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兹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先秦儒家德政思想的渊源、内容、特征为切入点,试对先秦德政思想的前后继承性和与时俱进性的理论品质作简要探讨,以加深对此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两汉”时期的儒家政治化运动 ,形成了一套自帝王至平民 ,自政策、法制至学校、家庭的上下纵横、相互贯通的全方位“教化”行政运行机制 ,保证了儒家理念、政治价值观的全面贯彻落实。其实质是古代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运动  相似文献   

3.
在数千年的政治实践过程中,儒家伦理思想表现出的是一种家国同构的伦理政治,其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我国公务员行政伦理的重构中,儒家伦理的修身思想、礼法思想、民本思想等,对公务员的自身修养,行政理念、价值观的培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确解决地方政府执行力问题,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中央政府的决策部署,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提高地方政府执行力建设应该转变地方政府的发展观念,以科学发展为指导,追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创新决策形成机制,实现决策制定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优化执行流程,健全监督体系,完善赏罚分明的问责机制和...  相似文献   

5.
姚琦 《韶关学院学报》2004,25(11):32-35
地方政府行政改革始终是我国政府行政改革的热点和重点,入世后,地方政府的行政改革应从政府行政职能的转变、政府行政机构的调整、政府行政规范的完善、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政府行政理念的重塑五个方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WTO规则的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何弦 《科技信息》2009,(13):149-149,151
以先秦儒家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德治思想理论,是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治国方针,在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封建社会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儒家不仅十分重视以德治政、以德治官和官德的建设。而且对官德建设的内容、目标和途径等均有相当完备而系统的论述和阐释。本文从先秦儒家的传统行政伦理视角出发,阐述了现代行政管理人员如何提高自身行政道德素养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纪兆华  廉福生  于静红 《科技资讯》2014,12(24):247-247
基于行政自制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地方政府行政主体对绩效评估自我认识,客观、科学、公正的自我评价,进行自我剖析,从而实现自我发现问题、诊断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诚实守信、高效便民、程序正当、权责统一的依法行政要求.  相似文献   

8.
从十六大对地方行政管理的基本要求入手,剖析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呈现出的新特点 ,指出地方行政管理应该坚持人民性原则,精简 、效能 、统一原则 ,依法行政原则 ,并提出了地方政府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几点改革措施 。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前期开始中外学者中有人认为中国秦汉至清末的乡村基层社会是自治型社会,这与历史实际严重不符。实际上,中国该时段内的乡村基层社会不但不是自治性的,而且还是专制性的。在形式上,则表现为农民们“囚徒式”的“自己管理自己”。指出此点有助于我们今天的乡村基层自治沿着正确道路展开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传统行政文化在滇西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发展中,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对此,在滇西民族自治地方传统行政文化转型中,要通过建立法治、服务型与开放型行政文化,实现地方政府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云南地处西南边疆,民族与化是多样性色彩,战国至西汉武帝以前,多民族的云南地区,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处于原始部落至奴隶制国家的各个阶段。武帝以前归属汉朝,至东汉时期,大部分民族与汉族融合,渐次进入封建社会,由青铜化发展至铁器化,说明武帝统一西南地区对经济社会进步产生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秦汉时期社会性大屠杀事件共发生56起,包括仇杀、滥杀、人殉和食人。这些大屠杀事件在时间上呈现出波浪式分布的特点,在空间上分布十分不均匀;从性质上看,滥杀现象严重,食人现象造成的灾难最大;从身份上看,加害人与受害人身份具有重合性和差异性,差异性表明社会性大屠杀事件发生的危险主要来自社会上层,而且属于那些能够制定规则和破坏规则的人。秦汉时期社会性大屠杀事件发生的具体原因很多,如报复、权力腐败、权力腐败与心理变态、人祸、人祸与天灾、天灾和思想狭隘等。究其根本,原因有三:绝对权力的滥用、周期性的战乱和频繁的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13.
作为造型艺术重要的形式门类之一,雕塑在其生发过程中与传统美学原理相结合,并在其作用下发展和提升.秦汉时期是我国雕塑艺术成熟期,通过对这两个历史时期雕塑面貌的描述与分析,从其各自独具的社会与审美性征及二者共有的美学意趣,阐释了此期艺术创作与情感因素审美走向之间相伴相生的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4.
在古代,五德说是从天道角度证明政权正僭的主要理论工具。战国末年的学者邹衍是此种理论学说的始作俑者,他以五行相胜为框架,创建了五德终始说,构造了一个从土德黄帝开始、至火德周朝结束的帝德谱。秦始皇接受邹衍学说,把本朝的属德确定为水,使邹衍版帝德谱完成了一轮循环。西汉高祖以汉为水德,并获得了张苍的论证。武帝太初改制,以汉为土德,使在文帝时代就已经酝酿的德制改革成为了事实。西汉末年,五德终始说为新五德终始说所取代。后者的创立者刘向以五行相生为框架,从木德包羲(伏羲)开始,推演出汉为火德。但其帝德谱未能证明作为"尧后"的汉与尧同德,这一缺陷后来为其子刘歆所弥补。刘歆通过所谓的《世经》,以在木德与火德之间安插"闰统"和让"少昊金天氏"继黄帝的办法,实现了尧汉同为火德。但其动机不是想维护刘汉的统治,而是想为新莽篡汉张本。在两汉之交,谶纬家们还通过"感生"安排,在五行相生的框架下创制了第三个帝德谱。这个帝德谱以"玄圣"孔子,取代了"闰水"秦朝。  相似文献   

15.
汉代随着上帝观的改变和重建 ,出现了相应的祭祀仪式和造型艺术 ,神仙思想的流行 ,造就出绘画中的诸神系列 ,伏羲、女娲也在画中大量出现。汉画多历史故事 ,更多是表现世俗生活。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结合 ,使“玄想”与“实际”一体 ,遂使神仙、历史人物、现实生活并见于画面。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汉书·沟洫志》对水利建设及自然地貌的记载,探讨西汉时期治理黄河水患的理论突破和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7.
所谓传世秦汉文献主要是:传世秦汉传注资料、西汉扬雄《方言》、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文章对散见于这些传世文献的秦系方言动词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并结合其他传世文献及方言材料作了详细的疏证。  相似文献   

18.
论秦代移民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加强统治,曾多次移民。这些移民活动程度不同地打击了六国旧贵族势力,巩固了秦政权,同时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地区经济化交流。  相似文献   

19.
孔子与泰山     
孔子思想万世推崇,泰山精神博大精深。然而就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并未多见。本文探讨了孔子与泰山在地位、精神内涵方面的相通性、孔子与泰山的历史关联性以及孔子思想在泰山上的新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