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文化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没有和谐文化,就没有社会和谐的思想根基,也就不可能有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追求。1975年,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在法国里昂召开关于图书馆职能的科学研讨会,会上确认现代图书馆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  相似文献   

2.
守望社会良知——论大学的第四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造就公众心灵”的职能一方面来自大学内部的责任诉求,另一方面来自大学外部的共同愿景。相对于大学的“教学、科研、服务”职能来说,这是大学的第四职能。它包括大学自身的“社会良心”的定位和对社会的道德教化。大学“造就公众心灵”职能的主要途径就是批判。对于社会来说,大学的这种职能从来就没有缺失过,它一直是健全社会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自古以来就是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等职能。大数据冲击下,传统图书馆走入了网络信息时代,所以,面对新的发展契机,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如何定位直接制约着图书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游祎 《河南科技》2008,(6):16-17
<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高速发展的计算机网络、通信和多媒体技术将人类带入了信息社会,也将图书馆建设和发展引入了数字化时代。时代的变化使图书馆服务的理念、形式、内容及运行模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也形成了一些新的服务方式。当下,对这些新型服务方式的研究,不但可以使用户深入了解图书馆的发展变化情况,更有助于图书馆在面对新的技术手段和社会环境时采取具体措施以适应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5.
随着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图书情报资料的管理工作已逐渐趋向于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和网络化,图书馆已经从最初的文献收藏、文化遗产的保存以及满足人们的一定的文化需求为目标的模式,逐步发展到交流知识,组织和提供多种文献信息服务的专门化的业务工作部门。当代图书馆工作面临社会信息化的冲击,在它的诸多功能中,情报功能越来越为人们所瞩目,加强情报职能已成为强化其它社会职能的关键,最大限度地开发馆藏文献资源,高效率地传递情报信息,实现图书馆工作情报化,已成为图书馆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背景下探讨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具有重大意义。笔者分别从四个方面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的优势(S)、劣势(W)、机会(O)和威胁(T)进行了分析,指出高校图书馆在服务社会过程中应处理好服务校内师生与服务社会用户的关系、资源社会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基础服务与特定服务的关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美育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能,高校图书馆应利用自身优势,在美育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一美是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结果。爱美之心,早在人类的幼年时期就已存在,西安半坡人,把果核、兽骨用细绳串起来,挂在脖子上就是佐证。随着文明的发展,人们不仅喜爱美,而且还创造美,积累了丰厚的美学思想和美学知识。如今,美已经渗透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高校图书馆的美育职能,就是利用图书馆的馆藏,塑造大学生美丽的心灵与情操。《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艺术设计是工业化文明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的现代文化象征。设计文化带来的社会文化变化,说明了设计文化的无限创造性,以至推动着社会生产力进步,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文明形态。但是真正意义的艺术设计立场,只会在一个民主和平的文化环境中出现;封建专制只会扼杀学术探讨的自由,自然也会制约社会文明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正>当代图书馆是一个现代化的社会文化服务机构,开放性强,读者群体众多。相比较其他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的利用率更高,且由于高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群体是学生读者,他们尚未步入社会,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不够,人数多且借阅时间相对集中。加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生的创新教育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创造适宜的社会氛围 高校担负着培养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致力于学生的创新素质的培养,这是高校教育工作的天职。但仅有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可能因缺乏社会的广泛认同而形成不了“气候”,因此,社会给予具有创新素质的高校毕业生以用武之地,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使整个社会形成崇尚“创新”之风。 二、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人类社会就不能进步。传统的注重传授已有的文化科学知识,重点是继承人类已经创造出来的文明。这种传统教育,为学…  相似文献   

11.
周志恒 《河南科技》2007,(12):16-17
<正>图书馆是社会需求的产物,其职责是为社会提供服务。图书馆的社会价值是通过服务体现的。作为社会的重要信息资源基地、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的提供者,图书馆对信息化、网络化浪潮的冲击更为敏感,其服务模式也将随之发生深刻变革。一、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闽南文化拥有和谐架构及和谐内涵,和谐是闽南文化的重大特色。闽南文化的和谐特色源于自然的和谐本质,是历史生成的结果。闽南文化的和谐内涵丰富多彩,充满和谐。和谐的闽南文化为挽救当代人类堕落的自然命运具有重大的普世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社会和谐是在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坚强的政治保障、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条件及安定有序的社会保障条件的基础上实现的。追求和谐已成为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最大价值目标。然而,和谐并不是抽象的、空洞的,而是具体的、丰富的。简言之,可细化为:富民、发展、稳定、公平、民主、文明。这些目标在践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可与“和谐”这个最大的价值目标一起构成一个闭合的价值环:  相似文献   

14.
杨阳 《河南科技》2008,(6):18-19
<正>一、对高校图书馆馆员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1.现代图书馆任务和职能变化的需求。众所周知,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方式造成大量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和利用,甚至影响到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特别是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传统的资源共享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科技、文化等事业的发展需要。因此,随着信息技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各省、地区社会经济总体呈现快速、稳定的发展态势。地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科技、人才等方面依赖于大规模的高等教育,而地方高校图书馆是地方高校教学、科研的文献信息支撑单位,是高校的信息中心和文化传播的前沿阵地。因此,图书馆服务区域的作用不容忽视,地方高校图书馆加强区域服务能力的途径更值得探究。衡水学院是2004年经教育  相似文献   

16.
刘勤 《漳州师院学报》2005,19(4):138-140
本文介绍了学习型社会、高校图书馆及其馆藏建设之间的关系,接着着重阐述了怎样在学习型社会中进行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包括传统图书馆馆藏建设和数字图书馆馆藏建设.  相似文献   

17.
在"互联网+"时代,现代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大数据支持下,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建设模式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资源构建的重要性及功能,并提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模式改革的创新途径,包括加大网络开发力度,促进信息、文化资源共享等,以期充分发挥图书馆自身的职能,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推动图书馆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和谐校园文化对"育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在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时,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融合外来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9.
和谐图书馆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最根本体现是图书馆与读者的和谐相处。应努力提升图书管理人员的服务理念、文化素质以及导读手段,以提高图书馆导读质量,促进图书馆与读者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个职能也日益凸显,本文针对高校服务社会职能展开讨论,主要阐述如何在服务地方中提升高校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