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在现代性的发展过程中,哈代的悲剧艺术着意表现现代文明给人的心灵带来的巨大创痛,具有浓郁的现代主义文学色彩。哈代与现实主义作家有许多相似之处,在英国文学史上新旧承替的特殊地位,及他本人在艺术上的严肃追求,使他成为一名令人肃然起敬的作家。伍尔夫将哈代称为“英国小说家中最伟大的悲剧作家”。Lynd曾经说过:“在哈代的同时代作家中,几乎只有哈代用悲剧的眼光看待生活,这一点在精神上与20世纪的人生观一致。”在表现悲剧艺术方面,哈代的小说超越了他的时代。  相似文献   

2.
《还乡》是托马斯.哈代一部重要的悲剧小说,由此哈代的小说从乡村喜剧转变为现实悲剧。小说中大部分人物经历的悲剧命运,与他们对大自然和社会的反抗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3.
王兴珂  聂媛媛 《科技信息》2013,(12):169-169
苔丝是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中精心塑造和歌颂的悲剧女性形象。苔丝生活在维多利亚时代的男权社会中,在当时多数女性作为第二性只是男性的附属品。在小说中作者着重描写了苔丝这一悲剧人物的性格特征,并揭示了造成苔丝的悲剧命运的各种原因。苔丝有着丰富的性格特征,她生性淳朴善良、执著向往和追求纯洁的爱情、反抗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但这些追求和反抗又缺乏独立的女性意识,所以她的悲剧命运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4.
张静 《科技信息》2009,(21):I0173-I0173,I0224
托马斯·哈代(1840-1928),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杰出的英国现实主义作家、诗人,被认为是跨时代的文学巨匠。他一生钟情于希腊悲剧,不懈研读莎士比亚悲剧作品,并受叔本华悲剧意识影响,认同近代科学思想上的怀疑派论调。所以他的作品往往充满悲剧的宿命论色彩.反映了他本人对生活的悲观主义情绪。在哈代的文学生涯中,《德伯家的苔丝》是他最具艺术魅力、内涵最丰富的作品,也是他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思想艺术上的集大成者。这部作品不但使这些影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反映了作者在世纪末的迷惘与困惑。本文就《德伯家的苔丝》主人公悲剧的形成原因做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5.
解析苔丝的悲惨命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冉苒 《科技信息》2009,(9):104-104
哈代在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描写了贫穷的农家女子苔丝的悲剧性命运。善良的苔丝勇敢地与腐朽社会、传统的道德观念、和男权主义做斗争,但最终没有逃脱命运的悲剧。本文从性格、社会方面对苔丝的悲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英国作家哈代创作的《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是英国批判现实注意作品中悲剧人物的典型代表,本文从社会环境和个人性格因素两个方面深层分析了哈代创作《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命运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托马斯.哈代是十九世纪的英国文学巨匠,他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早已深入人心。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他的代表作《诗学》是西方美学史上第一部最为系统的美学和艺术理论著作。亚氏提出的悲剧理论也一直被用作分析悲剧的理论基础。用该理论分析《苔丝》中女主人公的悲惨命运,以期帮助读者有效地理解苔丝悲剧人生的成因。  相似文献   

8.
尽管黑格尔对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评价很高,但是从古希腊悲剧中总结出来的理论和近代英国资产阶级的悲剧作品之间的差距是可想而知的。作为黑格尔悲剧理论的拥护者和莎士比亚剧作的研究专家,布雷德莱在继承黑格尔悲剧理论的同时对其进行了一番重新包装,使其在解释莎翁悲剧时能够自圆其说,从而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9.
游苔沙是哈代的“性格与环境小说”《还乡》中的主人公。本文拟从小说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游苔沙的性格以及她的爱情观三个方面来分析她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0.
作者哈代通过对苔丝悲惨命运的描写,将她完美的道德品质和资产阶级的虚伪、堕落作了对比,并对当时英国农民所受的痛苦深表同情,对于社会的不公平提出抗议和反对,但由于看不到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性,因而流露出对“命运”的无奈。哈代的人生观、道德观从小说故事的发展表露出来  相似文献   

