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7 毫秒
1.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差光谱滴定法考察了新型鹅去氧胆酸分子裂缝1~4对D/L氨基酸甲酯的对映选择性识别性能.结果表明,分子裂缝1~4对所考察的氨基酸甲酯均具有识别能力,其对D-氨基酸甲酯的识别优于对L-氨基酸甲酯的识别.受体与底物间的大小、形状匹配,微环境效应等对识别性能均有重要影响.识别作用的主要推动力来自受体与底物之间的互补氢键,受体与底物芳环之间的π-π堆叠作用等非共价键作用力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Phyre网络服务器,构建嗜热酯酶EstTs1的三维结构,并通过分子动力学优化构型,得到了可靠的构型.分子对接研究表明,p-硝基苯基丁酸酯是EstTs1的最适底物,其大小正适合EstTs1的活性口袋.Thr111是底物与酶结合的重要残基,与底物形成了氢键; Ser85是重要的催化残基.  相似文献   

3.
对甲氧基肉桂酸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L-酪氨酸和L-多巴为底物研究了对甲氧基肉桂酸对酪氨酸酶的抑制能力,结果表明,对甲氧基肉桂酸对酪氨酸酶催化单酚底物L-酪氨酸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对酪氨酸酶催化二酚底物L-多巴没有抑制作用.文中采用荧光光谱以及分子对接手段探讨了对甲氧基肉桂酸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机理,认为对甲氧基肉桂酸对酪氨酸酶的荧光光谱属于静态猝灭,在酪氨酸酶活性中心与酪氨酸酶结合形成复合物,以氢键和疏水作用力稳定结构;在酪氨酸酶活性中心,对甲氧基肉桂酸占据了单酚底物的空间位置,对酪氨酸酶的抑制应该是一种竞争性抑制.  相似文献   

4.
利用过氧化氢酶的内源荧光,通过荧光光谱法对淫羊藿苷与过氧化氢酶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淫羊藿苷主要以静电作用力与过氧化氢酶发生相互作用,16℃时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分别为4.59×104 L/mol和1.00.根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二者相互作用的结合距离为4.05 nm.对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子模拟,表明淫羊藿苷在过氧化氢酶4个亚基的中心区域通过静电作用力、疏水作用力和氢键作用力与过氧化氢酶发生相互作用,与荧光光谱法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采用荧光光谱法和分子对接法,研究了两种齐墩果酸衍生物与查耳酮的缀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及机理.首先,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缀合物和α-葡萄糖苷酶的结合反应,并测定了结合常数及相关的热力学参数;然后使用sybyl 8.0软件研究了缀合物与α-葡萄糖苷酶的分子对接.结果表明:缀合物和α-葡萄糖苷酶的相互作用导致α-葡萄糖苷酶发生内源荧光淬灭,属于静态淬灭机制.缀合物1与α-葡萄糖苷酶在20℃和37℃下结合常数分别为42.91和75.42,结合位点均为0.53;缀合物2与α-葡萄糖苷酶在20℃和37℃下结合常数分别为59.88和92.87,结合位点分别为0.5和0.63.缀合物与α-葡萄糖苷酶的结合中氢键和范德华力起重要作用,缀合物能与α-葡萄糖苷酶活性位点结合,作用力主要依靠缀合物酯羰基上的氧原子与酶结构中氨基酸上的氢所形成氢键.  相似文献   

6.
乙醇酸氧化酶存在于细胞过氧化物酶体中,是光呼吸代谢的关键酶之一,能催化乙醇酸氧化生成乙醛酸,催化乙醛酸生成草酸;光呼吸与农业生产关系紧密.乙醇酸氧化酶是一种黄素蛋白,不同来源的乙醇酸氧化酶全酶分子质量和亚基相差很大.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通过不同的正交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力,如氢键、π-π堆积、金属配位、主客体作用等,来构筑3D网状结构的超分子聚合物的方法。由于结合了多重的相互作用力,三维网状超分子聚合物在保持动态可逆性质的同时,其结构相对牢固,性能也更加稳定。此外,还概述了3D网状结构的超分子聚合物在催化、药物控释、检测、传感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同源模建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模建了来源于Thermaerobacter marianensis的磷酸三酯酶样内酯酶(PLLs)三维结构. 通过与不同底
物的对接可知, Arg44与两种底物(磷酸三酯和内酯)均形成氢键, 从而Arg44是两种底物与酶结合时重要的氨基酸残基.  相似文献   

9.
氢键与生命     
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和分子内作用力,本文通过探讨氢键的形成对物质熔沸点、溶解性和分子空间结构的影响,揭示了氢键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考察了不同溶剂中水杨酸异辛酯(OS)的双重荧光性质,研究了β-环糊精(-βCD)和二甲基-O-β-环糊精(DM-β-CD)对OS双重荧光光谱的影响,并通过OS分子和-βCD空腔的大小对比,对OS分子与-βCD空腔的结合位点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OS与-βCD形成的包结物中,-βCD的分子空腔有利于OS分子间氢键的形成,从而导致基于分子间氢键的短波长荧光增强而基于分子内氢键的长波长荧光减弱;与-βCD相比,DM--βCD因端口边沿处甲基取代基对包结作用会产生立体位阻,更有利于OS形成分子间氢键.  相似文献   

