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理解该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将会带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二者之间关系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必须重视对马克思主义方法的整体性的认识、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的整体性是指马克思及其后继者在进行科学研究时使用的各种方法所构成的一个方法体系,其中任何单独的一个方法或几个方法都无法代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只有从整体上掌握和运用这一方法体系才是真正掌握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缺少对马克思主义方法的整体性研究和运用,只能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僵化,丧失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许华 《科技信息》2007,(31):36-36
马克思主义观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观点体系,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评价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观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开展马克思主义观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以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直接的说,马克思主义观就是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问题的回答。马克思主义观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包括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相似文献   

4.
五四运动以来,影响中国社会历史进程最大的理论因素,莫过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目前,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人文关怀的多层面、多维度来看,中华民族传统思维方式的表现,已不能完全满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诉求,中国社会固有的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都必须真正把握中国问题的实质来发掘。因此,转变民族思维方式,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以此探寻并建构马克思主义新理论。这一理论既适合中国社会发展与实践需要,又符合中国人认知习惯、思维定式以及文化心理状况,更能真切地解决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新理论。  相似文献   

5.
中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就要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及其生命力,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就要与时俱进,重视实践,解放思想,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6.
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的突破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的突破,才能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自身活力和向前发展的动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突破,要求人们思想上大解放,学术上能进行深入研究,政治环境良好宽松,领导人进行带头突破,在实践基础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十八大报告中,创造性的提出了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本文旨透过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生态观对这一理念进行解读,研究其给我们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启示与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与实践中认识到,马克思主义要实现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就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结合。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之间关系的分析,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渊源、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内生动力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纽带。这对于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进程具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人道主义思潮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包含许多理论流派,但其基本思想即马克思主义是人道主义这一观点是一致的。但西方马克思主义中人道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有一定的曲解,而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人道主义注定了其狭隘性。  相似文献   

10.
官宇  陈泓冰 《当代地方科技》2007,(9):158-158,160
世界社会主义在20世纪错综复杂、变化深刻的历史进程,要求我们找出这种发展变化的原因,从中吸取教训;而刚刚开始的21世纪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则要求我们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这两个方面的要求,都把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一项紧迫任务提到我们面前。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认真学习和研究,当然不是通过脱离实际的书斋式研究,而是通过紧密联系不断地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王琪 《科技信息》2013,(21):152-152,159
在面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种种问题难以用马克思理论来解决的情况下,很多人将目光投向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本文主要分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异同,以及它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作为马克思主义精髓的实事求是,并非马克思主义产生时就被明确地、完整地提出来,其提出和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尤其是恩格斯在很多著作中对马克思主义精髓问题作了不少导向性的阐述;列宁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精髓作了进一步的探索和论述;毛泽东则以中国特色的语言正确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精髓——实事求是;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先后对实事求是这一概括作了补充和发展,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精髓理论的内容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3.
自1980年代以来,文化研究进入了"后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阶段,后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从话语理论、接合理论和后霸权理论三个层面解构了传统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从而开启了文化研究的微观视域。其理论局限性表现为: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误读;对文化和政治的去经济化;极端的反本质主义。为此,需要构建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迄今为止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形成了三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份。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类社会是活的社会有机体等原理为科学发展观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建国初期,针对民众的思想状况,新政权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民众的结合,新政权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上,整肃与重构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上,理论宣传与文艺渗透并重;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方面,针对群体特点,有的放矢进行。经过执政党与民众共同努力,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初步实现。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哲学而存在,它体现了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认识行为。文化是人类世界组成部分中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文化哲学在研究的过程中将对于人的行为方面的抽象思考和研究作为一个重点内容,这表现了人对自身行为的一种反思。本文首先分析和探讨了文化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在文化哲学范式的视角中对东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区别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此,学者们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内涵、特性和意义,三者之间的地位和关系,以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要求等问题上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陈独秀通过多元化路径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主要包括组织翻译出版《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创办《共产党》等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进步刊物;发表《社会主义批评》等多次演讲;开展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多场论战。这些传播路径为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开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从客观上来说,西学东渐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起到了有效的促成作用,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非常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西学东渐,同时西学东渐还使中国哲学历史发展出现了重大的变革,并且使我国哲学正式开始进入了近代哲学。通过西学东渐的作用,虽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西方哲学传统中诞生的,但是却能够利用中国化从而与中国的哲学对接上,并且使中国现代哲学建构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导作用充分的发挥了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