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国际标准舞是一项新兴的运动方式,属于舞蹈的一种,是一种将体育和舞蹈结合到一起的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的体育锻炼方式。将舞蹈和体育融合到一起是一种美的升华,让学习国际标准舞的人既拥有强健的身体素质又拥有柔美的柔性。国际标准舞者的身材体型在长期的完美提升了国际标准舞者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在提升舞者身体合作协同能力的同时又能放松舞者的心情,让国际标准舞者有更坚强的心理素质。国际标准舞是一项价值非常高的运动方式,对人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北京舞蹈学院敦煌舞教学大胆突破元素教学法的常规,直接以表现性组合介入,有效强化了舞蹈的风格性.并使舞者的身体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在舞蹈界引起较大反响。这一成功探索为风格性舞蹈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探讨了表现性组合在敦煌舞教学中的合理介入与训练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通过分析探戈舞的独特舞蹈风格特点,探讨探戈舞舞者身体素质的要求以及训练的基本要求,提出了符合探戈舞特点的肩、腰、腿、足等身体部位的多种素质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以期为体育舞蹈探戈舞舞者身体素质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一些民族舞蹈关于一些舞蹈技巧的运用分析,要真正把一个舞蹈诠释好,舞者首先应该把系统的肢体训练扩展到解放的肢体训练,掌握舞蹈的动态特征,刚柔并进,让观众能从心里面真正地迸发出美感效应;其次应该把握住舞者个人的气质,当跳一个舞蹈的时候,把自己的身体和感情全部投入进去,眼神、步伐都融入舞蹈里,只有这样,才能将舞蹈更好地诠释;最后,舞者应该学会处理节奏,跳舞的时候,体现出舞蹈的真正气质,把舞蹈节奏中体现的,无论欢快还是高亢的节奏把握住,从而焕发感人的艺术魅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住舞蹈。再加上之前所说的各种舞蹈技巧的应用,把这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会让舞蹈更加动人,才算是真正的舞者。  相似文献   

5.
杂技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其艺术之美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舞者――绳技》是一门非常优秀的杂技艺术作品,其艺术观赏价值正好体现了当前这个时代杂技艺术之美,文章从音乐,舞蹈,技巧等方面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最后提出未来杂技的发展的趋势与要求。  相似文献   

6.
国际标准舞是一项综合性的表演艺术与舞蹈运动,同时舞蹈又是一门对身体条件要求非常苛刻的艺术,因为舞者的相貌、肢体及心理素质等条件既构成了艺术的一部分,又成为一个专业的国际标准舞舞者基本条件.除了这些基本的条件外,一个优秀的国标舞者还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基本功训练,使舞蹈技艺不断攀升,以求得流畅而完美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舞蹈之美,是音乐的视觉流动,是雕塑的立体呈现。不同的舞蹈具有着不同的风格特征,舞蹈演员由于自身气质的差异而塑造出具有不同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本文从不同风格的舞蹈与不同气质的演员等方面的分析入手,总结归纳出舞蹈演员自身气质对于舞蹈艺术塑造的重要性,并依此为基础,研究分析高校舞蹈专业学生气质培养的途径,以期引起舞者对于自身气质培养的重视与促进高校舞蹈专业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舞蹈事业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丽 《科技咨询导报》2014,(30):134-134
舞蹈是通过肢体语言向人们展现艺术之美,并向人们传达内心情感,展现舞者的内心世界。本文分析了大学舞蹈教育的作用,提出我国大学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学舞蹈教育中情感培养方法,旨在培养大学生的艺术修养,丰富大学生生活,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针对一次试验性舞蹈项目,设计开发了交互多媒体系统,根据舞蹈编导对每段舞蹈的不同需求,合作设计了多种交互手段,对舞者的动态进行运动捕捉和视频捕捉,并进行图像分析追踪舞者的动态.然后应用分析结果进行生成艺术创意,通过混沌艺术算法、图像处理方法和粒子系统物理模拟等方法实现舞蹈编导需要的视觉效果.最终通过多屏幕投影呈现给舞台,增强了其艺术效果和交互性.同时还对交互媒体创意过程中的合作和工作流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潍坊学院学报》2015,(5):55-57
技巧是一切舞蹈训练的基础,具有舞蹈的一般性和共性特点。中国古典舞学科包含了广义上舞蹈学习必备的技巧共性特点,也体现了自身的个性特点。文章通过探讨技巧在中国古典舞中所起到的作用,使舞者通过掌握技巧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重点研究了技巧的种类,研究跳、转、翻等技巧的特点,在中国古典舞中的作用以及在舞蹈表演中的运用,并以古典舞蹈为例,分析中国古典舞技巧在舞蹈内容、情感表达以及人物形象塑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舞蹈赏析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是人们对舞蹈作品及舞者形象的直观感受、体验与理解过程,对陶冶大众情操、弘扬中国文化、推动舞蹈再创作有着积极的意义。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各具特色,必须在遵循各自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舞蹈赏析活动。  相似文献   

