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拟腹吸鳅属(Pseudogastromyzon)鱼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腹吸鳅属(pseudogastromyzon)是Nichols氏在1925年以法人Sauvge(1878年)描述我国福建西部产的psilorhychus fasciatus而建立的一个属,以后在我国福建和广东等省相继发现。研究这个类群鱼类的作者有Nichols(1931),Herre(1932),Fang(方炳文,1933),梁润生(1942)、陈兼善和梁润生(1949)、郑慈英和陈宜瑜(1980)、陈宜瑜(1980)、郑慈英(1981)等人。最近,我们又在粤东山区丰顺县鸿图嶂山溪发现1种未曾记载过的这个属的鱼类。该属现已有10种之多,现作一小结。  相似文献   

2.
自1956年始,曾沛和我从事广州河南岛藻类标本的采集。本文仅报道该地区的双星藻科。计有:转板藻属(Mougeotia)5种,双星藻属(Zygnema)19种,拟双星藻属(Zygnemopsis)6种,链膝藻属(Sirogonium)4种。其中21种为广东新记录种,13种为我国新记录种。下文对我国新记录种详细描述,附图,或作简单的讨论(新种及水绵属(Spirogyra)分别另文报道)。  相似文献   

3.
二齿蝗属(Bidentacris Zheng,1982)是网翅蝗科(Arcypteridae)中的一个小属,建立于1982年(郑哲民,1982),该属的种类分布于我国的西南和南部地区。最近,我们在整理本属标本时,发现有三个新种及两个新组合,现将研究结果报导如下。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系蝗虫研究室。  相似文献   

4.
蹦蝗属(Sinopodisma Chang)已知9种,分布于我国的东部和东南地区的山地,如台湾、广东、福建、江西、江苏及浙江等省,在其他地区尚未发现。作者于1962年及1965年在秦岭山地楼观台和南五台地区进行调查时,采到该属的一种蝗虫,经鉴定后,认为是蹦蝗属的一新种,定名为秦岭蹦蝗Sinopodisma tsinling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5.
基于我国蔓藓属6种166个地理分布记录和19个生物气候变量,利用ArcGIS和Maxent模型预测、比较不同气候情景下该属物种适生区及其变化,以期为气候变化对苔藓植物地理分布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气温年变化范围、最冷季度平均气温、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和最热月最高气温是影响我国蔓藓属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在近代气候条件下,蔓藓属的适生分布区集中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各省大部分地区.在未来气候情景下(21世纪50年代和21世纪70年代),蔓藓属适生分布区均将略微减少,分别将是近代气候情景下适生区面积的94.48%和95.78%.  相似文献   

6.
鹅绒藤属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且大部分具有药用价值.甾体皂苷,该属植物的主要成分,表现出极大的结构多样性.化学结构多样性体现在母核(甾体苷元)、母核取代基、糖链长度、单糖种类、绝对构型(D或L)以及糖链中糖苷键的类型(α或β),特别是在同一个糖链中同时存在D-糖和L-糖的情况在其它天然产物中并不多见,糖链长度多达7个单糖的结构在糖苷类化合物中也十分罕见.从母核和其取代基的角度将2007-2014年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出来的新甾体皂苷共119个,归纳为5种17亚种.同时也对该属植物甾体皂苷的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抗病毒、神经保护和杀虫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2018年5月到7月在山西省交口县发现了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肉果草属(Lancea Hook. f. et Thoms.)肉果草(Lancea tibetica Hook. f. et Hsuan)的野生分布。肉果草属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南与西北部高山,此前在山西未见报道。肉果草是该属在山西的唯一分布种。迄今为止山西省已记录自然分布的玄参科植物有19属,其中肉果草属有1种。  相似文献   

8.
新疆霍尔果斯河流域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查明,霍尔果斯河流域有野生维管束植物85科463属1153种(含亚种、变种),其中蕨类植物8科11属23种,裸子植物3科3属10种,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63科376属910种,单子叶植物11科73属210种)74科449属1120种,并在该地区发现了珍稀物种半日花的新分布地和一种我国未曾纪录过的桦树。对该地区分布的种子植物区系进行分布区类型分析表明,首先是北温带分布及旧世界温带分布的比重最大,共有238属656种,占该地区种子植物总属、种数的60.10%、72.97%。其次为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分布和中亚分布,共有113属169种,占该地区种子植物总属、种数的28.53%、18.80%。再次为温带亚洲分布的有14属21种,占该地区种子植物总属、种数的3.54%、2.34%。东亚分布有6属6种,占该地区种子植物总属、种数的1.51%、0.67%。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的仅有2属2种,占该地区种子植物总属、种数的0.51%和0.22%。上述分析表明该地区植物区系与旧世界温带及地中海—西亚—中亚交流最多,其次与全热带及温带亚洲和东亚有一定的交流,而与东亚和北美洲及旧世界热带交流最少。  相似文献   

9.
苦苣菜属(Sonchs)植物全世界约有50种,在民间作为重要的药用植物使用.本文对我国该属8种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并对该属植物的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石斑木属的区系地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石斑木属共有15种,中国产7个种、3个变种,国产种占该属全部种数的46.7%,主要分布于华南、西南及华中、华东地区.从该属在我国的分布现状来看,我国的华南地区不仅含有较多的种类,而且其特有现象亦十分明显,是我国该属的现代分布中心.  相似文献   

