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世纪回眸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一诺贝尔逝世103周年纪念日———1999年12月10日下午4时30分 ,在斯德哥尔摩庄严的音乐厅里 ,举行了一年一度的诺贝尔颁奖仪式。诺贝尔基金会主席本特·萨姆尔松首先致辞 ,他回顾了从1901年开始颁发的诺贝尔奖在即将结束的整个20世纪里 ,为促进世界科学事业的发展和造福人类所作出的积极贡献。随后 ,瑞典国王向1999年度的获奖者颁发了证书、金质奖章和奖金支票。1999年的自然科学奖 :物理学奖得主是荷兰的两位科学家———霍夫特和韦尔特曼 ,他师生俩解释了物理学领域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 ,为粒…  相似文献   

2.
2001年是诺贝尔奖颁要100周年。这次共有三位物理学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三位化学家获诺贝尔化学奖;三位科学家获诺见尔生理学或学奖;一位获诺贝尔和平奖;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为纪念诺贝尔和诺贝尔奖,本刊本期特选登《诺贝尔的传奇人生》和有关诺贝尔奖的两组作品。  相似文献   

3.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P.A.Samuelson)1970年在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演讲中曾语重心长地说 :“我可以告诉你们 ,怎样才能获得诺贝尔奖金 ,诀窍之一就是要有名师指点。”这是萨缪尔森的肺腑之言和经验之谈 ,耐人寻味 ,给人启迪。今天 ,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颁发100周年之际 ,回顾和反思1901~2000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百年历程和走势时 ,我们对萨缪尔森这句名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的确 ,名师指导对获得诺贝尔奖和攀登科学高峰的重要作用 ,远超过人们通常的理解和认识。翻开诺贝尔自然…  相似文献   

4.
A诺贝尔这个名字,恐怕大多数读者都不会陌生。他不仅是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而且是当今世界上最高水平、最有影响的科学奖——诺贝尔奖的创立者。阿尔弗雷德·伯哈德·诺贝尔(AlfredBernhardNobel),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诺兰街9号。父亲伊曼诺尔·诺贝尔出身贫寒,早年没有受过多少教育,14岁就上船当水手,3年后由于喜爱机械制造,考入大学学习机械和建筑,毕业后成为一名机械工程师和企业家。母亲安德丽尔·卡罗琳是一位贤妻良母,受过良好的教育。阿尔弗雷德·伯哈德·诺贝尔是家中的第三个儿子,8岁时上了一…  相似文献   

5.
本年度诺贝尔奖结果从10月7日(宣布诺贝尔文学奖)至10月15日(宣布诺贝尔和平奖)全部揭晓。除了和平奖由南非非国大主席曼德拉和南非总统德克勒克获得以外,北美人囊括了余下的全部奖项(一名加拿大人,其余都是美国人)。美国人继续保特了诺贝尔奖大户得主的气势。在今年13位诺贝尔奖得主中,美国人占了10位(其中两位是外国移民)。而美国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大学更是出尽了风头;该大学中有三位教授荣膺今年的诺贝尔奖(拉塞尔·赫尔斯和约毖夫·泰勒获物理奖,托尼·莫里森获文学奖)。在医学界,基因研究得到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高度评价。今年诺贝尔医学奖和化学奖都授予了基因技术领域中的科学家。除了文学奖以外,其余的诺贝尔奖均是两人共享。今年的诺贝尔奖金每项为670万克朗(约合83.75万美元),若是两人同获某项奖,就将分享这笔奖金。正式颁奖仪式定于12月10日在奥斯陆(仅颁和平奖)和斯德哥尔摩同时举行。  相似文献   

6.
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是根据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设立,从1901年起,于每年的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由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卡罗林医学院颁发,用以奖励那些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对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人。评选工作最初由卡罗林医学院的教员完成,现在由50名选举出来的卡罗林医学院著名教授组成卡罗林医学院诺贝尔大会(Nobel Assembly)负责。  相似文献   

7.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1896)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能够获得诺贝尔奖可谓是每一个科学家毕生的追求,同时也是对其工作的最大肯定。这本书收录了2001—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传记,以及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上的演讲。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诺贝尔奖冷门不断,2002年在某国内都是默默无闻的日本人田中耕—获得化学奖,今年和平奖授予伊朗女律师希林·伊巴迪,以表彰她为民主和人权特别是为妇女和儿童的权益所作出的努力,抢了教皇保罗一世的风头,令不少人目瞪口呆。这些冷门充分显示了已有百年历史的诺贝尔奖的独立性以及其独特的魅力。诺贝尔奖以其崇尚科学、奖金高昂、授奖严谨而成为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科学奖项。全球许多科学家都为能获得诺贝尔奖而光荣。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诺贝尔奖不仅成为了最具权威的科学奖项之一,而且授奖本身也成为了世人所瞩目的举动。当年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立下遗嘱时,他的要求是奖励前一年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然而现在在大多数情况下,获奖者总要等上许多年才能接到那个来自斯德哥尔摩的著名电话。在时间方面,今年的诺贝尔奖还形成了一个有趣的对比:金茨堡和阿布里科索夫《物理学奖》等待了将近半个世纪才获得了这个荣誉,而获得今年化学奖的两位科学家都是因为几年前的成果而获奖的。 为了更好地解读2003年诺贝尔科学奖,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今年的获奖情况。  相似文献   

