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寺庙是佛教独有的建筑形式,是佛教文化的外在展现,是佛教信仰的生存载体.以五台山佛教寺庙为研究主体,台怀片区为研究范围,构建五台山寺庙空间分布数据库.利用空间分析软件ArcGIS对五台山寺庙的空间分布特征、形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如下:第一,五台山寺庙的空间分布为凝聚型,且围绕区内唯一聚集区——台怀镇寺庙中心区呈向心性分布;第二,区域内的主要出入道路及朝台道路、清水河流域、居民点的分布、寺庙的建寺历史等四个因素是影响五台山寺庙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党福宝 《科技信息》2011,(27):139-139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清王朝团结少数民族、巩固北部边疆、捍卫国家统一的重要政治活动场所,也是中华民族团结的象征。它的修建有其根本的政治原因,也发挥了其相应的政治功用,它的建成原因及作用中充分体现了清朝政府对西北边疆地区各民族恩威并施的民族政策。  相似文献   

3.
对秦汉至唐宋时期历朝的治边方略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历朝的治边方略呈现出“守势政策”的特点.这一“守势政策”在不同王朝或同一王朝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内容,大体可概括为两种类型,一为积极“守势政策”,一为消极“守势政策”.二者虽然在内容的表现形式上有差异,但本质上均含有保持中原王朝文化优势的“以夏变夷”的思想内容.受封建统治者思想认识水平及民族构成的影响,不同朝代对边疆少数民族或民族政权的认识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以泉州古城为例,利用多源数据构建街道活力与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建立包含街道物理环境影响因素和宗教文化影响因素的街道活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宗教建筑对街道活力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宗教建筑与街道的空间关系对街道活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街道活力与街道两侧的寺庙宗祠的数量呈负相关,香火旺盛的寺庙宗祠会提升附近街道的活力,但与寺庙宗祠距离无显著相关关系;在寺庙宗祠入口设置广场或宽敞的步行区可以集聚人气,并在寺庙宗祠周围布置商业或与其他景点结合以形成连续的活力点,有助于提升街道活力.  相似文献   

5.
谢丽平 《广东科技》2011,20(8):16+33-16,33
0前言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特色鲜明,灿烂多彩,充满生机活力的地域文化。岭南寺庙、寺院的建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岭南独特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当地民族文化、人文景观、邻国(如印度)与我国北方寺庙、寺院建筑风格等),  相似文献   

6.
在调查泰安市域民间寺庙遗存现状的基础上,探讨该区域内民间寺庙的空间分布状况和特征,分析各寺庙供奉神灵状况,进而研讨泰安民间信仰空间分布特征.本研究发现,泰安市民间寺庙与民间信仰遗存分布广泛,民间客观存在着以观音、碧霞元君和阴司崇拜为重心的寺庙与信仰分布,并且各类寺庙与信仰随泰山、大汶河以及交通要冲等地理因素呈现若干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7.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作为新疆的地方性课程,承担着对新疆各族大学生进行新疆历史、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与党的宗教政策教育的重要使命,如何贯彻2016年全国高校思政会议精神,是广大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所突出与侧重,在新疆历史的部分,要突出国家统一;在民族理论与政策的部分,要突出民族平等、团结;在宗教理论与政策的部分,要突出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贯彻全国高校思政会议精神,不断提高新疆地方性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浅谈中国寺庙园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典园林是我国古建筑与园艺的综合艺术,其中寺庙园林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寺庙园林的历史文化背景、寺庙园林的布局形式和植物造景等方面粗浅地分析其园林特点.  相似文献   

9.
号称"吴头楚尾"的萍乡拥有极具特色的寺庙文化。本文将指出萍乡寺庙文化的三大特点:寺庙道观历史悠久;多佛道混杂性质的寺庙道观;含原始宗教气息的众多寺庙。  相似文献   

