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相信,组织或器官移植所以被排斥,是因机体免疫系统发觉了“入侵”物质的抗原,从而激活起特异性的T细胞来攻击与杀伤移植物细胞之故。这种观点意味着所有抗原皆可刺激T细  相似文献   

2.
自身免疫病和口服耐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艳 《自然杂志》1999,21(3):135-138
免疫系统无法正确识别“自己”和“非己”,而错误地攻击一些自身组分,可引发自身免疫病.根据口服耐受原理,可以应用抗原特异性疗法治疗这类疾病.本文详述了口服耐受的三种可能机制,及口服抗原的剂量对机制选择的影响。特别是针对在治疗过程中无法确定自身抗原的困难,着重指出了旁侧抑制机制的重要意义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上海人群HLA-Dw4,Dw10和HLA-DR9呈连锁不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光炎 《科学通报》1990,35(22):1747-1747
用纯合分型细胞判别的HLA特异性称为Dw,代表HLA Ⅱ类基因编码的同种异体抗原表位效应的总和,其多态性的构成具有明显的人种差异,并与疾病易感性的产生密切相关。本文报道上海人群可检出属于HLA-DR 4抗原家族的6种Dw特异性,然而其中的Dw 4和Dw 10(可能还包括Dw 13)却不与DR 4,而与另一抗原家族DR 9呈现连锁不平  相似文献   

4.
T细胞的阴和阳──CTYLA-4功能的新发现T细胞之活化并分化为效应细胞发挥功效,需从抗原提呈细胞(AIXis)获得两种信号.第一种信号有找原特异性,来自T细胞抗原受体与AP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子上的抗原肽间的交互作用.第二种信号无抗原...  相似文献   

5.
1980年的医学·生理学诺贝尔奖授予了贝纳塞拉夫、道赛和史奈尔三位免疫遗传学家,主要是表彰他们在阐明主要组织相容性基因复体(MHC)结构和功能方面的成就。《组织相容性基因》一文对与这一基因复体有关的免疫反应基因、免疫相关抗原和HMC约束性,以及它们与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关系等问题,作了综合介绍。  相似文献   

6.
《科学通报》1978,23(3):189-189
不同类型慢性肝炎的确切诊断和发病机理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因此对指导慢性肝炎的治疗和判定治疗效果都有困难。最近的研究认为,慢性活动性肝炎可能与患者对肝细胞膜产生自家免疫有关。为了深入探讨慢性肝炎的发病机理,进行免疫诊断和免疫分型,以及指导治疗等工作,都需要测定机体对肝细胞膜的免疫反应,为此必须提取较纯的、可溶性的、正常人的肝细胞膜特异性抗原——一种大分子的脂蛋白。在国外提取这种特异性抗原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红细胞天然免疫主干道理论与现代系统免疫学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峰 《自然杂志》2006,28(2):79-83
系统生物学理论指导现代免疫学向系统免疫学方向发展,而红细胞免疫学发展所形成的红细胞天然免疫主干道理论,即血液免疫反应路线图理论所认为的血液免疫反应有4个要素:抗原、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又符合系统论思想,为开展系统免疫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发现,抗原性细胞(如灭活的酵母菌和S180癌细胞)可激活一系列血液免疫反应,发生各种免疫指标和相关其他生化指标有规律性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符合整体论的抗原、血浆、红细胞、白细胞4个要素的自然实验体系和符合还原论的分离的缺血浆或红细胞要素的分离体系,统称“自然与分离体系”,该体系符合系统生物学对仿真实验体系的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和目的性的要求。通过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结合原则构建的“自然与分离体系”,可对海量数据进行横向与纵向综合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分子免疫学从免疫化学发展而来,是现代免疫学的一个新分支。免疫化学主要研究抗原和抗体及其相互作用,范围仅限于体液免疫方面。抗体是免疫反应的关键分子,它一身而二任,具有识别抗原和发生效应(固定补体、结合细胞等)两类功能。抗原抗体反应的最显著特点是高度专一性。抗体分子如何识别成千上万结构不同的抗原,如何完成对抗原或靶细胞的效应功能?抗体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9.
以肿瘤血管为靶的抗体导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建生 《科学通报》1997,42(19):2031-2039
抗体导向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抗体导向治疗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一是抗体及与其偶联物的性能.二是特定靶抗原的选择。理想的抗体应至少满足4个条件:( ⅰ)对肿瘤细胞有高度特异性;(ⅱ)能与细胞毒素牢固结合,而又不影响其与靶抗原的结合;( ⅲ)不引发机体对抗体的免疫反应;( ⅳ)必须有效浓集于肿瘤区.自1975年杂交瘤技术问世以来,人们利用单克隆抗体(单抗)识别抗原的高度特异性,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或相关抗原进行了大量抗体导向治疗研究,期望这种“魔弹”能特异杀伤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害.经过20多年的实践,以传统单抗为载体的抗体导向治疗虽然在动物体内取得了成功,而临床效果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鼠源性单抗在人体反复应用后会引起人抗鼠抗体反应,使临床疗效减弱或消失;由于肿瘤间质高压,使大分子量的完整抗体难以穿透到肿瘤内部,放射性核素示踪研究表明注入体内的抗体仅有 0.01%~0. 1%到达肿瘤部位;另外,肿瘤细胞抗原的异质性,肿瘤细胞的遗传不稳定性所导致的抗药性,亦给针对肿瘤细胞的抗体导向治疗增添了困难.  相似文献   

