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改革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高师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存在重学科专业课、轻教育基础课,重必修课程、轻选修课程,重理论课程、轻实践课程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理学科的发展,不利于地理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本文在分析部分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现状的基础上,从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提高师范生素养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构建以教育理论课程、教育实践课程和教育研究课程为主的选修模块和必修模块。以期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地理新课程改革、地理学科的发展以及教师专业化趋势与定位,改革与重构高师地理科学专业的教育类课程,为培养具有新的教育理念、专业素质的基础教育所需要的地理教师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文山州基础教育英语学科课程改革和文山学院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地方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应与新课程标准接轨,设计了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管理、教育理念、教学策略、师资培养与新课程改革接轨的方案,以促进地方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3.
高师地理实施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地理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关键是教师,而教学方式的改革是地理新课程改革的重点.高师地理教学实施探究教学模式是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客观需要,是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的需要,是加快高师地理教师队伍成长的需要.从探究教学模式的特点、基础理论、操作程序、教学策略和教学课例等方面,对高师地理实施探究教学模式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地理科学(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科学(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现代科学技术、地理科学和教师教育的发展需要,也是面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人才市场变革的挑战.我院地理专业在多年教学实践并吸收其他高校有益经验基础上,侧重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推进多元化培养方式,促进通修类、专业类、教育类课程体系的改革,将课外活动与科研活动、社团活动融为一体,科学运用多媒体技术,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5.
地理新课程与高师地理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高师地理科学专业改革中存在的几大问题,阐述了在中学新课程形势冲击下高师地理教学面临必须改革的时代趋势,并提出了在新课程理念与背景下的高师地理科学专业教学必须从目标、课程、师资、内容、形式等多方面进行根本性改革.  相似文献   

6.
中学地理新课程的实施对地理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对高师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深刻分析了中学地理新课程的特点,中学地理新课程对高师地理教学的挑战和高师地理教学特点,提出了高师地理教学必须调整教育视角,从转变教育观念、调整课程结构、转变课程功能、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重视教学研究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适应地理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承担起自身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7.
赵海洋 《科技信息》2011,(24):80-81
地方高师院校肩负着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重任。新课程改革对基础教育英语教师的教育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对《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分析,结合当前地方高师院校英语师范生教育能力培养存在的不足,以及对基础教育发展需求的分析,探讨新课改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英语师范生教育能力创新培养的可行方式,以突出地方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办学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新《地理课程标准》背景下的高师地理教学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部先后于2001年和2003年颁布的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阶段地理学科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作了大幅度的改革和创新.它不仅引导中学地理学科的课程实施,而且也将对高师地理教学改革产生重大影响.为主动应对基础教育阶段地理学科的课程改革,高师地理教学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完善课程体系,刷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条件.  相似文献   

9.
在高校之间的激烈竞争中,地方高校必须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增强竞争力。由于承担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职能以及过去创办师范专科的办学历史,地方高校一般都开办了教师教育专业,地方高校只有对传统的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才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又进一步增强了地方高校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紧迫性。地方高校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内容和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在对培养规格、内容和方式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要把多样化作为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研究性学习是地理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门课程,主要贯穿于实践学习中.高师学生到中学参与地理研究性学习,是促进高师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好途径.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要悉心指导学生选题、开题论证、研究过程,高师学生在这些指导活动中促进自身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对葫芦科作物离体雌核发育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包括离体雌核发育的研究现状、以及基因型、胚囊发育时期、培养基、预处理、培养方式等因素对离体雌核发育的影响,并对离体雌核研究的发育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2.
要进一步提升高校外籍教师的聘任效益,就要在聘任管理中进一步明确聘任条件、严把聘任质量、规范聘任程序;在教学管理中,进一步完善责任机制和评估机制;在日常管理中,进一步强化后勤保障、注重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市郊三条主要公路两侧蔬菜中重金属铅的含量.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蔬菜离公路越近受铅污柒越严重,蔬菜对铅的富集规律表现为:叶菜类〉瓜菜类〉根茎类.汽车尾气是造成蔬菜铅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铅污染的进一步加剧,防止铅污染通过农产品影响人们的健康.  相似文献   

14.
根据课堂提问出现的误区阐述了提问的类型、原则、要求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帕米尔高原植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新疆西南部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交界的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和兴都库什山交汇的大山结,高原海拔3000~7000m以上,平均高度4000m。经初步考察研究,共有高等植物531种,隶属48科204属。其中,蕨类3科3属5种,裸子植物3科3属9种,单子叶植物9科39属137种,双子叶植物33科159属380种。并对高原产特有属、种,新疆仅分布种,高原植物与分布区类型及生活型等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基于县域尺度的浙江省乡村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乡村特征与乡村性内涵,选取了人口与就业、用地变化、生产方式、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指标,建立了乡村性综合评价体系;借助主成分分析方法和空间分析方法,评价了浙江省各县域的乡村性强弱.结果表明:1)社会与科技、交通与距离、用地与产业、生产方式是影响浙江乡村性强弱的4个主成分因子.2)从频数分布特征来看,浙江省乡村性较强的县域相对较多;从空间分布来看,浙江省乡村性空间结构呈现自东北向西南、由中心城市向外围逐渐增强规律,形成浙西南和浙西2个乡村核心区.  相似文献   

17.
根据课堂提问出现的误区阐述了提问的类型、原则、要求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学科馆员"制度的内涵,分析了国内"学科馆员"研究的概况。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一种新的应用于直扩通信系统的自适应时频干扰抑制技术,从理论计算和计算机仿真两方面分析了该干扰抑制技术的性能,结果说明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结果是完全相吻合的,且表明该算法优于已有的其它算法.  相似文献   

20.
在软件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CMM人才问题一直是产业发展的瓶颈。通过研究CMM的发展状况,分析目前国内现有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提出了一条适合我国企业CMM软件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