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别在中空纤维膜和平板膜中考察了L-赖氨酸超滤动力学,结果表明:中空纤维膜的过滤通量大于平板膜,总过滤时间正相反;L-赖氨酸超滤动力学可以拟合为浓差极化-凝胶层模型,中空纤维膜较平板膜更符合此模型。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浓差极化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影响果胶酶超滤的各种工艺因素.并测定了滤饼比阻力,得到滤饼比阻力与压差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在浓差极化现象存在下,透过流通量随操作时间、透过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少,随着搅拦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当操作和差还一定值后,透过流通量与压差无关.粗酶液经超滤后,可得到高活性的浓缩酶.  相似文献   

3.
以炼油厂含油污水为介质,对新组装的一台外压列管式膜组件分离装置的分离透过性能及浓差极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超滤法处理含油污水时,透过速率的控制因素是凝胶层。对列管式膜组件,在壳程加折流板可以大大减少浓差极化的影响,一米长的膜管以设4块折流板为宜。得出了加折流板的膜组件能量与雷诺准数之间的关系式及其常数可由实验确定。  相似文献   

4.
膜污染与浓差极化是不同的概念,两者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浓差极化使膜表面被截留组分浓度提高,从而加速了膜污染过程的,而膜污染使部分膜孔堵塞,又会促使局部浓差极化的加剧.因而,膜污染与浓差极化成因果关系,浓差极化是导致膜渗流量下降和分离效率降低的原因.在中空纤维膜中,Dean涡这种不稳定流能有效地将膜靠近膜壁的浓差极化现象大大消除.通过设计一组试验,证明了浓差极化的危害性和Dean涡能较大程度的降低浓差极化.从能耗的观点上说,试验结果表明,有Dean涡存在的编织型中空纤维膜,其能耗低于直线型,其渗透流量和回收率高.图12.参19.  相似文献   

5.
电场作用下超滤膜的浓差极化比模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针对电场作用下的超滤膜浓差极化现象,根据传递过程中的质量守恒定律并结合膜的吸附-扩散分离理论,推导出了电超滤过程中的浓差极化比理论模型,并对该模型的影响因素如溶质的电泳速度和吸附-扩散作用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超滤过程的Flemmer复合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内压式和外压式中空纤维膜组件超滤红霉素发酵滤液,用麦夸脱(Marquardt)算法对浓差极化-凝胶层模型和Flemmer复合模型(以下简称复合模型)进行参数拟合与检验,比较了两个模型的伪劣,结果表明,由于复合模型既考虑了浓差极化的影响,也考虑了超滤膜中尚未形成凝胶层部分压力对通量的影响,使其与实验结果吻合得比凝胶层模型好,可有于通量预测,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较广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聚砜中空纤维复合膜在富氧过程中操作条件对膜固有特性的影响.值得关注的是操作压力和进气比对膜的分离性质α(分离系数)影响较特殊.实验确定了内压膜和外压膜组件的最佳操作条件,对富氧过程中出现的浓差极化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气体分离同反渗透和超滤过程一样存在着浓差极化,且外压膜较内压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丰桂珍  徐璠璠 《江西科学》2020,38(4):466-472
以鄱阳湖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PAC吸附预处理对超滤膜处理出水的水质、膜通量变化和膜截留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不同条件下引起膜污染的污染物种类。结果表明,吸附预处理可以提高膜通量,缓解膜污染,处理后的原水中TOC的去除率大约为40%,提高了吸附-超滤组合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当增加吸附预处理,膜通量下降幅度明显减小,相比鄱阳湖原水直接进行超滤处理时的膜通量,能提升20%以上。在最佳吸附预处理条件下,超滤膜主要截留了鄱阳湖原水中的色氨酸、溶解性微生物产物和一部分腐殖酸,说明类蛋白质是引起膜通量下降的主要污染物。因此,采用吸附-超滤组合工艺可以提高超滤膜过水通量,缓解膜污染。  相似文献   

