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传统自然垄断理论以技术不变和市场需求固定为假设前提,来研究自然垄断产业的边界问题,但是随着技术进步日益加快,市场需求不断扩张,自然垄断性趋于弱化的背景下,人们开始从动态的角度来研究自然垄断产业的边界问题了。自然垄断理论的演进也带来了政府管制方式的相应调整,这对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电信业的自然垄断特性入手,较详细地探讨了电信业务资费管制的理论基础,并从我国电信业面临的形势出发,提出了我国电信业务资费管制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自然垄断的含义、特征及政府规制,分析了目前我国自然垄断产业政府规制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自然垄断产业政府规制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的主要特征是管制。近年来发生了公交线路使用权由国营企业向其它经济成分的转移,但是这种转移是采取招标有偿形式转让的。揭示了在票价管制的前提下,线路使用权转移并没有改变经营的垄断性,企业通过垄断服务质量选择侵害了消费者利益。从保留价格出发对票价管制情况下运用价格垄断模型对垄断企业的行为进行了刻画。指出线路有偿招标中有望中标的前几位企业理论上是对消费者侵害最严重的企业。  相似文献   

5.
局部垄断下的价格竞争与管制政策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设施行业正经历着放松管制引入竞争的改革,但是,市场上局部垄断的现象仍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在对价格歧视实行管制的情况下,分析了局部垄断市场上具有相同成本的企业竞争行为及市场均衡特性.得到结论是:局部垄断构成了企业进行价格竞争的参与约束.企业局部垄断规模的相对大小以及企业变动价格对对手企业作出价格反应的推测信念,对企业竞争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共同决定了市场的均衡特性和管制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6.
电力产业激励性管制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电力产业过去一直处于垂直一体化的垄断经营状态,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力改革在世界范围广泛进行。将发输配供四个环节分析,在发电和供电环节引入竞争,对仍然需要垄断经营的输电和配电环节进行管制改革,用激励性管制理论取代了传统的服务成本管制。对电力产业管制改革中广泛应用的激励管制理论-价格上限管制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在对价格上限管制在实践应用中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结合绩效标杆方法和标尺竞争理论的价格上限管制的综合激励性管制机制。  相似文献   

7.
姚建华 《科技信息》2011,(34):107-107
如果一个企业是其产品的唯一卖者,而且其产品并没有相近的替代品,那么这个企业就是一个垄断企业。垄断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种:垄断资源、政府管制和生产流程。如我国的移动电话应属政府管制。那么,垄断是否是组织市场的好方法抑或是不好的方法?你所处的利益方不同,你就会有不同的看法,笔者以中国移动通信的市场为例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黄建伟 《科技信息》2013,(8):117-117,120
自然垄断产业通常由一系列具有垂直关系的业务组成,不同的业务具有不同的技术经济特征。通过纵向和横向分拆组合的方式,改变自然垄断产业的市场结构,形成一个更有效率的市场结构,是各国治理自然垄断产业的通行做法。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民航运输业两轮重组的过程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民航运输业重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独立审计准入管制作为一种制度安排,会产生经济后果。从两个层次分析了独立审计准入管制行为中的寻租现象,阐述了管制制度对审计市场垄断的影响问题,分析了独立审计准入管制和审计质量的关系,认为这种制度安排为提高审计质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刘继梅 《科技信息》2009,(17):167-167
由手自然垄断行业所具有的独特的技术经济特点,往往需要政府对其进行管制。文章分析了自然垄断行业管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实践,构建了自然垄断行业实施政府管制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自然垄断及其法律规制的基本理论,指出了我国目前自然垄断法律规制的不足,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了自然垄断行业的经济特性基础上,论证了政府对其规制的必要性,进而结合中国国情对当前政府如何有效规制自然垄断行业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3.
现有自然垄断理论从规模经济和成本劣加性定义了自然垄断.笔者认为他们在确定自然垄断的分析方法上存在缺陷,忽略掉了某些重要的交易(制度)成本,他们仍然局限于原有的分析框架.一旦采用效益-费用分析方法,引入交易(制度)成本,那么规模经济和成本劣加性对于自然垄断既不是必要的,也非充分的.自然垄断问题实质是一个制度安排与选择问题.自然垄断的本质在于它是由一系列联系性极强的合约安排所构成的制度体系,交易(制度)成本劣加性是其充要条件.而现有自然垄断理论仅仅是某些情况下一种特例.垄断性行业改革不仅仅是反垄断,其全部在于节约交易(制度)成本,提高制度绩效,这才是改革的实质和目标.基于此,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市场规则看,有市场就有竞争,竞争导致垄断,非法垄断对市场经济造成严重破坏,需要反垄断法加以规制;从客观现实看,我国垄断问题日益突出,已造成严重后果,迫切需要反垄断法进行规范;从立法现状看,我国反垄断立法严重滞后,制定统一的反垄断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垄断性行业存在资源浪费、价格扭曲、生产成本过高等问题,且垄断不利于国民收入的合理分配和市场的公平竞争,我国的垄断行业的改革势所必然。对垄断行业的改革应采取以下措施:降低准入门槛,实行符合市场化要求的现代管制制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成本监控,规范价格制定。  相似文献   

16.
价格垄断是指某个经营者通过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或交易中的优势地位,或两个以上的经营者通过合谋、串通等形式,操纵、控制市场价格,排挤价格竞争,侵害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市场经营行为。根据不同标准,价格垄断行为可以作不同的分类,因此,法律上对不同种类的价格垄断行为其规制的构成要件也应是不同的。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价格垄断行为都受到法律的规制,适用除外制度,在规制价格垄断行为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