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眷桃》历来被认为是许地山风格转向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但在塑造人物特剐是眷桃时,作者却带有很强的目的性。文中三个人物的纠葛使这部作品保持了其一贯的浓厚宗教精神和宗教气息的风格。表现了许地山对人生困境的深刻体验及其在佛教中找到的解脱之道。具体从春桃、刘向高和李茂承受的而又无法彻底摆脱的情感纠缠之苦说起。最终作者在佛教教义得到了人生的解脱和心灵的平静。  相似文献   

2.
浅谈许地山的悲剧情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宗教的不解之缘致使许地山对"人生"命题的研究始终未能走出宗教的迷津,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怀疑导致否定人生与执着人生、顽强挣扎与乐天安命、献身立命与无力济世的矛盾纠缠,构成他的悲剧意识与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3.
劳伦斯的自然宗教观与老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伦期不信仰任何宗教,却信仰一切属于自然的事情。他尤其推崇与向往和谐、自然的两性关系,并穷尽毕生精力在其全部作品中孜孜不倦地展示与探索两性关系的种种形式与可能,试图揭示出两性关系的全部复杂性及其本质。本试图把劳伦斯的自然观与中国老庄思想作一系统比较,试图从对二所根植的不同化体系的观照中找到二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4.
王绩“适意观”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王绩“适意观”的实质,认为王绩“自适其适”的主张与老庄的“无为”之旨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从《庄子》“忘适”思想的角度看,道家思想是王绩人生痛苦的排遣之资,对安适人生的强烈欲望,才是其灵魂之根本。  相似文献   

5.
徐雪英 《科技信息》2008,(8):151-151
现代文坛上的著名作家许地山,因其特殊的人生经历使他偏爱于“人生皆苦”的佛学思想,试图以佛家思想来解释当时纷繁复杂的人生社会。其作品大都包含着浓重的宿命论思想,并发展形成了他自己的一套人生哲学,即“蜘蛛哲学”。但许地山是一个在不断进步的作家,“蜘蛛哲学”源于宿命论。又高于宿命论。甚至还能突破“宿命”的蛛网扬其所长,向社会提倡落花生精神。这种鲜明的创作个性使他赢得了众多的读者.也使他在文学史占据了不可抹煞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6.
肖丽艳 《科技信息》2007,(8):133-134
许地山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大部分是女性,他选择女性做为主要人物的动因来自时代因素的激荡、宗教思想的融汇和自身情感的体验等三个方面,了解这些动因有助于分析许地山作品的创作思路。  相似文献   

7.
宗教救赎意蕴是许地山小说表现出来的重要特质。深沉的宗教救赎意蕴或隐或显地贯穿在其小说创作的始终。从早期理想化的宗教救赎意蕴到中期隐含于现实中的宗教“潜救赎”意蕴,到最后新宗教救赎意蕴的确立,这是许地山小说宗教救赎意蕴流变的基本脉络。  相似文献   

8.
苏轼运用“诗心”创作了大量的诗化雅词。这些词既以词言志,表现了经世事功的儒家诗教观,又传递了力图排遣和化解人生之忧和经世之悲,崇尚老庄任道逍遥、追求高蹈隐遁的思想,还体现了一种不随物悲喜、随缘自适的佛禅理达之境。审视苏轼诗化雅词的心路历程,可以正确体认苏轼调和三教而显现出来的圆融、通达的独特文化性格和人生模式。  相似文献   

9.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玄学成为思想的主流。士人对于“仕”与“隐”的态度也不再囿于传统儒家的以“仕”为理想、以“隐”为被动的选择和暂时的退路观念,而是在老庄无为逍遥思想的影响下“自觉”进行的主动追求。政治形势的变化和老庄思想的流行使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一种新的隐逸观——朝隐。朝隐巧妙地将仕与隐统一起来,以仕为隐,即仕即隐,它是文人士大夫阶层与统治阶级斗争调和的结果,也是老庄思想流行后士大夫独特的处世哲学的体现。士大夫可以不再面对仕进与退隐的艰难抉择,庙堂与山林成为士大夫可以兼得的人生理想。在这种新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模式中,山水作为自然符号成为士大夫所追逐的对象,成为他们对精神自由的寄托。  相似文献   