11.
煤吸附水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分析了煤吸附水的机理及其对吸附瓦斯的影响。分析表明,煤对水分子的吸附从本质上是由于水分子与煤表面分子相互吸引的结果,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主要包括van der Waals力和氢键。van der Waals力来源于原子和分子间的色散力、取向力(静电力)、诱导力和交换力4种作用。由于水分子与煤表面分子的作用力比较强,煤中水分的存在降低了煤的甲烷吸附量。  相似文献   

12.
杨键  龙丽娟 《广西科学》2018,25(3):253-257
酶催化生物体内化学反应,是生命代谢形成运转的动力。与传统观点认为酶具有专一性催化功能相对,近年来生物信息与实验分析都证实了酶具有多种混杂催化功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过去的几十亿年里,古老酶一直不断演化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形成现代功能多样的酶蛋白家族。基于独特底物结合模式和动态蛋白结构的催化功能混杂性是酶蛋白适应性演化的基础。酶的混杂活性有望被开发应用于药物酶法合成及环境修复领域。本文就酶催化功能混杂性的普遍性、分子机理、可进化性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槲皮素与转铁蛋白分子的结合反应及相互作用机理.实验发现槲皮素对转铁蛋白内源荧光有猝灭作用,探讨了该体系的猝灭类型,分别测定了293K与310K时槲皮素-转铁蛋白间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求出了分子间的距离和能量转移效率,根据热力学参数ΔH,ΔG和ΔS确定了槲皮素-转铁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力类型为氢键和范德华力,并采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了槲皮素对转铁蛋白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磺化酞菁钴/LDH组装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合成了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 , 并将磺化酞菁钴配合物(CoPcTs) 通过静电引力及分子间的作用力嵌接组装在LDH 上, 制得固载配位催化剂(LDHCoPcTs) 。以O2 为氧源,Na2S为底物, 研究了LDHCoPcTs 的氧化催化性能, 考察了催化体系吸氧速率的动力学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在LDHCoPcTs 和CoPcTs 催化下Na2S氧化转化体系具有不同的速率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15.
利用可描述协同结合特性的动力学方法,得到了反映单个别构酶ATCase分子的结合分数与底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式.表明在确定的底物浓度条件下,单个别构酶ATCase分子处于确定的构象态,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别构酶ATCase分子将经历一系列中间态达到饱和构象态,S型结合分数曲线实际上显示了单个别构酶ATCase分子与底物分子的协同结合特性.利用所得模型分析了调节物分子对底物协同结合过程的影响,合理解释了结合分数曲线随调节物浓度变化而发生改变的实验结果,与别构酶ATCase分子具有的结构及所产生的生物学功能是自给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考虑到底物的影响,对胆碱酯酶酯解部位的组氨酸、丝氨酸等残基问的氢键问题,继前文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用量子化学理论进一步阐明乙酰胆碱酶催化水解反应的机理.指出丝氨酸残基的羟基在进攻底物的过程中逐步把氢原子转移给组氨酸残基.  相似文献   

17.
运用氢键理论、配价键理论及分子间的作用力,根据结构不相似的分子间形成电荷迁移络合物、包容物等大量事实,讨论了物质间不相似也相溶的现象。说明决定是否相溶取决于溶质与溶剂间作用力是否大于二者各自的作用力。  相似文献   

18.
酶因在催化过程中展现出特异的选择性和活性而备受关注.在配位自组装过程中,通过调节金属结点的种类和有机配体结构,金属-有机分子笼(MOCs)的空腔可获得多种作用力协同的特殊环境.近年来,对于超分子反应器的研究显示,其空腔结构类似于生物酶,能在催化过程中展现出非常高的反应速率、空间和立体选择性,这一特性引起了科学家们的研究兴趣.文章就近两年MOCs在催化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利用差紫外光谱滴定法考察了鹅去氧胆酸分子钳1~5对苯胺、对硝基苯胺、对甲氧基苯胺等中性分子的识别性能,测定了主客体间的结合常数(ka)和自由能变化(ΔG°).结果表明,主体对所考察的客体分子显示良好的识别作用,主客体间形成1∶1型超分子配合物,最大结合常数可达1292.51 L.mol-1,识别作用的主要推动力为氢键,范德华力等的协同作用.讨论了主客体间形状、大小匹配和几何互补等因素,对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影响,并利用计算机分子模拟作为辅助手段对实验结果与现象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胆碱脂酶脂解部位的组氨酸、丝氨酸等残基间的氢键问题做了CNDO/2的量子化学计算,从理论上讨论了乙酰胆碱酶催化水解反应中谁作为亲核基团向底物进攻的问题,得到一些有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