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基于可配置模板的产品设计知识多维度表达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产品设计知识多维度分类体系中的知识表达问题,研究了可配置模板的构建技术,实现了基于可配置模板的产品设计知识多维度表达. 首先,在考虑设计知识动态演化特性的前提下,给出了可配置模板的定义,然后建立了包括模板构建流程、模板实例化在内的可配置知识模板构建方法. 通过支持自定义的树结构,构建了设计知识多维度视图模型. 多维度视图模型通过引用模板,使得根据不同模板实例化的知识关联到对应的视图节点之下,实现了产品设计知识的多维度表达. 基于该方法开发的软件系统在航天、船舶等企业进行了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复杂产品系统的多视图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出了复杂产品系统的一种多视图模型,该多视图模型是由构成产品的可制造物理实体的递阶结构视图、系统动态特性结构视图和系统功能特性视图组成.动态特性视图模型采用封装的形式,描述了系统的动态特性并且支持系统的动态仿真;功能视图表达了系统分功能之间相互关系,并能够很好地描述物理制造实体实现其功能的基本原理,它是实现计算机智能设计和辅助概念设计和物理设计的基础.该集成视图能够说明并行工程环境下的产品设计.  相似文献   

3.
复杂产品多学科设计优化的视图建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复杂产品学科分划困难以及多学科设计建模中存在的视图一致性问题,提出了以主模型为导向、多学科并行建模的技术路线。介绍了产品的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论证了设计对象功能行为的不同表达是多学科视图模型形成的基础;讨论了多学科视图模型之间协调一致的保证体系。将该方法应用于汽车车身的多学科设计优化,真正实现了设计信息的共享和动态交互,有效改进了产品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4.
复杂产品开发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工作.研究了复杂产品设计知识产生和应用特征,建立了基于本体的复杂产品设计知识脉络统一表示,包括设计知识、设计过程、产品、人等表示,研究开发了产品设计知识应用开发工具,实现设计知识概念定义、产品设计过程定义、产品结构定义以及知识应用等功能.以滑膜摊铺机产品设计知识应用开发为例,实现产品设计过程、产品结构、关键词搜索等产品设计知识的快速导航获取,实现知识的管理和知识的传承,支持企业实施基于知识的精益产品创新开发.  相似文献   

5.
针对多学科协同产品设计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3D格式共享模型的协同过程交互控制技术.分析了基于共享模型视图的多学科协同设计模式,建立了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消息驱动的协同过程产品模型共享环境,给出了双令牌的基于设计优先权和排序时间的共享模型互操作方法,完成了设计消息的XML封装、交换与共享.在基于Web的分布式、异构环境下完成了原型系统开发.该方法为协同产品设计过程提供了一个分布式的、应用模型共享的工作空间.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产品设计过程以及设计过程管理模型的组成、关系和功能;阐述了任务管理的概念和内容;结合实际,在对任务管理模型的要求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建立了DL-PDM系统中设计过程的任务模型,并实现了任务管理对设计过程的动态控制。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质量驱动产品设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首次提出了基于全生命周期质量驱动产品设计系统的概念 ,以全生命周期设计过程和质量保证工具为研究主线 ,建立了智能支持的全生命周期质量驱动产品设计系统的集成模型 ,开发了原型系统。本文着重论述了集成模型及其实现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地支持虚拟企业的经营生产,需要新的途径来集成产品设计、工艺过程设计和制造.在考虑潜在制造合作伙伴能力的情况下,提供产品设计、工艺过程设计和生产计划的基础模型;开发优化的处理程序来解决决策问题;利用Internet技术实现虚拟企业的信息集成和通讯.  相似文献   