9.
用絮凝和超滤技术纯化木瓜蛋白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无毒性的絮凝剂fc-1与无机助凝剂fc-2对木瓜乳胶水溶液预处理,然后用中空纤维超滤膜进行超滤浓缩,实验结果表明,用絮凝法预处理时,当絮凝条件为fc-1和fc-2各为0.2g/L,pH为5.0 ̄5.5时,既解决了膜易污染的问题,又使木瓜酶得到了有效的纯化。在形成浓差极化-凝胶层的情况下,超滤速度随透出液体积和主体溶液浓度增大而减小,随料液错流速率的增大而增大,絮凝预处理有利于超滤速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湍流入料对线型中空纤维膜和编织型中空纤维膜的强化分离作用,比较了湍流入料与直流入料对线型中空纤维膜性能影响的差别,进行了迪恩涡强化编织型中空纤维膜与湍流入料强化线型中空纤维膜渗透性能的研究.试验结果显示,湍流入料能显著提高线型中空纤维膜渗透性能,减少浓差极化和膜污染,回收率增大2倍,能耗低20%以上;湍流入料可增大编织型中空纤维膜渗透流量10%左右,能耗降低5%左右,膜组件长度越短,效果越明显迪恩涡强化编织型中空纤维膜分离性能优于湍流入料强化线型中空纤维膜分离性能,能耗低20%以上,渗透回收率高1~1.5倍.图6,参8.  相似文献   

11.
气体的浓度差极化使气相分离效果变坏,在高通量、精分离中甚明显。本文对这种影响作些讨论。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聚砜中空纤维复合膜在富氧过程中操作条件对膜固有特性的影响,值得关注的是操作压力和进气比对膜的分离性质α(分离系数)影响较特殊,实验确定了内压膜和外压膜组件的最佳操作条件,对富氧过程中出现的浓差极化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气体分离同反渗透和超滤过程一样存在着浓差极化,且外压膜较内膜压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以浓差极化-凝胶层数学模型为基础,研究了影响糖化酶超滤速度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在浓差极化现象存在下,超滤速度随透出液体积和主体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随搅拌速度或料液流速的增大而增大。提高操作压力不会增大超滤速度。对糖化酶发酵液进行絮凝处理及适当提高温度都有利于超滤速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对膜污染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浓差极化、滤饼层形成和膜孔堵塞是造成膜污染的主要原因。同时测定了PAN膜阻力.试验结果表明,PAN膜超滤过程中主要阻力来源为膜孔吸附、凝胶层及浓差极化等引起的膜污染阻力,占总阻力的71.61%。膜自身阻力和不可逆阻力分别占与总阻力的28.39%和11.76%,所占与比例较小,有利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5.
用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对含润滑油废水的处理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操作压力、油含量、进料速率对膜的传递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腐殖酸对超滤膜污染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超滤膜受腐殖酸污染的特性进行了研究,比较了不同质量浓度的腐殖酸对膜通量的影响以及添加钙离子后对膜污染的综合影响,同时考查了在膜过滤过程中的UV254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1、2、5、10 mg/L腐殖酸对50 ku的膜通量影响较显著,在相同的过滤时间内,膜通量分别下降了25.5%、32.7%、48.3%和56.1%.添加钙离子后,膜通量下降更严重,但膜滤出水的UV254明显降低,提高了对腐殖酸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临界粒径(dpc)和沉积概率(r)两个概念,研究了错流超滤中膜污染的机理,并假设只有小于dpc。的粒子才会以一定的沉积概率堵塞膜孔,形成沉积层,从而造成膜通量的衰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膜污染速率与沉积速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导出了两参数渗透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模型获得的膜通量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平均误差为4.15%,模型能较好地描述错流超滤中的渗透通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电渗析法制备硅溶胶过程中阳离子膜浓差极化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给出了阳离子交换膜浓差极化物理模型 ,然后利用该模型分析了电渗析制备硅溶胶过程中Um -J曲线的特性 ,阐明了利用Um -J曲线确定浓差极化电流密度的理论依据 ,阐述了Um -J曲线上两个拐点的理化本质 ,其中的拐点 2所对应的电流密度是在该实验条件下(XSiO2 =4% ,θ=5 0℃ ,cNa+=0 1 1 89mol·L-1)的极限电流密度 ,并根据Jlim 和cNa+的关系 ,计算出电渗析法制备硅溶胶过程中的膜边界层厚度δ为 7 6 8× 1 0 -6m ,同时得出了电渗析装置应在极限电流密度下运行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海水经反渗透脱盐转化为净化水为例,讨论了影响反渗透过程中浓差极化的因素及降低浓差极化程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CO2和SO2膜吸收过程中的传质机理,并建立了数学模型。采用正交配置法求解模型,模拟了不同类型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在膜器内的浓度分布。模拟结果表明:反应动力学的不同是造成浓差极化的主要原因,为进一步弄清膜吸收过程传质机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