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5年10月22日东京时间下午一点,我们护送中国朱鹮“华华”乘飞机飞抵成田机场.机场上欢迎珍禽朱鹮的人可真不少,除了日本环境厅官员和上野动物园的同行以外,还有电台、电视台和各家报刊的记者.我们护送华华刚一走下飞机,照相  相似文献   

2.
编者的话     
(一) 《科技导报》复刊以来,受到了各方面的热切关注和引起了海内外的强烈反响。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以及《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北京日报》、《文化报》、《北京晚报》、《大公报》等各家报刊相继发表新闻、介绍《科技导报》和转载文章,《瞭望》杂志社和中央电视台还对中国科技导报社副社长柴泽民、钱止庵等以及美国科技导报社通讯编辑钱致榕教授、聂华桐教授等作了专访报道。  相似文献   

3.
WPIG电台是加利福尼亚洲一个小社区的调频电台。一项调查表示,WPIG电台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因特网电台之一。这家电台广播时间的任何一个时段都有至少四万人收听,另外还有八万人通过因特网现场下载它的广播节目。BSR-MEDIA公司专门帮助传统的广播电台扩大因特网业务。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邦迪说,因特网上每个月都出现一百到一百二十家新的广播电台。现在已经有三千多家电台在因特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提高。全面提高生活质量成了时下的热门话题。向来不登大雅之堂的夫妻生活也成了不少人关心的热点。这是生活态度趋向文明、科学化生活得到重视的好现象。近年来在报刊、电视台、电台的报道及广告中大肆宣扬  相似文献   

5.
路怀中 《科技潮》2007,(1):64-65
张大林,1963年2月出生,祖籍山东省潍坊市,现居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修毕业。作者现任北京神州荣华书画院副院长,中国教育电视台花鸟画讲座、客座教授,中国花鸟画研究会理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授。作者自幼酷爱绘画,8岁习画,从事中国画研究20余年,擅长写意花鸟、山水、人物,尤长四君子、葡萄和大鸡,其画风自成一格,既有传统笔墨功底,又有质朴生活感情,富有哲思灵气,充满力量与生命。作品多次在国内外报刊发表,在多项大展中获奖,被权威单位和知名人士所收藏,并录选《中国当代书画选集》《、世界书画家大辞典选集》《、中国青年书画家艺术辞典选集》《、世界书画家大辞典选集》《、中国书画家简明辞典选集》《、国际篆刻大观选集》等十余部辞书。1997年被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世界书画家艺术协会等十余家权威单位联合授予“当代书画艺术名人”荣誉称号,并颁发证书,个人著有《张大林花鸟画画集》《、张大林花鸟画小品集》等书籍《,中国书画报》《、大众日报》、《人民日报》《、艺术中国报》等报刊曾多次刊登其作品。中央电视台《、荣宝斋》杂志、《中国美术》杂志、《收藏家》杂志、《传统与现代》杂志等都对他作过报道。  相似文献   

6.
报刊广告、电视广告、电台广告、户外广告市场一向竞争激烈,现在网络广告也加入了这一行列,因特网正以独特的魅力改变着广告业的整体面貌和互动形态。Banner是网络广告的一种,与其他广告形式相比,优势明显,它不仅目标准确度惊人,而且互动效果显著。互动性、个性化和契合度这三个要素是衡量Banner好坏的主要标尺。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人民日报》在有关中国内外政策导向报道方面发挥着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作用。就《人民日报》的涉外报道而言,其非常紧密地体现着报道时段中国国家利益的指向。1990年代初期的海湾战争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均对世界和地区局势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人民日报》对这两场战争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报道。因为两场战争发生时中国国际处境和对外利益诉求相差很大,所以《人民日报》的报道重点也是有明显不同。通过对比分析《人民日报》对两场战争的报道倾向,可以清晰地看到各个时期中国国家利益的不同诉求。  相似文献   

8.
关键词     
《上海信息化》2008,(8):83-85
反腐倡廉 中共中央近日颁布《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规划提出,要加大反腐倡廉宣传力度。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和重点新闻网站、政府网站继续办好反腐倡廉专栏、专题节目。完善反腐倡廉新闻发布制度。严格执行反腐倡廉新闻宣传纪律。  相似文献   