10.
用丝状噬菌体主要外壳蛋白展示外源多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丽 《科学通报》1998,43(12):1242-1246
丝状噬菌体的基因组经过工程化的修饰,可以允许外源氨基酸序列在该病毒颗粒的主要外壳蛋白表面上展示。这一展示系统提供了一个研究蛋白南免疫识别的有效途径。许多研究结果已表明,这一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免疫反应具有较强的特异性;2)能够有效地征集辅助T细胞;3)不需要额外添加佐剂;4)具有模拟抗原决定簇表位结构的能力。这些优点表明这一技术将有希望发展成为一个既经济又简便的生产新型诊断试剂和生物疫苗的有  相似文献   

11.
预测和分析血吸虫含有EF-hand结构域的表膜蛋白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复东  康斌  李园园  李亦学 《科学通报》2007,52(13):1529-1535
血吸虫病仍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寄生虫疾病之一. 在血吸虫中发现一类特殊的表膜蛋白, 它们含有EF-hand结构域, 但是对它们功能的了解除了可以作为抗原之外几乎一无所知. 蛋白-蛋白相互作用、位点特异性变异和糖基化位点修饰等in silico分析的结果表明, 这类表膜蛋白不仅可以与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宿主蛋白进行相互作用来帮助血吸虫主动调节宿主的免疫反应, 还可以通过位点特异性变异、糖基化修饰自身那些可以被宿主免疫攻击所识别的位点, 以帮助血吸虫被动调节宿主免疫攻击. 此外, 对表膜蛋白C端区域的分析表明, 这些蛋白还可以协助血吸虫抑制宿主多核细胞的细胞趋化和宿主的IgG4免疫反应来调节和逃避宿主的免疫攻击. 总之, 分析结果暗示, 这些表膜蛋白可以协助血吸虫在宿主-寄生虫相互作用过程中调节和逃避宿主的免疫攻击, 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树突状细胞在抗肿瘤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继明  唐军民 《自然杂志》1997,19(1):14-17,18
树突状细胞是一种专职的抗原呈递细胞,它在机体免疫调节网络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该细胞能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给T淋巴,从而导致机体产生不同的免疫应答反应,目前美国、德国科学家正设想利用树突细胞对肿瘤抗地递的调节来加强抗肿瘤的免疫反应,从而达到抑制的目的,本文就这方面情况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3.
睾丸免疫豁免与天然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睾丸炎是引起男性不育的病因之一.睾丸是典型的免疫豁免组织,具有特殊的免疫调节机制.免疫豁免是指机体某些部位对外来抗原及自身抗原免疫反应很弱,以防止因免疫反应引起的组织损伤和功能紊乱.机体的免疫豁免位点包括睾丸、大脑、眼睛及孕期的子宫.睾丸的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与合成雄激素,而精子发生完成于机体免疫系统建立之后,在这一过程中,生殖细胞合成许多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质.然而这些生殖细胞抗原在睾丸内并不诱导免疫反应,这主要是由于睾丸特殊的免疫豁免环境,睾丸免疫豁免受其组织结构、细胞特性及局部免疫抑制分子的共同调控.然而睾丸可以被多种病原体感染,为了克服免疫豁免环境,抵御入侵的病原体,睾丸建立了局部有效的天然防御机制.睾丸免疫环境平衡是维持其正常功能所必需的,睾丸免疫平衡受到破坏时,可引发睾丸炎,损伤男性生育能力.睾丸的免疫豁免与天然防御机制是广泛关注的科学问题,本文将综述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提出亟待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肝癌相关的肿瘤抗原及其编码基因的筛选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筛选和鉴定肝癌相关的肿瘤抗原是开展肝癌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前提和关键. 采用SEREX方法, 用含有抗体的肝癌患者血清筛选肝癌cDNA表达文库, 对所获得的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获得31个肝癌相关的肿瘤抗原编码基因, 其中1个为未知基因. 30个已知基因所编码的蛋白按功能可归为8类: 肝细胞固有分子, RNA转录、剪切相关分子, 蛋白质代谢相关分子, 能量合成相关分子, 信号转导分子, 细胞黏附相关分子, 免疫抑制相关分子和未知功能蛋白分子, 其中包括1个CT抗原CAGE. 研究表明, 肝癌相关的肿瘤抗原编码基因的筛选和鉴定, 为肝癌的特异性免疫治疗提供了可能靶位, 并有助于肝癌的临床诊断及肝癌发生机制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猪细胞表面Galα1-3Galβ1-4GluNAc-R 结构(称为αGal 表位)是引起异种器官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主要原因, 被称为主要异种抗原, 由α1,3-半乳糖转移酶生成. α1,3-半乳糖苷酶特异性地水解αGal表位末端半乳糖, 可清除这种主要异种抗原; α1,2-岩藻糖转移酶与α1,3-半乳糖转移酶竞争底物的作用也可使Galα1,3-Gal 的生成量降低并阻止α1,3-半乳糖苷酶水解的产物重新生成Galα1,3-Gal, 也具有清除主要异种抗原的作用. 以猪胚胎成纤维细胞为靶细胞, 联合转导人α1,3-半乳糖苷酶和α1,2-岩藻糖转移酶基因, 获得的转基因细胞异种抗原清除率达84%, 转基因细胞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正常, 为进一步获得低αGal 抗原的体细胞克隆猪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关于去甲肾上腺素(NE)对免疫反应的影响效应的争议很大,有人认为NE抑制免疫反应,有人认为NE促进免疫反应。本试验表明生理浓度的NE促进外周血单核细胞抗原提呈功能(APF),且可能是通过第二信使甘油二酯  相似文献   