9.
基于本体的设计知识建模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研究知识建模问题,以支持设计知识的管理和重用.分析了设计知识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设计知识管理框架,该框架包括3部分:多种知识源设计知识获取、知识建模和设计知识检索;研究了基于本体的设计知识建模方法,包括设计知识本体的定义、基于本体的设计知识库建立、多视图设计知识检索等;讨论了基于本体的设计知识建模的优点.最后以前述研究成果为基础,开发了产品设计知识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10.
基于工厂管理的多Agent协同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制造业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产品的协同设计、知识的规范管理、资源的合理利用、设计过程的标准化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工厂管理的多Agent协同模型。该模型通过用户Agent与外界环境交互,经过管理Agent进行任务调度,然后由相应的Agent完成任务,最后由知识管理Agent与数据库交互,实现知识的查询或更新。通过多Agent的相互协作,实现了信息的智能交换,知识的自动累积、更新,从而实现智能设计、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在供应链协同产品开发模式下,企业对参与产品设计与创新的供应商管理问题,在对有关协同设计过程与供应商管理活动及相关内容研究35篇文献进行深入归纳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协同产品开发供应商管理3层模型,围绕长期战略管理、产品开发项目及产品设计任务3个层面分析了协同产品开发供应商管理活动及内容,并结合协同产品开发过程建立了供应商参与协同产品开发的总体管理活动模型,重点研究了协同设计供应商评价选择与绩效考核方法,同时结合某钢厂供应商参与成套设备协同设计的案例对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协同设计动约束求解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协同思想应用到产品开发过程中,由多功能小组共同参与,对设计任务进行有效的任务关联和分解,分析产品的信息流确定子任务之间的关系,通过约束网络图描述各子设计任务间的联系,为了对耦合关系的设计任务进行有效求解,提出了一种基于动约束的约束求解策略,并对协同设计过程中的约束进行有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采用知识地图理论对品牌服装协同设计中的知识管理进行分析,得出流行趋势知识在品牌服装协同设计知识中居前导地位,是推动服装产品研发的主要动因.提出一种以基于流行趋势知识协同优化及模块化协同设计的品牌服装协同设计模型.研究结果对品牌服装企业构建快速、高效的协同产品研发模式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针对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过程中数据管理、信息共享和协同设计等问题,开发了一个交互式、分布式且面向产品设计流程的信息管理平台.根据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流程,将数字化设计信息分为设计分析型数据、图形数据和管理型数据,利用工程数据库来进行信息管理,结合网络技术开发出了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信息管理平台.该平台在某型产品的设计应用中表明,它能实现信息在Web上的交换与共享,满足设计人员协同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复杂产品系统研制过程中供应商之间协同设计制造复杂性高,风险通过供应商间的协作关系相互作用和传导。面向复杂产品系统,构建供应商层次网络,考虑供应商风险累积与风险应对及时性的交互影响,通过引入通信领域网络演算理论,基于积压和时延性能指标刻画风险的特征,将不确定的供应商风险量化问题转化为最坏边界求值问题,实现风险的确界度量。以航空复杂产品系统为例对模型进行验证,可以辨识供应商在协同研制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风险,为复杂产品系统供应商风险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网络的协同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实现基于网络的协同产品开发是当前计算机协同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论文提出协同的产品开发模式是分阶段的产品信息共享和协同决策过程。支持协同设计的基本使能技术包括 :产品数据共享 ;跨异构平台的数据互操作与信息资源的动态调配技术 ;多用户决策的协调与优化技术。提出了基于网络的协同产品开发实现过程 :建立分阶段的产品信息模型 ;在网上提供封装的产品模块 ;远程访问和调用 ;共享协同设计过程 ;产品的整体优化和协同决策。利用CORBA和 Java技术支持产品数据共享和协同优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刘骁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7(8):1642-1646
协同设计是一个跨地域、跨时间、跨学科的多功能小组协同产品开发工作的模式,支持协同设计的工作流模型可以为现代产品开发提供强大而有序的工作流管理机制。研究了协同产品开发对工作流模型需求后,提出了一种支持各种粒度产品开发活动的工作流元模型,并进一步提出适应该模型的、基于对象关系的组织模型和资源模型。基于该模型,开发了工作流建模工具的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18.
概念设计作为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实现协同设计有必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由于在多数概念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对原有设计事例的修正,因此如何管理和利用原有设计事例,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基于事例的推理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支持协同设计的产品概念设计事例管理的系统框架,并讨论了其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9.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 is a complex process. Collaboration is necessary to this process to support multi-function teams' participation in this process at the same time. Effective task decomposition is the prerequisite of collaborative design and constraint network was used to expres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design participants. In order to make the coupling collaborative design go smoothly, a constraint satisfaction model based on dynamic constraint is put forward. An integrated-based conflict resolution model is advanced to resolve the complex conflict during the process of collaborative design.  相似文献   

20.
In order to intensify market competition,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must improve their product innovation capability.It is difficult to integrate the system modeling,simulation and collaborative process management in complex product development.A collaborative platform for complex product development based on multi-domain unified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The architecture of the platform is firstly stated.The idea and realization of three key technologies,i.e.multi-domain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for complex product,knowledge management for product design and simulation,multi-domain collaborative mechanism,are emphasized.Finally,an industry case is given.The demonstration of the system shows that integration architecture is the effective infrastructure for multi-domain collaborative product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