9.
杨耕,1956年生。安徽合肥人。198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教育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杨耕教授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求是》《唯物论研究》(日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先后出版专著12部,其中,代表作为《为马克思辩护: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解读》《危机中的重建:关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现代阐释》《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  相似文献   

10.
提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科普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了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综合运用各级各类载体率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普及工作,发挥报纸、书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站等各类载体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促进形成整个社会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提升中国公民的传统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1.
《科技潮》1998,(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科技意识在不断增强,生活中的科技含量也在逐渐提高。特别是在近年来,国人的一日三餐由温饱型转向营养型后,人们追求的是健康、科学的饮食方式。于是为适应新的形势,各种各样的生活类科普报刊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其他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大众媒体也纷纷推出了科普专版与生活科学类专栏,直接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指导生活促进科技的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  相似文献   

12.
国际互联网(Internet)已成为各国报刊、电台和电视台报道的热点,但一些宣传报道给人许多似是而非的错误概念。最近,美国两位作者在国际互联网上撰文,认为目前对国际互联网的报道存在十大误区。有关网络用户人数。实际上,对国际互联网用户的确切人数进行“统计”几乎是不可能的。截至1996年  相似文献   

13.
夏衍的编辑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衍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他不但是杰出的革命家、社会活动家和电影艺术家,而且是"杰出的记者,在中国进步报刊史上的地位,可以与邹韬奋、范长江、胡愈之等人并列"。他在编辑《救亡日报》、《华商报》、《新华日报》、《建国日报》以及《消息》半月刊等报刊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他12年卓有成效的报刊活动中,体现了其鲜明的编辑风格。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三农"问题的梳理,选取十七届三中全会前后《人民日报》的148篇报道,对《人民日报》三农问题的议题设置进行了研究,通过定量分析,对《人民日报》的议题设置、报道范围、报道力度进行了研究,指出了《人民日报》媒介议程设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张桂兰 《韶关学院学报》2005,26(10):125-128
《万国公报》是清朝末年“西学东渐”的产物。它对以康有为、粱启超等为代表的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曾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万国公报》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教会新报》时期、《万国公报》周刊时期和《万国公报》月刊时期。分析《万国公报》的历史演变,可以了解中国近代报刊,特别是来华传教士所创办报刊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6.
张军 《科技信息》2011,(11):411-411
当前,民生新闻成为各级电视台主打新闻栏目。从央视的《新闻社区》到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从吉林电视台《守望都市》的到海南电视台《直播海南》,以及山东电视台的《女生新闻组》、重庆电视台《天天3601等等,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推出自己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电视新闻界少有的热闹景象,因此有些学者把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称为“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三次革命”。  相似文献   

17.
《中国日报》(1900—1913)是中国社会发展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的产物,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在中国报刊的发展历史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中,《中国日报》发挥了指导革命斗争、进行爱国宣传、抨击保皇思想、改革报刊形式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凌渡是《广西文学》的散文编辑,也是我区致力于散文创作、较有影响的壮族中年作家。凌渡的散文,把读者领进了异常广阔的艺术天地,使人觉得好象亲身到了壮乡侗寨、瑶山苗岭,饱赏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旖旎风光,领略了各族人民的奇特风俗,看到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画。近年来,凌渡在《人民日报·战地》增刊、《散文》、《解放军文艺》、《民族文学》、《广西文学》、《广西日报》等区内外报刊发表了不少散文,最近编就散文集《故乡的坡歌》,今年四月由漓江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9.
大事日志     
二月十六日至二十八日中国·中外关系十九日我外交部发表声明,强烈抗议美国飞机十八日袭击中国驻丰沙里总领事馆;指出美机第三次袭击我驻老挝的外交代表机构,是它和它的追随者又一次对中国人民的直接挑衅。二十日《人民日报》发表观察家文章:《驳邦迪》。二十二日《人民日报》就古巴总理卡断特罗二月六日的反华声明发表编者按语;同时刊登该声明的全文。  相似文献   

20.
因特网作为信息时代的载体,已渗透到我们社会的各个方面。在我国外语教学中,因特网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手段已获得了初步发展和成功运行。本文分析了报刊选读课教学的现状,探讨了因行网网络辅助教学的应用,同时也指出了因特网在报刊选读课辅助教学中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