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南极洲上空的臭氧层空洞日益扩大、当喜马拉雅主峰上的景观因为冰川的消融而改变、当海平面不断上升威胁到太平洋上的小岛时,全球变暖的现实向世界各国的人们敲响警钟。1992年,各国政府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目前,已经有185个国家参与该条约,并成功  相似文献   

2.
英国科学家最近称,全球变暖正导致土壤释放出大量碳,从而加快全球变暖的步伐,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令人类对付全球变暖的斗争比以往想象的更加艰巨。  相似文献   

3.
《石河子科技》2005,(6):41-41
<正>一个美国研究小组报告说,根据计算机模拟的结果,在温带地区植树造林可能无益于控制温室效应,反而会在长期内加剧全球变暖。按照传统的观点,森林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通过树叶散发水蒸气等,种植树木有益于遏制全球变暖。因此, 卡内基研究所和美能源部下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发表的这一成果,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  相似文献   

4.
正全球气候正在持续变暖,这是不争的科学事实。关于气候变暖,在理解这一概念时,必须把天气、气候和气候变化区别开来。什么是天气?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之后有天气预报,是短期的天气现象,包括刮风、下雨、温度等。什么是气候?气候是个比较长时间段内天气的平均状态。世界气象组织明文规定以30年为一轮,1961~1990年的平均状态我们称之为平均气候。气候变化并不仅仅指温度升高和温度降低,所谓气候变化是指气候系统变化,包括大  相似文献   

5.
本专题著作是“Chikyu Ondanka Kenkyu no Saizensen(全球变暖研究方法技术形势)”的英文译本,是针对日本政府内阁科学与技术政策委员会(CSTP)所制定的全球变暖研究倡议书的五份报告书之一。其余四份报告书分别为废弃物清理和资源循环技术、关于江河流域与城市地区生态和谐发展的改造、化学物品风险管理以及世界水循环圈。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1900年至今的全球气候变化与巨行星会聚周期对应的科学事实,认为地球的能量并非只从太阳获取,地球具有电能的再生机制。地球是个带负电的准带电星球,地球是个大电容。地核能量通过断裂带向海洋传输过程中,其传输速度与太阳及行星运行周期有关。近期的地球气候变暖与巨行星运行到星下点对应地球赤道断裂带有关。因天体运行的规律是有章可循的,故能预测到气候变暖是暂时的现象。本世纪20年代开始全球气候将有变冷趋势,60年代全球气候又将变暖,重复新一轮的全球变暖周期。  相似文献   

7.
《青年科学》2010,(7):4-11
全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里,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这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其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因为由于温室气体(代表气体二氧化碳)排放过多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呈现上升趋势,而近年来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究竟是什么引起全球变暖,目前还没有一个彻底的说法。本文从温室气体的温室效应入手,首先具体地比较了不同气体的温室效应,然后说明它们造成的全球变暖程度。最后提出海洋变化对全球变暖的影响要超出人们的预测,是全球变暖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正>2022年热浪期间,一则“今年在未来十年中最凉快”的新闻引发热议,尽管该新闻后来已被辟谣,但全球变暖背景下,温度逐年持续走高已是不争的事实。2022年入暑后,国内日高温排行榜上都是均是43℃+,内陆城市以重庆为代表,气温一路飙升,沿海城市也热出了新高度。去年6月到8月,国内区域性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已达到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最强!8月12日,中央气象台更是史上首次发布最高级别的高温红色预警!  相似文献   

10.
在前几期《少儿科技》中,我向小朋友们介绍了臭氧层被破坏和酸雨(见本刊2002年第3期和第6期———编者),这是全球性的三大环境问题中的两个,还有一个就是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什么是温室效应呢?大家都知道,地球表面上的空气中含有一些成分如二氧化碳,它好像一层透明的薄膜罩在地球的上面。太阳光可以透过它们射到地面,使地面变暖。而地面变暖后放射的大量热辐射可以被二氧化碳等气体吸收,同时,二氧化碳还向地面放射热辐射,这样就使地面上的热量不会大量散失到太空去,使地面附近能保持比较暖和的局面。这种作用与暖房…  相似文献   

11.
杨学祥 《科技潮》2006,(9):20-22
争论是科学的生命,没有争论的科学是死亡了的科学,是无法向前发展的。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温的异常变化,全球变暖的学说可以说是路人皆知,在这样的背景下,还有一种完全相反的观点:全球气温并不会持续变暖,而是将进入变冷期。  相似文献   