17.
免疫多样性的遗传基础(Ⅲ)——MHC分子及其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鼠等高等动物对侵入体内的抗原,具有高度有效的防御体系。在自然情况下,防御体系主要掌管两类反应:其一,产生与侵入体内的外来抗原进行特异性结合的抗体分子(图23A);其二,杀伤T细胞认识感染病毒的自身细胞(图23B)。在这两类反应中,MHC分子、T细胞受体和外来抗原三者引起的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有着重要意义。其中MHC分子因有多态性,因此在防御反应中,似以识别“己”与“非己”的制约分子身份发挥作用。近来,大多认为抗  相似文献   

18.
丙型肝炎病毒多表位抗原在小鼠与家兔中的免疫应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中优选5个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高度保守T/B细胞表位,组合成一个HCV多表位抗原基因,并与β-并乳糖苷酶基因融合后在E.coli中高效表达了具有HCV免疫特异性的GZ-PCX抗原。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病毒(HBV)特异性CD8+ T细胞(CTL)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在控制HBV感染和病毒清除中至关重要, 已鉴定的T细胞表位绝大多数都来自A, D基因型的乙肝病毒, 而在我国流行的B, C型病毒表位研究较少. 本研究合成重叠九肽肽库, 通过细胞结合试验和体外重折叠实验系统筛选和鉴定B型和C型HBV核心蛋白表位, 发现一个在60位氨基酸由L变异成V(L60V)而产生的新表位HBcAg60-68. 表位肽能在HLA-A2/Kb转基因小鼠体内激发特异性CTL细胞免疫反应. 检测HLA-A2阳性乙肝患者表位特异性CTL证明该九肽序列为体内自然加工的表位, 这为研究HBV感染中特异性CTL免疫应答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近来发现B淋巴细胞可直接识别抗原,由其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smlg)与抗原结合。封底照片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