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尽管有很多“气功大师”被人拆穿它们的把戏,但“气功”到底是什么样的功夫,大家却都说不清楚。其实,不只现在有“气功神话”,史书中也不乏神乎其神的“气功大师”,用自带的“真气”就让半身不遂的老太太站起来走路了。不仅如此,气功还有不少名人铁杆粉丝,其中苏轼、王维都是资深气功爱好者。  相似文献   

2.
由于读音相同,“豚”和“鲀”长久以来在使用上存在着混乱,特别在指称日常食用纯类的用法上很不一致。本文在分析“豚”和“鲀”字义差别的基础上,从动物分类学的角度分析认为:“河豚”作为纯类的俗称易与哺乳动物中一些种类相混淆;同时,鲀类中仅有少数种类可以进入淡水产卵,多数种类营海水生活,使用“河鲀”一词指代鲀类亦不恰当。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09,(15):26-27
冬天里的动物世界仍然生机盎然,很多动物的名字里都带着“雪”字。雪豹、雪兔、雪鸡、雪猴既然姓“雪”,必然有些“雪”性。它们都是一身洁白吗?还是喜欢在雪天活动?今天,就让我们盘点一下世界各个地方“姓”雪的动物,也为这醋夏之日增添一丝凉意。  相似文献   

4.
动物趣闻5     
海底动物的“激光武器”居住在海底世界的枪乌贼和乌贼能喷射出液体火焰来自卫。它们喷出的团状液体形状与它们自身的体形十分相似,因此具有以假乱真的迷惑性。那些追捕者经常在这种发光的“替身”面前捕风捉影,真假莫辨,而“障眼法”的实施者则早已不知去向了。  相似文献   

5.
印度尼西亚人给它取了"鹿豚"这个名字,是因为它的一个最不寻常的特征:一副奇异弯曲的獠牙。很多动物都长着惹人注目的尖角、分又的角,或是獠牙,而且大都有明确的用途。但说到头上的装饰,最为怪异的还是一种胆怯、神秘的动物——鹿豚。在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的丛林深处,鹿豚在为生存而奋战。对于这种传说中的生  相似文献   

6.
动物趣闻9     
奇特的眼珠“避役”,这两字乍一听来,很难将它与一种动物联系起来。但是,避役却实实在在是一种树栖爬行动物的名字,又名变色龙。在爬行动物中避役科动物是机体最为完善的一种。据统计,世界上共有85种避役科动物。它们分布在非洲大陆和马达加斯加岛,仅有一种普通避役栖息在欧洲的西班牙南部。避役的眼睛具有一种特异功能,即两个眼球能“各自为政”,互不牵制地朝不同的方向转动。避役这种独到的功力;使它们能够在身体纹丝不动的前提下眼观六路,尽收八方蛛丝马迹和风吹草动,从而大大提高了它们捕食昆虫的成功率。细心观察的人不难…  相似文献   

7.
2004年10月4日,又一个“世界动物日”。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深圳野生动物园里到处是欢声笑语。动物园管理部门推出新颖的动物聚会《“动”“人”的乐章》使近两万游人在假日中与可爱的动物同乐。——新华网动物“过节”情趣盎然  相似文献   

8.
植物王国     
世界上有生命的东西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植物,另一类是动物,可分别把它们称作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在植物王国里,有许多的“国民”——各种各样的植物,已被人类发现的植物有40多万种,所以我们可以说,植物的多样性非常丰富。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09,(19):26-26
据《每日邮报》报道,人们可能不会看好猪和兔子会成为亲密无间的好朋友,但目前,一位英国农场工人拍摄到它们依偎在一起的温馨画面,让我们见识了动物世界超越“种族”界限的伟大情谊。  相似文献   

10.
以往的研究显示,在许多动物中都存在杀婴行为,尤其是一些群体生活的动物.在这些群体中,雌性占大多数,由一只或少数几只雄性统治. 对于群体外的雄性,如果想接近雌性,必须战胜占统治地位的雄性.当挑战者成功上位后会杀死之前统治者留下来的幼崽,使雌性重新进入“可交配”阶段,从而留下自己的后代.这或许是某些物种,如豚尾狒狒幼崽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在不久前的新研究指出,这种残忍的行为其实是一种策略.  相似文献   