11.
《德伯家的苔丝》是代表哈代最高成就的作品之一,作者叙述了在19世纪英国传统的农业体制受到资本主义冲击逐渐解体的大环境中,一个纯朴美丽而又善良的农村姑娘苔丝的不幸遭遇及她最终的悲剧。哈代通过对苔丝从16岁到21岁几年间经历的描述,抨击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虚伪的道德观,不公平的社会现象,对男人和女人不公平的双重的道德标准,同时揭露了残酷的经济压迫现象。哈代反对当时社会的道德标准,称苔丝为"一个纯洁的女人",对苔丝寄予极大的同情。他认为苔丝的遭遇不是她的过错,但她却无辜地成了社会的牺牲品。苔丝的悲剧在一定程度上是当时韦克塞斯(注:苔丝生活的地区)的悲剧,是当时英国的一大趋势。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苔丝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而她人性的弱点无疑增加了她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德伯家的苔丝》是他的重要悲剧小说。哈代通过精湛的艺术构思,并娴熟地运用象征、巧合等丰富多彩的创作技巧描绘出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现实图景,生动刻画出苔丝这一不朽女性艺术形象,从而深刻地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宗教、道德等对女性的桎梏与残害。  相似文献   

13.
哈代,这位跨时代的文学巨匠,其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深深地影响着英国乃至世界文坛,本文集合了女主人公苔丝在命运、社会以及道德方面的悲剧,并通过深入分析这些悲剧,阐明哈代对虚伪无情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控诉,同时也反映了哈代的现实主义与悲剧意识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一般地说,悲剧是由“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矛盾冲突所构成的。它要唤起人们的“悲悯与畏惧之情”和对高尚精神的崇敬。它所表现的总是代表真、善、美的社会力量的不幸,“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古希腊悲剧则往往是命运悲剧。第一个崛起在古希腊戏剧史上的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约前525——前456),与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同为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他出身于奴隶主贵族,传说一生创作过90部悲剧和笑剧,其中传世的有7部,在戏剧比赛中获奖13次。他的代表作《被  相似文献   

15.
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中,把音乐艺术展现的淋漓尽致,人物的情感变化,气氛的烘托都是通过音乐手法表现的,最后通过音乐手法揭露了苔丝的悲剧命运。小说中的人物都喜爱唱歌,他们唱的歌属于客观性音乐,自然界的声响也被音乐化了,这些客观性音乐和自然界音响组成了哈代的音乐艺术。哈代围绕着苔丝的悲剧命运,将这些音乐和声响关联起来,由轻快向沉重转变,这个由悲剧性的文字构成的曲式结构形成了小说的文字音乐系统。  相似文献   

16.
小说中的第一类孤独者魏连殳的悲剧是日常生活的悲剧。魏连殳勇猛地向社会和历史宣战,然而他本人却深陷矛盾之中,打不了持久战。魏连殳的孤独既是社会环境的结果,同时也是他自身性格使然。在魏连殳身上,鲁迅反省了前进的革命者的精神困境问题。魏连殳的悲剧就在于他没有处理好“活下去”的合法性。小说中的第二类孤独者是作为女人命运象征的魏连殳祖母。“我”也是一种孤独意义上的能指。  相似文献   

17.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小说家、诗人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也是一部难得的艺术珍品,在英国19世纪小说中占有十分突出而独特的地位。分析了作品中的环境描写艺术和细节描写的象征意义,总结出小说中人物的悲剧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虚伪的道德观念与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18.
《还乡》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悲剧作品。《还乡》中的荒原已不再是安居乐业的乐园,其中的乡村生活也缺少了一贯的淳朴快乐,取而代之的是工业文明冲击带来的对物质生活的向往。故事中的若干主人公有的选择回归,有的拼命挣脱,却都殊途同归,一一迷失在时代和命运共同交织的漩涡中。哈代的悲剧创造理念正在走向成熟,并在其中若干主人公的悲剧命运中得到体现。通过这部作品,哈代再次颂扬了在现代与传统中挣扎、与命运抗争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莎士比亚笔下典型悲剧人物——“哈姆莱特”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20.
游苔莎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小说《还乡》中的女主人公。文章分析了游苔莎的性格特征 ,认为导致她走向悲剧的根源在于她本人性格中的种种弱点。今天研究她的悲剧仍有现实意义 ,人们可以从她的自我毁灭中吸取教训 ,以作“前车之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