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真研究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执政为民思想,对于我们党更好地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强化党的执政意识,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有效执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执政为民思想进行分析,总结如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执政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走民主监督之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2.
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是我们党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先进性、坚持执政为民的制度创新。要充分认识提高依法执政水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增强法制意识,自觉维护法律权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正确处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3.
网络时代,互联网成为人民群众意见表达的重要平台,党和政府服务群众的重要渠道。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已成为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改进工作作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面临的新课题。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就必须提高领导干部的网络执政能力,加强网络阵地和队伍建设,积极创新网上"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4.
<正>靠什么立党,为谁执政,始终是执政党建设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六条执政经验中的第四条经验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这就是我们党要长期执政,执好政“必然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表述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回答了靠什么立党,为谁执政。用“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回答了怎样才能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高校,如何进一步做到“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呢?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建设是其中的关键,由于党的治国理政活动均需纳入法制的轨道,因此加强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则更是关键的关键。加强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等目标理念的要求,而构建依法治权的法治模式,则是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没的法治要求落在实处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执政资源是党执政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政治资源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最重要的资源。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具有雄厚的政治资源。但是,任何资源都有可能减弱、甚至枯竭,党必须要珍惜、保护好执政的政治资源,并使之不断得到积累和拓展。党要时刻反映人民的呼声,体现人民的要求,通过自身的改革和完善,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实效取信于民,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相似文献   

7.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既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领导干部应该追求的人生目标。只有正确认识权力的性质与来源,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自觉接受监督,才能真正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相似文献   

8.
十四届四中全会就党的建设作出了重要决定。《决定》强调指出,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党必须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在加强党的领导方向,特别要进一步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全面提高现有领导干部素质.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决贯彻党的基本任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领导集体;抓紧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努力造就大批能够跨世纪担当重任的领导人才。《决定》的这些重要精神,对于党的建设工作的全局具有现实针对性和普遍指导意义,也完全切合中小学党建工…  相似文献   

9.
执政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一个基本范畴,是执政的理论前提。中国共产党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执政思想的基础上,其执政理念经历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发展历程。这些执政理念既一脉相承,又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科学、全面、深入地研究和总结毛泽东执政思想和实践,对于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大的启迪作用,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党的执政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毛泽东执政思想和实践,有两条紧密联系的思路、两个战略性的探索:一个政党不仅要有领导革命的合法性,而且在成为执政党后还要不断地取得执政的合法性,巩固执政地位。这个合法性就在于: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必须抓住人民这个根本,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坚持以实实在在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行动获得人民的长期支持、拥护、爱戴、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