9.
 一诺贝尔逝世103周年纪念日---1999年12月10日下午4时30分, 在斯德哥尔摩庄严的音乐厅里, 举行了一年一度的诺贝尔颁奖仪式。诺贝尔基金会主席本特·萨姆尔松首先致辞, 他回顾了从1901年开始颁发的诺贝尔奖在即将结束的整个20世纪里, 为促进世界科学事业的发展和造福人类所作出的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0.
1901年,以瑞典著名化学家诺贝尔遗产为奖金前“诺贝尔奖金”开始颁发,八十六年来有42个国家553位科学家和知名人士获得“诺贝尔奖金”,其中获得5位以上的国家有18个,它们是:美国178人,英国78人,德国64人,法国43人,瑞典28人,苏联16人,瑞士15人,奥地利14人,荷兰13人,意大利8人,比利时6人,南斯拉夫6人,日本6人,阿根廷5人,爱尔兰5人。  相似文献   

11.
正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根据已故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而设立的,目的在于表彰前一年世界上在生理学或者医学领域有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该奖项于1901年首次颁发,由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医科大学卡罗琳学院负责评选,颁奖仪式于每年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的周年纪念日)举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从1901年开始颁奖以来,已经颁发  相似文献   

12.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P.A.Samuelson)1970年在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演讲中曾语重心长地说 :“我可以告诉你们 ,怎样才能获得诺贝尔奖金 ,诀窍之一就是要有名师指点。”这是萨缪尔森的肺腑之言和经验之谈 ,耐人寻味 ,给人启迪。今天 ,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颁发100周年之际 ,回顾和反思1901~2000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百年历程和走势时 ,我们对萨缪尔森这句名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的确 ,名师指导对获得诺贝尔奖和攀登科学高峰的重要作用 ,远超过人们通常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3.
《实验室科学》2009,(5):136-136
诺贝尔奖是由瑞典科学家诺贝尔设立的。诺贝尔一生都是在炸药研究中度过的。他的一生共获得355项创造发明的专利权。他在晚年决定拿出财产中的大部分,设立基金,用每年的利息作为奖金,奖励给那些为科学、文学、和平等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1901年诺贝尔基金委员会正式成立。委员会设物理、化学、生理学与医学、文学和和平等五个小组,  相似文献   

14.
诺贝尔颁发100年来,共有466位科学家获此殊,其中45岁以下的青年科学家有148位,占获奖总人数的30%。众多的青年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其客观原因是该奖最青睐做出最大贡献的人,主观原因是青年人没有包袱,勇于原始性创新,思维敏捷,能揭露事物更深层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2012年,有一件事会让所有的中国人怦然心动,一位叫做莫言的中国作家在不经意间获得了国人翘首以待的诺贝尔奖,以至于2012年的岁末,莫言成为中国最吸引眼球的公众人物.人们有理由认为,2013年的莫言热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莫言获奖,名利双收,无可非议,这也符合诺贝尔老人当初设置此类奖项的初衷.1895年,杰出的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企业家诺贝尔,留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奖励那些在化学、物理、医学、文学、经济学以及和平方面有卓越贡献的人们.  相似文献   

16.
《实验室科学》2012,(5):205-205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的遗产设立的奖。诺贝尔奖金现在共有6种,其中自然科学方面的有3种:物理学、化学、医学或生理学,另外3种为文学、和平事业、经济学。  相似文献   

17.
未科得大奖“从来没有想到要获得诺贝尔奖,也从来没有料到自己会帮助亿万患者。”当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6日宣布曼斯菲尔德和美国科学家保罗·劳特布尔共获200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时,这位英国科学家表现出这样的实在和平静。  相似文献   

18.
我在撰写这组文章时,也许还得概述一下诺贝尔文学奖的由来。很多人都知道,阿尔弗雷德·伯恩哈德·诺贝尔(1833.10.21—1896.12.10)是一位杰出的瑞典化学家、工程师。据不完全统计,他一生共获355项发明专利。在科学上做出的伟大贡献,给他带来了巨大财富,这才有了今天家喻户晓的诺贝尔奖。然而,大概不是人人都知道诺贝尔还是一位诗人  相似文献   

19.
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日前揭晓。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雷蒙德·戴维斯、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和美国科学家里卡尔多·贾科尼;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分别授予了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和英国科学家约翰·苏尔斯顿;将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他们的研究为什么能够获得大奖?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请看特约记者的解析。  相似文献   

20.
诺贝尔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发明家和企业家,他一生中共取得了包括安全炸药在内的355项发明专利。他去世前留下遗嘱,用他的遗产设立诺贝尔奖金,以表彰在物理、化学、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做出伟大贡献的人士。少儿朋友,你知道他是如何走上安全炸药发明之路的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