10.
法源寺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北京城内最古老的寺庙。该寺建筑规模宏大、壮观,是历朝帝王亲自临幸斋僧建道的主要寺庙,因此在历史长河中法源寺的命运与中国命运息息相关。法源寺不仅文物荟萃,而且花木繁多名贵,历代名家多咏诗赞叹。解放后党和国家倍加关怀,多次修茸,已经对外开放,是人们游览之地,也是研究中国佛学的学府。  相似文献   

11.
老挝和中国一样,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民族划分至今仍然尘埃未定,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法,甚至有的少数民族还有待于考证.作为中国的邻国,老挝的民族政策与中国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中国的某些民族政策值得老挝借鉴,老挝的一些民族政策也很有创新,值得中国研究并加以创造性运用.  相似文献   

12.
公共政策是西方学者研究中国民族政治最主要的理论维度和考察视角,此类视角的研究可归为一般政策研究和专门政策研究两个层面.前者主要以中央-民族地区的关系模式为主轴,从一般意义上探讨我国民族地区公共政策的历史演变、基本现状与发展趋势;后者则侧重从文化多元主义出发,关注与少数民族文化权利密切相关的语言、宗教和教育等专门政策在我国民族地区的实践进程、功能与现实挑战.由于其研究主要是在西方的语境下展开的,体现的是一种“他者”的眼光,这就决定了其透过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所看到的,更多的是偏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邓小平的民族观进行了论述.邓小平民族观的主要内容是:民族发展繁荣的唯一途径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民族繁荣指的是各民族地区的共同繁荣,沿海发达地区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新时期解决民族问题的纲领仍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民族政策的着眼点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就是要让少数民族当家作主,使民族自治地方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4.
中共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体现了"权"与"利"的结合、"团结"和"进步"的统一。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以民族权利为基础,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各项权利;以民族发展为目标,着力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共制定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中共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体现了"权"与"利"的结合、"团结"和"进步"的统一。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以民族权利为基础,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各项权利;以民族发展为目标,着力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共制定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正> 随着有些国家和地区因民族矛盾而大伤脑筋,甚至使社会陷于动乱、战乱以至分裂状态,民族问题愈来愈引起世人普遍关注,愈来愈成为影响全球性社会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虽然有不少国家行使“多元文化”、“福利政策”等多种形式的民族政策,以期缓和民族矛盾,但事实证明,并没有根治矛盾的本源.与此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团结稳定的民族关系日益受到世人普遍关注和重视,经过反复的实践检验之后,在无可辩驳的事实面前不能不承认我国社会主义民族政策的成功.本文拟对我国社会主义民族政策在现阶段的基本特征、实质内容和发展趋势做一些剖析和研究,简陈管窥之见,不嫌贻笑大方,以期求教识者.  相似文献   

17.
和谐世界是我国新时期处理对外国际关系的重要理念,对于中国新形势下文化战略的实施有指导作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和谐世界理念下应该正确面对机遇和挑战,加快民族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制定民族保护政策;正确应对国外体育文化的冲击,包容其多样性,尊重其差异性;加快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创新,注入新的活力;重视文化的传播,缩小与世界文化强国的差距.  相似文献   

18.
游牧民族的社会历史有着与农耕民族迥然不同的特点。蒙古族是典型的游牧民族。清统一中国后,根据蒙古社会“游牧行国”的特点,仿八旗制在蒙古地方建旗设盟。盟旗与八旗的基本点一致,也有差异。盟旗制是“羁縻政策”在北方民族中的具体运用。建立盟旗后,蒙古封建领主制衰萎,“游牧行国”逐渐转向半耕半牧社会。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详细的田野调查,考察了现行民族福利及优惠政策在重庆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的实施情况,研究了民族福利政策对该乡社会发展的影响;最后,针对民族福利政策实施过程中伴随的消极影响及面临的发展困境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与讨论,并提出了民族福利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调整方向和调整方式。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没,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现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问题的特点,并弄清楚形成这些特点的根源,是制订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理民族问题的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现就这些问题进行论述,如有不妥之处,请给予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