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使用了光学显微镜技术,对半野生大豆与野生大豆(G.soja)进行了木质部的形态研究.观察结构表明:半野生大豆与野生大豆都是典型的散孔材,半野生大豆在结构及其对环境的适应要比野生大豆进化.通过不同时期取材连续切片的观察,证明野生大豆木质部管孔链较少,属于单管孔;端壁倾斜程度较大,约50度;射线间隔较远,长度短,分布稀疏.而半野生大豆木质部导管呈管孔链分布;端壁平坦约25度;射线间隔较窄,长度较长,分布紧密.这些都充分证明了半野生大豆木质部比野生大豆木质部进化。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花椒组织结构与抗寒性的关系,对3个花椒品种1 a生休眠枝进行解剖结构观察和电解质外渗率的测定,并用恢复生长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木质部、总面积、髓部、干木质部粗与抗寒性之间显著正相关(R2>0.570),韧皮部、周皮/干粗与之呈显著负相关(R2<-0.969);导管细胞长度越短、直径越大,管胞细胞和纤维细胞的长度和直径越小,抗寒性越强.此外,3个花椒品种恢复生长的成活率随处理温度的下降而降低,致死温度在-20℃~-25℃之间,其抗寒性顺序依次为:秦安1号>油椒>大红袍.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向海自然保护区水中生长的杉叶藻营养器官的解剖学研究发现;杉叶藻的根表皮一层细胞,皮层很厚,其半径约为中柱半径的2.5倍,由大型薄壁细胞组成网眼状的通气组织;叶扁线形,表皮具发达的排水器。根、茎、叶的维管组织中木质部均不发达,而通气组织相当发达。这些特征与其水生的特征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4.
采用石蜡永久制片和光学显微观察的方法对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地下茎的显微结构及其内生真菌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桃儿七地下茎的次生结构由周皮和维管组织组成;周皮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组成;次生韧皮部薄壁细胞内含物比较丰富、次生木质部由导管和木射线组成.在桃儿七地下茎的木栓层和次生韧皮部中分布有真菌菌丝片断,内生真菌只在皮层和次生韧皮部细胞中的一定区域分布.  相似文献   

5.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水合氯醛透化法对中药薄荷的营养器官解剖特征及组织粉末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薄荷的根属于须根系,木质部导管孔径较大;根状茎维管组织成环状排列;茎的四角有较多的厚角组织,4个棱角下方维管束较大;叶上、下表皮均有气孔结构,气孔为直轴式.叶柄呈半月形无翼.薄荷根、根状茎、茎、叶中均有针簇状橙皮苷结晶分布,植株体表有腺毛和非腺毛.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四种不同的裸子植物的茎的木质部的观察研究,统计并测量了不同裸子植物的木质部管胞直径的大小、管胞壁的加厚情况.从解剖学角度对裸子植物木质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根据哈尔滨市"十二五"期间环境质量公报的数据,对哈尔滨"十二五"期间核辐射现状做出评价.并且根据"十五"数据,利用秩相关系数法,对2001—2010年哈尔滨核辐射进行对比,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十二五"期间,哈尔滨市电离辐射水平保持稳定;(2)大气气溶胶总α、总β较"十五"期间相比,呈明显的下降趋势;(3)2002年到2010年的变化趋势对比,陆地γ辐射空气吸收量率在2010年呈显著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以汉中40个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文化景观相似性指标体系,并利用SPSS.25统计分析软件,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对文化景观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汉中市的实际情况进行定性分析,最终确定相似性分区结果。结果显示:(1)西部为秦巴山地——"凹"字型民居襟陇带蜀文化亚区;(2)东南部为巴山山地——穿斗式民居巴蜀文化亚区;(3)东北部为秦岭山地——"一"字型秦陇文化亚区;(4)中部为汉水谷地——混合式民居文化亚区。  相似文献   

9.
以湖北省为例,将有百岁及以上老人生活的村落定义为百岁老人村,引入空间结构分形等理论与方法对该省百岁老人村的地理分布空间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10年,湖北省百岁老人村的空间分布范围较为广泛,总体呈现出"大分散、小集聚"的分布模式,在武汉江岸区、江汉区与钟祥市等县区形成多个百岁老人村热点区;(2)百岁老人村点系统的空间结构具有分形特征,在空间上呈相对分散格局,空间结构紧致性较弱,系统从中心点向周围点的密度衰减很慢;(3)百岁老人村点系统的容量维与信息维相差较大,说明百岁老人村在区域分割中呈不等概率分布态势,空间结构分形较复杂。  相似文献   

10.
根据大庆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2006~2010年的城市空气监测数据,以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为标准,利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根据"十一五"期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对大庆市空气主要污染物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从年际变化看,大庆市空气质量不断改善,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不断提高;(2)大庆市监测的主要污染物SO2、可吸入颗粒物(PM10)、NO2和降尘,2010年年平均浓度均呈下降,变化趋势不显著;(3)在各种主要污染物中,降尘治理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