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江三峡地区古石刻,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遗迹,与长江三峡水相亲相融、相依相生、相映成趣、相得益彰,为长江三峡水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具体表现为三峡地区古石刻与水相依,水因石刻而幽,凸现出三峡水文化的古老、悠远之品格;石刻与水相融,水因石刻而神,诠释着三峡水文化的神奇、深邃之品格;石刻与水相映,水因石刻而壮,浓缩了三峡水文化的宏博、包容之品格;石刻因水而生,水因石刻而傲,演绎着三峡水文化的沧桑、知性之品格。  相似文献   

2.
长江三峡地区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地域特色鲜明。三峡大学既定的办学特色之一是“三峡文化及旅游”。2003年8月,学校在湖北省三峡文化研究会会长陈少岚教授主持下,隆重推出《三峡文化研究丛书》第1辑共10种,由武汉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现刊发部分专家学者有关此丛书的笔谈如下。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旅游的蓬勃发展,旅游者的消费理念更加成熟和理性,旅游需求正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人文旅游方向发展。作为人文旅游重要组成部分的礼俗文化旅游不容忽视。本文以有着丰富的礼俗文化旅游资源的长江三峡为例,分析了三峡礼俗文化旅游资源及特点,探讨了三峡礼俗文化与三峡文化旅游的关系,提出了礼俗文化旅游今后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三峡文化是长江三峡地区重要的有待开发的旅游资源。车溪民俗风景区突出三峡民间农耕文化,实行旅游与文化一体化开发,不仅形成和保持了景区持续竞争力,而且还成为抢救和保护三峡民问文化的基地,实现景区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双赢”效益。以旅游与文化一体化原理为指导,归纳总结得出景区旅游文化开发理念及方法。  相似文献   

5.
水文化作为文化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当下讨论的热点话题。长江三峡水文化是中国水文化和三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结合有关三峡的纪录片影像,分析三峡水文化的传播内容,探讨水在三峡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从而了解三峡人对水的态度和信念。  相似文献   

6.
三峡石文化是三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峡石写下的历史,也是一部独立的三峡石文化史。三峡石文化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不少文人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但他们都是从各自研究领域所涉及的局部三峡石文化予以评价或关照,没有把三峡石文化作为整体来考查,对三峡石文化的概念也缺乏统一的界定。有必要从宏观的角度,把三峡石文化作为一个完整体系予以研究,对三峡石文化的概念予以新的界定,对三峡石文化的主要内容和演变历程予以梳理。  相似文献   

7.
构建长江三峡交通文化研究体系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围绕如何科学构建我国长江三峡交通文化研究体系的问题,一是三峡交通文化研究中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二是三峡交通文化的主要内容的问题作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后,在三峡区域建设了众多的桥梁,这些桥梁改变了三峡水陆交通的格局,也改变了整个三峡区域的发展进程。其中,葛洲坝和三峡工程相关的坝和桥的建设,是几千年"大禹治水"水利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截断长江的"坝桥"是撬动该区域发展的桥梁,甚至影响全国桥梁的建设。三峡区域尤其库区的桥梁既是三峡地区发展和走向未来之桥,又是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的标志,除了具有明显的桥梁文化外,更有浓郁的精神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9.
鄂西巴东地区古石刻作为见证三峡治水的特殊印痕,它是三峡水物质文化的另类表征;作为凝练传神的艺术形式,它是三峡水艺术文化的重要符号;作为古代峡江引人注目的水上航标,它是三峡水文化理念的生动演绎;作为古代长江两岸的人文景观,它是三峡水历史文化的高度浓缩。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三峡文化,必须先认识和把握其内涵,源远流长的三峡文化,其内涵博大精深,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山水文化、史前文化、民族文化、民生文化、军事文化、宗教文化、名人文化、民间文化、工程文化和移民文化。  相似文献   

11.
“三峡伦理文化”是受到三峡区域特定经济条件、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影响的,以三峡人为主体的,以三峡人伦为基础的,反映三峡人道德生活和价值取向的,以三峡人的道德规范为核心的伦理文化。三峡伦理文化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三峡文化研究的体系性,也在于区域伦理研究的紧迫性,更在于区域文明建设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三峡为巫文化的起源之地。巫文化的风俗主要表现在巫教、巫术、避邪、崇拜等方面;巫歌、巫舞、巫戏等方面体现了巫文化的艺术特点,另有巫书、巫画、巫医等巫文化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三峡文化是荆楚文化与巴人文化相互碰撞、融合,并在三峡地带土著居民原始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多元的、具有自己个性特色的独特的文化形态。从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角度看,荆楚文化与三峡文化的开发具有突出的价值,值得深入研究,着力进行。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在古代巴、楚两个民族交错杂居的长江三峡地区,不宜用“巴楚文化、来作为这一地区的地域文化名称。因巴文化和楚文化各有特点,虽有一些相互影响或部分融合现象,但尚不构成一种新的文化,故仍不宜随意命名。同时,对“三峡地区是楚文化的摇篮”的提法,也认为不 妥。对有的学者还用“巴楚文化”这一词汇来涵盖从古到今的地域文化,更觉不宜。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三峡工程所在地、长江经济带和西部共同的重要增长极、“三峡经济区”的重要支撑点三项得天独厚的条件决定了宜昌“世界水电旅游城”的战略定位,最能代表世界水电旅游城文化基础的主要是四大系列文化品牌:“世界之最”的水电文化品牌;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品牌;绚丽多彩的群众文化品牌。其中,水电文化品牌是主导品牌。  相似文献   

16.
《大巫山文化》是重庆三峡学院三峡文化研究所任桂园先生在研究长江三峡文化的基础上撰写的一部地域文化研究专著,全书共25.5万字,目前已作为重庆市新闻出版局重点书目由重庆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17.
值此“重庆市三峡文化研究会”、“重庆市三峡移民与经济发展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在万州隆重召开之际,我谨致以热烈的祝贺。祝愿两会在促进长江三峡文化研究及三峡移民与经济发展研究向纵深发展,为推动三峡地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事业,取得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三峡学"刍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论述了长江三峡学建立的意义,探讨了这门新兴学科的研究对象、学科内容与科学特性,说明了三峡文化与三峡学的研究关系.对长江三峡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长江三峡学是一门研究长江三峡地区自然环境、人文现象的地域特征及时空演变规律的学科,它具有综合性与系统性、时空性和预测性等学科特征.三峡学是三峡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二者在概念上有着严格区别,但在研究上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长江三峡的研究,建立"长江三峡学"既是一种学术上的整合与提升,更是一个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9.
名人文化与旅游的关系十分密切。崇拜名人及文化审美是旅游者高层次重要的心理需求。三峡名人文化旅游资源既丰富多彩,又品位极高,旅游价值很大,非常值得深入挖掘和广泛开发利用。文章分析了名人文化与旅游的关系,论述了三峡名人文化的特点,提出了三峡名人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关于长江三峡的地域文化书写,是聂华苓小说创作的一大特色.长篇小说<失去的金铃子>,就是她书写三峡的代表作.这部作品对三峡风景、民间风俗和抗战时期三峡地区的社会人生展开了多维描写,对特定时代的三峡文化尤其是三峡乡民的精神状态进行了深度透视,不仅使她的小说具有了丰厚的地域文化内蕴和鲜明的时代色彩,而且在台湾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中摇曳着独特的艺术风姿,显现了这位著名海外华文作家深深的故土情结和民族情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