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高压静电场对苜蓿种子进行相同时间下,不同强度的电场(+1.5,+2.5,+4kV/cm)和不同场距(7,15cm)的高压静电场处理,研究其种子活性及其幼苗在聚乙二醇(PEG)模拟干旱下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高压静电场可以提高苜蓿种子发芽率和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场距为7cm,电场强度为+2.5kV/cm是最佳处理强度.  相似文献   

2.
利用稳恒电流场在导体中的分布可以模拟静电场的分布,分析了传统的模拟法静电场描绘仪存在一系列缺陷,针对传统静电场描绘仪的不足做了改进,降低了实验的误差.通过实验比较,改进后的描绘仪能很好地模拟静电场.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模拟静电场实验能将抽象的"力线"思想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但受仪器的使用寿命、学生人数以及场地等因素的限制,局限性很强.而实体实验数字化是对传统实验教学的有力拓展.因此,结合具体模拟静电场虚拟实验进行设计开发.鼓励学生参与设计和开发过程,既深化了定理、定律的理解,又拓宽了知识面.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盐胁迫下小麦萌发期小麦的萌发率以及相关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以期明确小麦萌发期对盐胁迫的适应情况.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小麦种子研究对其影响.结果表明:(1)NaCl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和胚根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程度随着浓度的提高而增加.(2)NaCl胁迫下胚根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升高.(3)NaCl胁迫下细胞膜透性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但小麦胚根的丙二醛含量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以一道真空中的球对称静电场例题为例,通过灵活多变的解析方法及全方位的例题讨论模式,具体地展示了真空中球对称静电场的主要知识结构及方法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选取物理模型与方法,灵活运用物理概念与规律,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变换等思维技能.  相似文献   

6.
不同降雨强度下农地的产流产沙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分设5种不同的降雨强度研究半干旱区农地的产流产沙特征,结果表明:农地径流量、侵蚀模数随雨强的增加而增加,并与降雨强度呈指数函数或幂函数,小麦地和裸地径流量平均值分别为39.1mm和50.1mm,径流系数最高达60%以上,裸地与小麦地的侵蚀模数之比最大达25倍。  相似文献   

7.
磁感应强度B是描述磁场的基本物理量,已知一个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分布,就可以确定运动电荷、电流在磁场中受到的作用力.磁感应强度B是和静电场的电场强度E相对应的物理量.静电场对静止电荷有作用力,静电场是用检验电荷在电场中各点受到的力来研究的,电场强度E定义为E=F/q.研究磁场也要引进一个检测的物体,由地磁场对运动电荷、电流有作用力,对通电线圈有力矩的作用,所以可以采用这3种物体作为检测磁场的物体.采用不同的检测物体,也就相应地给出了磁感应强度B的不同定义.  相似文献   

8.
静电唯一性定理的意义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电场边值问题是电磁场理论中的难点,求解静电问题关键是完整准确地写出定解条件.静电唯一性定理可既方便又准确地指导我们写出问题的定解条件,同时又给出了尝试求解静电问题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万有引力定律是基于质点这一理想模型所建立的,故将其应用于计算时通常要求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均可被视为质点.这既给实际物体所受万有引力的计算带来了困难,也难于满足理论认识的需要.通过对万有引力场和静电场进行类比分析,引入了引力强度和引力线的概念,提出了适用范围更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积分形式,并给出其相应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
针对机械式按摩装置输出速度不可调、转速单一等问题,基于双输出无级变速器的工作原理,设计了一种按摩速度和按摩频率可调的电动按摩装置.该装置按摩头的旋转速度可根据人体舒适度进行调节,并可使旋转速度发生脉动变化,能较好地模拟人手的按摩,提高了人体感觉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11.
小麦花粉培养中蔗糖浓度外源激素对启动细胞分裂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对培养基中的蔗糖浓度、外源激素等对离体花粉中小孢子细胞分裂启动的诱导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3%的蔗糖浓度适用于小麦花粉培养,而较高蔗糖浓度(9%)不利于花粉培养;蔗糖浓度高于9%时则不能启动花粉粒的脱分化及雄核发育.实验表明,外源激素的存在是花粉脱分化并进入雄核发育的必要条件,2,4-D在诱导花粉粒转向孢子体发育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太谷核不育小麦自1972年被发现以来,人们在对它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等各方面都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通过核不育小麦与“中国春”ph突变体杂交的方法,选育带ph突变基因的太谷核不育小麦,并以蓝粒小麦为供体,利用电离辐射方法对核不育小麦籽粒附加标记性状进行了初步探索,统计了携带Tal基因的4D染色体和控制篮胚乳性状的4E染色体在双单体情况下通过雌配子的传递频率。同时对蓝粒小麦、太谷核不育小麦、“中国春”ph突变体及杂交各代进行了细胞学观察,并在此基础上对太谷核不育小麦雄性不育性的原因以及在诱发染色体易位进行基因转移的过程中,利用ph突变体和电离辐射两种方法的特点及应用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天水农业气候年景分析与主要粮食作物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天水农业气象试验站1965年-2007年,43a≥10℃积温和作物主生长季4月~9月降水资料,采用系统工程风险决策原理,得出天水地区不同热量和降水气候年型粮食作物均以种植玉米和冬小麦为最优;同时,采用作物最大期望收益值法对玉米、冬小麦、马铃薯3大粮食作物最小种植比例进行约束,并综合各气候年型不同作物种植比例、社会需求,建立了最优作物布局方案,得出了天水市玉米、冬小麦、马铃薯3大作物种植比例分别为§8%~34%、48%~54%和14%~12%之间.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验模拟研究了铜(Cu)污染对小麦生长状况有效性的规律.结果发现,铜(Cu)污染与小麦种子萌发、株高有很好的相关性,呈低促高抑效应.作为营养元素,铜(Cu)浓度在300mg/kg时,出苗率、株高、生物量都达到最大值;生物量与铜(Cu)浓度呈弱相关.  相似文献   