11.
由于读音相同,"豚"和"鲀"长久以来在使用上存在着混乱,特别在指称日常食用鲀类的用法上很不一致.本文在分析"豚"和"鲀"字义差别的基础上,从动物分类学的角度分析认为"河豚"作为鲀类的俗称易与哺乳动物中一些种类相混淆;同时,鲀类中仅有少数种类可以进入淡水产卵,多数种类营海水生活,使用"河鲀"一词指代鲀类亦不恰当.  相似文献   

12.
在童话故事中,动物是用人类的语言说话的.其实,在动物的世界中,它们大都有自己特定的语言.经过科学家的努力探索,不仅掌握了一些动物的语言规律,还能够利用动物语言来为人类的进步服务,不断取得喜人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植物的一生中,经常会受到动物的伤害,因为所有的动物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植物因此采取各种办法来进行自我保护。很多植物并不是干等着食草动物来吃它们的叶子,它们会反击,而且用的是致命武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那些素食的动物又“发明”出与之对抗的武器,而那些植物又会进一步采取防御措施……于是,人们在动物和植物之间发现了极富戏剧性的一幕。  相似文献   

14.
圆石 《科学大观园》2009,(18):65-65
长颈鹿庄园是8只罗特希尔德长颈鹿的家园,它们是世界上最宝贵的长颈鹿之一在野生环境中,仅存数百只。在肯尼亚乞力马扎罗山的附近,这种世界珍贵的动物自由徜徉在面积为140英亩的庄园里。  相似文献   

15.
在宇宙中存在着这样一颗行星,它的一侧永远处于黑暗之中,而另一侧却永远沐浴在灿烂的星光下。在这颗行星上生活着外星生命,它们包括如巨大树盖一般的动物“刺扇”,如长颈鹿一般的食肉动物“贪吃猪”,还有“食肉”的小蝌蚪状生物“歇斯底里”。这就是“水母”行星——科学家推测出来的一颗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  相似文献   

16.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别名:芦蒿鹿分布:云南南部豚鹿的体形矮小粗壮,体长100~115厘米,肩高60~70厘米,尾长约17厘米,体重35~50千克。雄性有三叉型角;四肢相对较短。全身淡褐色,腹部灰色,夏毛背脊两侧具有灰白色斑点,体侧斑点不规则。臀部钝圆且较低,看似猪臀部,故名"豚  相似文献   

17.
河豚与河鲀是两类不同的动物,这在科学分类上已有明确定论.河豚指哺乳动物纲鲸目河豚总科河豚科(淡水豚科)动物,如白鳍豚、扬子江豚等;营淡水生活;其中的白鳍豚是国家保护动物,不允许捕杀,更不存在加工利用问题;脏器无毒,不存在毒素之忧.  相似文献   

18.
正在印度洋深处的海底热液口附近,生活着一种长着"铁盔甲"的蜗牛——作为海洋中生活的腹足类动物,称它们为"海螺"其实更为恰当。这种螺的名字叫鳞角腹足蜗牛,它们的螺壳由铁的硫化物组成,腹足上覆盖着铁质鳞片,这在动物世界中是独一份。这种令人惊奇的天赋其实要归功于鳞角腹足蜗牛体内的共生细菌。地球上还没有其他动物能以这种方式利用铁元素。而且,由于这种蜗牛的铁化合物具有磁性,有人甚至开玩笑地把它们称  相似文献   

19.
滇金丝猴是与大熊猫一样最为人类珍爱的濒危动物。它们有此殊荣,是它们的骄傲也是它们的悲哀。这个中国独有、世界上仅存极少群体的物种, 悄然生活在中国云南西北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森林中。直到我来到这里采访,遇到了它们的4个“情人”,才知道在那个奇妙的世界里,一样有幸福与灾难,有悲欢离合,有家族的兴衰,也有爱情。千百年来它们繁衍生息,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20.
远航 《科学大观园》2005,(24):42-43
“野人”,一般学术研究上不叫野人,叫“类人动物”或“奇异动物”。而大多数老百姓说到这个东西时就叫“野人”,后来就变成约定俗成。对于野人,动物学家认为至今尚未见过野人的标本,也没有搞清楚叫做“野人”是否准确。社会各个方面也一直对“野人”的存在持有争议。一部分动物学家认为没有,而另一部分古人类学家认为它们的存在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