11.
宽基蜉属(Choroterpes)是一个广布属,在我国除日人上野益三(Uèno)于1928年描述过我国台湾省三叉宽基蜉蝣Choroterpes(Euthraulus)trifurcata的稚虫外,至今在国内对这属蜉蝣的稚虫仅报道了南京宽基蜉蝣Choroterpes(Euthraulus)nanjingensis一个种。作者就1980年及1985年两次在宜兴采集的宽基蜉属的稚虫经培养和鉴定,  相似文献   

12.
辛子兵  符龙飞  黎舒  温放 《广西科学》2019,26(1):102-117
我国苦苣苔科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且我国该科植物特有属和种的比率十分高。基于现代分子系统学,近年来对苦苣苔科分类系统的修订巨大而频繁。自2011年以来属一级水平上的撤销、合并、扩增等修订与再修订工作多次进行。到目前为止,我国苦苣苔科植物的最新系统分类已经基本能较好地反映出我国该科植物的自然演化。此外,近年来该科新分类群的大量发表,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苦苣苔科的物种多样性仍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将自2011年以来涉及我国苦苣苔科植物的属一级水平的修订进行归纳和整理,详尽解释介绍亚科水平上的系统新框架,修订前后属一级水平上的拆解、归并、迁移和撤销。专著《中国苦苣苔科植物》是对我国2005年之前苦苣苔科植物多样性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基于这个基础,我们针对自2005年1月至2018年12月这14年内中国苦苣苔科植物新分类群和国家级分布新纪录发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该时间段内我国的苦苣苔科植物比2005年报道的520种(含种下等级)新增194种(含种下等级,含国家级分布新记录)。截至2018年12月31日,我国的苦苣苔科植物物种数量已达714种(含种下等级)。  相似文献   

13.
油葫芦属Teleogryllus是常见的蟋蟀类群,对农作物具一定危害,一些种类还是行为学和神经生物学研究的模式动物。本文厘定并重新描记了该属的中国种类;讨论了黄脸油葫芦Teleogryllus emma(OhmachiMatsuura)和黑脸油葫芦Teleogryllus occipitalis(Serville)的形态变化;回顾了该属3个种Gryllus mitratus、Gryllus testaceus、Teleogryllus occipitalis的学名变化并确认了其有效性;首次报道了外来物种澳洲油葫芦Teleogryllus commodus(Walker)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4.
微孔草(Microula sikkimensis)属于紫草科微孔草属,为两年生草本植物。全球共发现该属植物30种,我国均有分布,其中26种为我国特有种。微孔草是获取纯天然、高活性和具重要生理功能的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的原料,是目前我国获取特有γ-亚麻酸(GLA)的主要植物新油源。微孔草籽油及其副产品具有重要的食用、药用、保健、美容和饲用等多种用途。  相似文献   

15.
外来植物刺萼龙葵的危险性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刺萼龙葵属茄科茄属有毒植物,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原产于北美。该植物于1981年进入我国,并在我国迅速扩散蔓延。文章对刺萼龙葵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和潜在的入侵危险性做了研究分析,并对该植物的防治对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两型豆 (AmphicarpaeaedgeworthiiBeath .)属豆科 ,蝶形花亚科 ,两型豆属 (A .Elliot .) ,该属内约有 1 0种 ,分布于东亚、北美以及非洲东南部等地区。我国有 3种 ,即 :两型豆 (A .edgeworthiiBeath .)、锈毛两型豆 (A .rufescens.)和线苞两型豆 (A .linearisChunetT .chen) [1 ] 。线苞两型豆被《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1 999年 8月 4日公布 )列为Ⅱ级保护种。两型豆 (A .edgeworthiiBeath .)在我国分布较广 ,常见于海拔 30 0…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菊科菊三七属植物是一种重要的传统药材和食材,近年来颇受关注.对我国该属植物的形态特征、产地分布、药理和毒理作用、食用价值等进行了综述,总结了我国现有的该属10种植物的止血止痛、消肿散结、清热解毒、止咳等民族用药经验,为来源于菊三七属的民族药物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小蒜芥属是O.E.Schulz于1924年以Microsisymbrium lasiophyllum(Hook.et Arn.)O.E.Schulz为模式而建立的属.该属全世界有10种,其中9种集中分布在亚洲的中部——阿富汗(西北部)、巴基新坦(北部)、帕米尔、喀喇昆仑、喜马拉雅(包括锡金、西藏西部)和新疆(西南部),另1种分布在北美(华盛顿、加利福尼亚、亚利桑那、墨西哥北部)。本属的分布区属于亚洲大陆——北美间断分布。我国有2种:小花小蒜芥M.minutiflorum(Hook.f.et Thoms.)O.E.Schulz产西藏西部,叶城小蒜芥M,yechengicum Z.X.An产新疆叶城。  相似文献   

19.
自1822年Ker-Gawl.首次发表了蜘蛛抱蛋属Aspidistra广东蜘蛛抱蛋Aspidistra. lurida Ker-Gawl.以来,国内外不断有新种的发现,物种数迅速增长,目前该属植物物种数已达到157种,我国分布105种,其中16种为记载药用植物。本文综合分析了蜘蛛抱蛋属植物物种的种类与分布,理清了该属植物的药用种类及其资源价值,可为该属植物的科研及其在医药、生态园林等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窦全丽  张仁波 《科技咨询导报》2009,(32):243-243,245
综述我国金腰属植物民间药用费源以及国内对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和药理研究进展。我国金腰属民间药用植物主要有13种,在我国分布广泛;目前从该属植物裸茎金腰中分离得到黄酮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和78种挥发性化学成分;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对K562细胞有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以及较强的抑菌作用。我国金腰属植物药用种类多,具有明显的药理活性,有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