10.
泰戈尔与苏轼在世界文学史上都极具影响力,两人出生于不同国度、不同时代,不同的人生体验造就了诗歌主题与宗教思想的不同。泰戈尔诗歌宗教思想崇尚“宗教是通向上帝与自由之路”的理念;苏轼将“仁、善”看作人生最高的追求。通过对两人诗歌宗教思想比较分析,揭示其宗教思想内在的冲突与统一,为未来诗歌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如何批判继承旧传统、旧文化,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值得人们深思。尼采作为西方资本主义精神的代表,对旧世纪、旧道德、旧文明进行了犀利的批判,对现代文明的缺陷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本文从人生学的角度评述了尼采的基本人生思想,着重挖掘其积极进取、奋斗开拓、勇于创造、不断超越的思想精华,以求给予现代人生以启迪。  相似文献   

12.
许地山是我国新文学史上一位十分重要而又风格独特的作家,本文截取新世纪以来的近五年时间,对关于许地山的比较研究、与印度文化之关系研究、文学创作研究、宗教情结研究、许地山与香港的研究等方面做出简单述评。与上一世纪相比,许地山研究不断深入和创新,但尚需拓宽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从人生的本色化、严肃化、超脱化和情趣化四个方面阐述了对朱光潜的“人生的艺术化”思想的一些感想。这一思想体现了艺术与人生的不可分割和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14.
许地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其散文创作中浸润着浓厚的宗教思想;联想丰富、想象奇特,富有人生哲理;文短语精,构思精巧,富有“诗意”,是“五四”时期现代抒情散文和散文诗的代表,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许地山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为人生”派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宣传平民主义思想的著名散文《落花生》为人们所熟知,在发表小说创作时,他就以“落花生”作为了自己的笔名。许地山的小说创作,具有二十年代“问题小说”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丰子恺认为,人生是苦闷的,脱离苦海的途径便是艺术和宗教。从实用的角度看,艺术是无用的。然而,丰子恺主张艺术的人生化和人生的艺术化,认为艺术能美化人生,且能"用慰安的方式来潜移默化我们的感情",这是艺术的"大用"。丰子恺自称是儿童崇拜者,认为"童心"与艺术心、宗教心、"赤子之心"三位一体,艺术能长养"童心",永葆成人的艺术心、宗教心和"赤子之心"。  相似文献   

17.
老子和庄子均为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两人的思想有明显的贯通之处,人们习惯上总是把老庄二字相提并论。魏晋玄学的两大流派——正始玄学和竹林玄学,又是老庄道教思想的继续和发展。本文阐述并揭示了老庄哲学的主要差异与魏晋玄学两大流派之间的承继关系。  相似文献   

18.
穆旦是中国新诗派诗人中风格最浓烈且最有成就的诗人。作为一位自觉的现代主义者,他走过了一个从荒原意识到宗教情绪的心路历程。荒原意识表现为对现实生活、战争、爱情、历史和未来的批判、怀疑、否定以及绝望的反抗。对荒原世界的拯救,诗人的选择是对基督教的皈依。他诗作中的宗教情绪表现为对人生苦难的体认,对生命与死亡的理解,对上帝的赞美和祈求。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在永贞革新失败前,柳宗元的道家思想主要体现出黄老派的特征(这一派推崇和假托黄帝,以老子之学为核心思想,又兼取阴阳、儒、墨诸家之善,研究的核心是天道、人生、治国平天下的方术)的话,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黜远荒的柳宗元,他的道家思想则更多地体现出老庄派的特征(老庄派是老子与庄子的结合,其特点是比较注意宇宙与人生的关系,主张适应自然,反对世俗对人生的桎梏,愤世嫉俗,具有不同凡响的批判精神).这些思想特征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20.
莫言1990年代初的小说创作,自称是“游戏的文字”,其实不然。他利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原欲”理论和马斯洛的人生需要层次理论,对人性、人生、人类存在作了形象的阐释,显示出了当时的思想深度和思考倾向。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作品普遍存在着思想大于形象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