》2014,(22):138-13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每一个行业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和发展,加上科学发展观的贯彻,我国的经济更上了一层楼。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无疑,农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的方式由传统的手工农业方式逐渐向科学的机械化农业方式转变。与此同时,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也在快速成长。农业机械化程度的快速提高是农业快速发展的奠基石,是新农村建设的必走之路。但是,就当下而言,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阐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及其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完善我国资源税制,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主要从我国资源税现状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存在的矛盾研究入手,从资源税制各个角度说明矛盾的存在已经阻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拟从多个方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特征,对我国资源税制进行较为科学的设计,进而达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彬 《科技咨询导报》2010,(28):177-177
煤炭是我国的最主要的能源,我国是世界上产煤大国之一,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据了主要地位,到目前为止,我国能源供应仅以煤为主,煤炭占我国能源消费的70%以上。与此同时,环境污染也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来发展我国的低碳经济,笔者提出了一些发展我国低碳经济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冯晓芳 《科技资讯》2009,(1):129-130
本文从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现状出发,对比分析了我国高速铁路与世界高速铁路的差距,探索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新思路,提出利用后发优势实现我国高速铁路的跨越式发展,进而实现我国高速铁路的路网现代化,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腾飞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赵海涛  王继军 《科技信息》2011,(7):138-138,183
我国加入WTO后,国外知名品牌的大批涌入我国体育用品市场,国内体育用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的体育品牌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体育品牌的基本现状,提出了我国体育品牌的国际化战略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加速融入世界经济、对外贸易迅猛发展,但是,贸易摩擦的日益加剧与我国加入WTO以来的巨大成就相伴而至,反馈销问题就成了我国对外贸易中的热门话题,该项贸易保护措施对我国企业的频繁使用使我国企业蒙受巨大损失,也成为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重大障碍。如何应对国外频繁的反倾销,最大限度地维护我国企业的利益?本文将在分析我国产品屡遭反馈销调查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应对的法律途径。  相似文献   

11.
针对WSNs中基于预测算法的能量分配与管理机制的不足,研究太阳能可充电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能耗管理,提出基于历史获能的能量中性管理机制。设计了一种自适应跟踪太阳光的节点获能模型,进而构建了一种基于历史获能的能量中性管理机制,根据当前操作周期中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可用能量,调节下一操作周期中节点工作的占空比,以解决节点太阳能获取与节点能耗的优化问题。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历史获能的能量中性管理机制,实现了太阳能电池板大小与节点能耗的最佳匹配,为太阳能可充电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能量获取及能耗管理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对放在锥型底座上内径为54.4mm的7组不同壁厚A3无缝圆钢管进行了轴压作用下撕裂卷曲破坏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实验过程中记录了载荷一位移曲线和试件螺旋状残余变形模态;理论分析中认为耗散能主要由撕裂能,塑性弯曲变形能和摩擦能3部分构成;分析结果表明,圆管壁厚对撕裂能和塑性弯曲变形能在总能耗中所占比例的影响较明显,对摩擦能所占比例的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3.
在新型环境能量收集技术领域,风能和压电能量收集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通过利用风能转化为振动能量,即风致振动效应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为给风致振动效应的压电能量收集器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综合分析中外基于风致振动效应的压电能量收集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风能到振动能量的转化过程主要以颤振、驰振和共振腔型的风致振动能量为主,振动能量到电能的转化过程以压电效应为主,磁电和摩擦发电为辅,对于要求高功率密度和高发电能量的场所,以共振腔型风致振动能量收集为主要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4.
西藏自治区不仅蕴藏着大量的矿物能资源,还蕴藏着丰富的水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大力发展西藏自治区的清洁可再生能源资源,能够进一步降低西藏自治区对传统矿物能资源的依赖,加快西藏自治区能源消费结构的变革。通过分析客观自然环境对西藏自治区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的影响,进而认清西藏自治区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的内在动因及外部条件,从而试图提出实施西藏自治区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的发展战略,这对西藏自治区能源消费结构的低碳化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三峡库区移民区曲溪小流域能源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小流域的能源资源现状、不同时期能源需求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秸秆利用对坡耕地生产力的影响、经济发展对生物质能需求影响、节能及替代能源对生物质能需求的影响等,提出了解决能源问题,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张玲琳  雷黎 《山东科学》2013,26(6):63-68
基于2005-2012年北京市对外交通运输各运输方式的客、货运周转量及对应能源消耗量的统计数据,利用LMDI方法建立了能耗变化模型。根据ASIF分类方法,选择影响能耗变化的3个主要因素:交通活动水平、交通方式结构和能源强度,定量地计算各因素对能耗变化的影响力和贡献率。研究发现,能源强度抑制能耗的增加,其他2个因素均促进能耗的增加。为了减缓能源消耗的增长速度,需要依托能源技术进一步降低能源强度,并将客货运量向运量大、能耗低的铁路吸引。  相似文献   

17.
我国能源供需波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我国近20年来能源产业产品供需量和消费结构的状况着手,研究了能源供需量波动和消费结构变化的特性,并从产业政策、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演变的角度重点分析了供需量波动和消费结构变化的原因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近年能源短缺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国内石化行业生产过程中在能效监测上的现状,建立了能效监测体系架构,并根据该体系架构提出了基于设备的能效监测方法.利用该方法对石化行业中换热器、机泵设备建立了能效计算模型,并给出了每种设备在能效参数上的求解方法,通过对能源消耗的实时监测明确了能源消耗的去向,实现了能源的精细化管理,为后续能效评估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机床主传动系统能量传输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首次从机床电机和机械传动系统一体化的角度出发,在考虑机床运行中多种能量损耗并存的情况下,以机电系统和各传动环节的能量流程为基础,建立了机床主传动系统的能量传输数学模型;从而为机床能量传输规律的揭示、机床节能途径的探索以及机床能量信息监控技术的研究建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运用广东省1990-2009年能源消费的面板数据,采用广义费雪指数方法对广东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分析,探讨产业能源效率、产业结构、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等因素对广东能源消费变动的影响和作用。为了进一步剖析各因素对能源消费变动的影响效果,构建回归分析模型,研究表明:经济发展、人口发展与产业结构对广东能源消费增长起到推动作用,产业能源效率对广东能源消费增长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