15.
小麦耐盐机理及盐碱地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耐盐小麦抵抗盐胁迫是以渗透调节为主的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在渗透调节中甜菜碱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盐胁迫耐盐小麦应该具有相应的结构特征。耐盐小麦生物学性状与形成产量的关系是耐盐小麦育种的理论基础,在生产实践中,选择优良耐盐品种结合覆膜技术使耐盐小麦各种生理指标都得到改善,获得了6600公斤/公顷的高产量。鉴于甜菜碱的独特作用,如果经济成本允许应该考虑耐盐小麦田间甜菜碱施肥。  相似文献   

16.
根据小麦所常规室小麦产量试验7年的数据,研究了同一品种不同年份各性状间的相关性,以及主要性状与气候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主要性状与气候因素密切相关。其中气温、降水对籽粒产量的影响比较突出。不同生态类型品种产量要素与产量间的相关差异较大,根据不同生态类型试验品种的特征特性探讨克字号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的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方向,即西部应在保持新克旱九号小麦千粒重的基础上,增加株粒数;东部则应在保持克丰三号小麦林粒数的基础上,增加千粒重。  相似文献   

17.
硝酸铅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根尖有丝分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麦为材料,研究硝酸铅对小麦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效应.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铅溶液分别处理小麦根尖8 h、16 h、24 h,通过常规染色体压片技术,测定小麦根尖的有丝分裂指数和染色体畸变现象.结果表明:小麦根尖随着硝酸铅浓度的增加和染毒时间的延长,有丝分裂指数逐渐下降,染色体畸变率、细胞微核率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18.
用模糊统计分析法分别建立了小麦品种感蚜值、蚜虫在不同品种上的内禀增长率、初羽化无翅雌成蚜胚胎数目、品种对种群的干扰效应值及品种耐害性的隶属函数,将8个小麦品种对禾谷缢管蚜的抗性进行了多目标模糊综合决策.结果表明,85(67)24小麦的综合抗性最强,其次为W6(40)2,85(67)15的抗性最差.  相似文献   

19.
以连麦2号和烟农19小麦种子为试验材料,考察了小麦种子质量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了小麦种子质量全程控制技术.结果显示,采用育种家种子、施用纯氮240kg/hm2、乳熟期去杂等技术有利于小麦繁种质量,发芽率与其烘干后降幅呈显著负相关,含水量与其烘干后及贮藏后发芽率降幅都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秋季和春季分别对16个冬小麦品种接种,研究不同时期感染BYDV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秋季还是春季感染BYDV病毒,都对小麦的千粒重、产量、生物学产量有严重影响,秋季染病的小麦,其病情指数比春季感染的高出约一倍,感病越早,损失越严重。通过观察小麦黄矮病在田间的增长动态,认为小麦黄矮病在陇东旱塬的流行程度取决于秋季染病和春季染病的叠加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