12.
《太原科技》2011,(3):112-112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称,随着气温的上升,到2200年地球的永久冻土层估计有多达2/3将融化消失,从中释放出的大量碳反过来又会加速全球变暖。  相似文献   

13.
 据英《新科学家》2001年3月31日报道 :近年来 ,全世界的科学家为减少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 ,阻止全球变暖 ,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提出了许多方案。最近 ,美国政府的一个科研小组又提出了一个别出心裁的思路。他们认为 ,可以建造一个“超级森林”来吸收二氧化碳 ,将人类活动产生的全部二氧化碳大部分吸收掉。他们所说的超级森林并不是真正的植物森林 ,而是在全球建立一批面积总和与美国明尼苏达州差不多大小的约20万平方公里的氢氧化钙溶液“湖泊” ,用它们吸收二氧化碳。他们把这种吸收二氧化碳的“湖泊”称为“除气器” ,提出这种新思路是以一种简单的试验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4.
丹文 《青年科学》2010,(2):44-45
就在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关注全球气候变暖这个话题不久之后,全球变暖的话题就遭遇到了全球变冷的研究挑战。你感觉到刻骨的寒风了吗?  相似文献   

15.
李晔 《科技资讯》2004,(2):42-43
怒龙横空   从温室气体说起   一位学者讲过这样的话:“人类排放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它允许阳光进入,但阻止太阳能转变的热能散入太空,其原理与温室无异.但是,这一‘温室‘是如此巨大,它捕获的能量是如此巨大,与复杂的气候系统相结合后,这样的能流决不会是动物园里饱食终日、懒洋洋晒太阳的考虑,而是被囚禁的不断积聚能量的怒龙.“   ……  相似文献   

16.
不断变化的地球 2005年,台湾的基隆地区出现了有气象监测站以来的最高温纪录(约38'12左右),南美洲巴西的圣保罗也度过75年来最热的冬天(气温高达42"12),还有不少国家和地区出现暖冬。这是不是表示地球愈来愈热呢?  相似文献   

17.
李晔 《科技潮》2004,(2):42-43
2001年底,联合国下属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表了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第三次评估报告。报告特别指出,在过去的100多年里,尤其是最近50年中,人类活动中过度排放的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使其在大气中的浓度超出了过去几十万年间的任何时间。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使得过去140年中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4~0.8℃,达到了1000年以来的温度最高值。与此同时,气候系统也发生了各种变化,北半球中高纬度河湖结冰期缩短约2周;北极海冰最近几十年减薄40%,范围减少10%~15%(春、夏);极地冰川大范围缩减,比40年前的总面积减少10%;极区永久冻土带消融,变暖和退化;厄尔尼诺现象近20~50年更频繁、持久和强烈;北半球作物生长期近40年中每10年延长约1~4天;全球动植物活动区北移、上移,具有更长的乳化期、开花期、迁移期和病虫害爆发期……近日,英国气象学家也警告说,人类活动引起全球温度不断上升,全球变暖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并不亚于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此,就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多年从事气候和气候变化研究的有关专家。  相似文献   

18.
据英《新科学家》2001年3月31日报道 :近年来 ,全世界的科学家为减少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 ,阻止全球变暖 ,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提出了许多方案。最近 ,美国政府的一个科研小组又提出了一个别出心裁的思路。他们认为 ,可以建造一个“超级森林”来吸收二氧化碳 ,将人类活动产生的全部二氧化碳大部分吸收掉。他们所说的超级森林并不是真正的植物森林 ,而是在全球建立一批面积总和与美国明尼苏达州差不多大小的约20万平方公里的氢氧化钙溶液“湖泊” ,用它们吸收二氧化碳。他们把这种吸收二氧化碳的“湖泊”称为“除气器” ,提出这种…  相似文献   

19.
全球变暖带来一系列的异常和灾变,有些短期内即可显现,如气象灾害;有些则产生较深远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类已经适应了的生存环境。让我们看看气候变暖会对植物以及生态系统带来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气候问题让跨国合作变得尤为重要,科技、艺术、教育等各种交流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你关心过气候问题吗?相信大多数人面对这个问题都会回答一一是的。那是什么让你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是大大小小的国际会议上各国政要声称的责任感,还是科学家为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碳排放寻找的新方法?不容忽略的是,艺术和教育、媒体等各个领域的深度合作让民众更加关注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