12.
《和平鸽》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部大型(芭蕾)舞剧,它的出现是中国芭蕾本土化迈出的第一步。主创人之一戴爱莲在其中运用了芭蕾的创作手法和舞蹈语汇来表现中国人民向往世界和平的心声。这是建国以后,中国舞者尝试第一次用芭蕾的方式去表现中国人当时的民族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3.
舞蹈艺术与篮球艺术互有交叉。探讨两者的关系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舞蹈艺术、更好的利用身体艺术、更好的开发身体的资源,从另一个角度去审视舞蹈艺术的魅力.从舞蹈艺术和篮球艺术的统一性出发,分别剖析身体、路线、时间、指导思想、形态上的运动轨迹,寻找相互的共同点;并从舞蹈艺术和篮球艺术的存异性出发,分别对节奏控制、高潮设置和角色扮演的不同进行挖掘与研究.寻求两者的相互碰撞、相互影响.丰富人体艺术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王云 《新余高专学报》2007,12(6):102-103
高校舞蹈课越来越受当代大学生青睐的今天,更应充分了解舞蹈教育与舞蹈学生身心发展的关系。从身体发展、思想感情、意志、智能等方面探讨了高校舞蹈教育对舞蹈学生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古老的会昌畲族音乐至今仍然激励着舞者意志,它不仅能陶冶畲族舞者的情操,创作出新毅“美呆了”的独舞、双人舞、集体舞。而印象深凝的舞蹈动作离不开千变万化的音乐元素,节拍的轻重、韵律的协调变化直接对舞者产生情感和想象,畲族音乐舞蹈其本身就能激发起舞者创作灵感。该院创作生产的风情山歌剧《畲山情歌》,充分利用舞蹈动作语言和音乐元素步步深入、层层展开进行创作,舞蹈美完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观众也被带入一个美妙境界,情不自禁带给舞者阵阵掌声。  相似文献   

16.
赵容芳 《科技信息》2009,(22):I0360-I0360
作为一名优秀的舞者除应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底、熟练的技巧和超强的艺术表现力外,更重要的则是对呼吸的正确掌控,用呼吸控制身体,帮助四肢,更为完美的做出各种舞姿,更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舞蹈的深刻内涵。这种呼吸被称之为艺术呼吸。它对舞蹈的节奏、风格、劲力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实例论述了舞蹈与呼吸的密切关系并阐述了如何在舞蹈中正确运用呼吸,旨在揭示呼吸在舞蹈中的地位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17.
"人灯"是商周时期"傩舞"的延续,是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特征的舞蹈形式。"人灯"在舞蹈语汇、音乐节奏、服装道具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人类的生存繁衍,不同种族和文化的发展变迁,都在民间舞蹈中留下了珍贵印记,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人类以"身体刻写了历史的印记"。  相似文献   

18.
舞蹈是一种运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形式,也是受到广大群众喜爱的一种艺术,不仅结合了音乐,也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舞蹈所呈现的中心思想和情感抒发。舞蹈本身就是一门抒情艺术,是舞蹈与舞者之间相互结合,从中流露出最真实的情感,不光是对舞蹈作品的尊重也是对欣赏者的尊重,舞蹈表演中情感表达就是一种心与心的沟通,也是一个舞者的灵魂所在。舞蹈是由肢体语言、舞蹈节奏、表情音乐等多种要素组成的,是通过这些要素融合协调来直观的塑造出生动的舞蹈形象,最终传达出一种情感和意蕴。可以说肢体语言和节奏本身就是舞蹈表演的一种外在形式,而情感是舞蹈表演的核心,只有真挚的情感融入舞蹈表演中才能使得舞蹈更具有感染力、表现力,也才能受到大众的青睐和认可。该文从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表达的重要性探讨,阐述了在舞蹈表演中对好的情感表达不仅可以直观的感受到,也更好地提高了舞蹈表演的表现力是舞蹈表演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虽然回族与维族同样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两个民族,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和制约,但是综观两个民族舞蹈的历史发展及现状,二者不论在舞蹈的表演形式上,还是在舞蹈的风格特点上都呈现出诸多不同,其最主要的原因有两点:第一,地域环境不同;第二,文化背景不同;本文将从以上两个民族舞蹈的发展历史与表演形式上分析由于历史文化背景和地域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同一信仰的两个民族舞蹈文化发展的不同状况。  相似文献   

20.
学习舞蹈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是中国古典舞基训,可以训练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技术、能力和身体的柔韧度。在进行基训课教学中,钢琴伴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此,针对怎样融合中国古典舞基训课和钢琴伴奏来进行分析,阐述了中国古典舞基础训练中最为有力的伴奏歌曲,对几种不同类型的伴奏曲目进行详细的探讨,以表明不同伴奏曲目在舞蹈中占据着的重要地位和其发挥的不同作用。以期通过本次探讨,能为相关专业人士开展实践活动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