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童庆炳先生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以其严密的逻辑体系、全新的文学观念、广博的知识结构以及包容中外的理论气势,在中国当代为数众多的文学理论教材中脱颖而出,并为众多高等院校尤其是师范类院校所接受与使用.但是,正如康德所说:在理论上讲得通的,在实践中往往必然会  相似文献   

2.
文章将童庆炳先生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与文论教材建设中的其他教材相比较 ,突出其兼容并包、体系完整、范畴建构及读者意识等方面的特征 ,并且指出教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以来湖南高校所编文学理论教材的发展,经历了从“外部研究”到“内外结合”的转变过程。1990年代以前的教材侧重于“外部研究”,主要探讨文学与时代、社会的关系;1990年代以后的教材有所继承与创新,一方面继续重视文学与时代、社会的关系,另一方面回归文学本身,揭示文学的审美性及文学语言的特点,并实现了对文学研究的“内外结合”。  相似文献   

4.
回过头来察看已经走过的路径,全为了更好地前行。文学理论教科书怎么编写好?可以从已有的这一类著作的成败得失的总结中得到一些启人深思的信息。刘叔成编《文学概论四十讲》是作为中央电视大学语文科教材出版的。笔者以为,在文学理论教科书中,这是较为突出的一本。在这篇论文中,笔者本着“坏处说坏,好处说好”的原则,对该书作一评析,并在这样的评析中谈谈我们对文学理论教科书编写中的一些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刘恪的《现代小说语言美学》开启了从语言角度研究文学的新视角、新路径,从而使中国的文学理论切近到当下文学实践的内部,对中国文学理论摆脱当前困境给出了可行的出路:可以解决文学理论与当下文学现象脱节的问题;“语言诗学”为承认文学的独特性、探索文学奥秘提供了可能性;“语言诗学”是沟通“审美诗学”与“文化诗学”的桥梁。  相似文献   

6.
要提高《中学美术教学法》的教学质量,必须增强师范专业意识,突出师范性,强调实践性,坚持教学改革。可以根据美术教育专业特点,改革课型、加强学生的“讲”、“演”、“评”等教学能力训练以及改进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7.
2002年6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著名语言学家邢福义教授和吴振国博士主编的《语言学概论》。该书是全日制高等学校课程教材,问世后深受高校师生的喜爱,2003年9月荣获中南地区优秀教材一等奖。《语言学概论》共有八章,书后附有三项附录。与我国近年出版的语言学教材相比,它有许多方面值得称道。然而,“新”字最能表达该书最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晋中师专中文系开设的中国古典文学课程,所采用的教材是游国恩等五人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和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在上列《文学史》的“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公元581——978年)”之“第三章盛唐边塞诗人”中,专辟了“第二节岑参”.在上列《作品选》的“中编第一册隋唐五代部分”之“一、诗歌”中,选录了“岑参诗(四首)”,即;《逢入京使》、《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参照清代彭定求、杨中纳等十人所编《全唐诗》,计收唐五代诗作者二千二百余人,作品四万八千九百余首的情况来看,足见上列《史》和《选》的编者,对于岑参及其作品的重视.而在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  相似文献   

9.
“反对阐释”和“新感受力”是苏珊·桑塔格早期美学思想的主要观点和标志性词汇,它们对于当下的文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反对阐释”即反对对文艺作品内容作深度解释,它为当下文本被“过度阐释”这一文学问题提供了理论解决策略。“新感受力”强调的是一份完整的感觉体验,而文学鉴赏与创作作为一种过程体验,实现了文学审美的“浑融性”诉求。随着理论语境的不断转换,“反对阐释”也体现出一种时代性,带有反“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解构”意味,它深刻改变了传统的图一文相互印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通假字注释商榷──兼评《辞海》《辞源》对某些字的处置黎曙光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①是目前高等院校《古代文学》课首选的教材,其发行量居同类教材的首位,为了使这套深受广大师生普遍欢迎的教材日臻完善,本文拟就教材中的某...  相似文献   

11.
从时代背景的变迁入手,剖析邓小平“猫论“、“摸论“和“闯论“三者间的关系,可以发现,从理论源起上看,它们均是中国现时代的产物,但各自的具体背景又大相径庭;从理论内容上看,它们均指向实际问题,但又因时代背景相异而各有侧重;从理论精神上看,它们均闪耀着马列主义精髓的光辉,但又受时代背景制约而不能孤立地理解.  相似文献   

12.
论主流价值观文学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流价值观对于20世纪中国文学的深刻影响,不仅体现为中国现代作家世界观与人生观的根本转变,同时也体现为一种新的文学观念的形成。这种文学观念以革命现实主义自我命名,以“反映论”为核心本质,以“真实论”和“典型论”为基本要素,先后经历了一个从对苏联文艺思想体系的机械模仿到逐渐实现民族本土化理论建设的历史发展过程,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思想的聘同,不仅完全主导着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实践,而且也客观地反映了中国现代作家对于文学本质的认知水准。  相似文献   

13.
“自然之乐”是陈白沙心学境界论的体现。它是儒家道德境界论和道家审美境界论的综合和发展,同时实现了儒、道境界论的统一,具有超世俗的理论意义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坚持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思想的必要性,探讨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发展,指出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坚持与发展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5.
虚拟网络的迅速发展对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开始了新一轮的论证,也为其科学发展提供新的契机:是对其物质论的进一步论证;对其意识论的充实;对其认识论的深化。  相似文献   

16.
团队建设的理据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团队建设理论主要有团队角色理论、人格理论、实践活动理论和人性假设理论。探讨这些理论,并在管理实践中加以正确运用,能够有效沟通内部,改善单位及其成员个人绩效,推动单位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7.
形与神的关系是一个既古老又常新的话题。古代的形神之辩曾是异常尖锐和激烈,从鬼魂说与精气说的对立,经过神定说与形定说之争,到形尽神不灭说与形尽神尽神灭说的斗争达到了最高潮。而一直到今天,形神之辩从未停止过。在新的形势下,它又增添了新内空,赋予民新含义。今天,重提古老的形神之辩,具有不可忽视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
Starting from the illustration of the definition and concept of the architectural theory, the author established his unique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framework of the architectural theory and the innovation of the architectural theory underlined by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我国区域经济理论继承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区域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马克思主义关于区域发展的论述及国内外有关理论对我国几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区域发展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协调发展战略从不同角度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新时期,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继续推进我国区域经济理论创新和发展实践仍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限制到理想时模理论的初等性质的保持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I是有单位元的环R的一个理想,MR是一个R-模,则MR也可看作一个I-模MI。证明了MRMI之间,模理论的纯性、纯入射性、初等等价、初等嵌入等初等性质都是保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