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是我国社会生活中被关注的焦点之一,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都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但在再就业的工作中,出现了显性再就业"冷场"的怪现象。本文从心理层面对这种心理现象进行归因分析,然后提出相应的消除这种现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张颖 《科技咨询导报》2008,(14):157-157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关系着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3.
王维平 《科技信息》2008,(3):474-475
过渡语是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所拥有的一种独特的语言体系 ,是学习者对接触到的语言材料通过归纳与推理建立的既有别于母语,又有别于目的语的语言体系.对过渡语错误的研究很多,本文从表达错误的角度进行归类、对比,进而找到过渡语表达错误的根本原因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张海国  李斌 《科技信息》2010,(6):200-201
本文通过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危害的认识,分析其原因主要有:生理遗传原因、心理原因、家庭原因、社会原因等,运用心理学和伦理学等理论方法,对儿童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进行教育和矫治,注重培养儿童青少年自主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5.
社会性"弱势群体"处境与再就业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性“弱势群体”应改变观念,发奋图强,刻苦钻研,学到谋生的本领。国家要在就业政策上向弱势群体倾斜,创造就业机会,将沉重的人口负担变成宝贵的人力资源。关心弱势群体的生活和帮助弱势群体再就业,关系到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改革能否顺利地朝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6.
人们参与某项活动本来是出于自己的兴趣或责任,而这项活动受到奖励时,人们就会逐渐认为,自己参与这项活动必然得到奖励,一旦这种外加的奖励取消,人们对这种活动的兴趣便会下降,从而减少乃至停止参与这项活动,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过度理由效应”。过度理由效应的产生会使教师高尚自觉的行为降低为以获得奖励为目的,会让教师产生盲目服从的心理而阻碍创造精神的发挥,制约着教师健康积极兴趣的培养,制约着教师创造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7.
运用开放式问题对90名中专学生的成就归因倾向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被试者的学业成就归因倾向从总体上看是积极的,努力被看作是获取成功的重要因素;能力归因显示部分被试者缺乏自信心,自卑感较强;运气归因的高比例显示不少被试者存在学习态度问题;被试者进行内部归因的人次多于进行外部归因的人次。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自我意识养成不仅仅是大学生完成其学业的重要基础,更是大学生通过大学完成其社会化的重要基础。正确的自我意识的养成需要有正确的理论和方法。在大学生自我意识养成过程中合理运用归因理论,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9.
黄晓茜 《科技信息》2010,(21):286-287
本文发现再就业政策的安排对失业者再就业选择的影响是很不确定的。社会救助制度和其救助标准、规则对再就业选择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其影响并不显著。在倾向于做积极的再就业求职者的同时,失业者也希望得到社会救助,而且其低水平广覆盖的模式,也使得失业者的就业选择并不是非此即彼的。  相似文献   

10.
关于退役运动员再就业保障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制度层面来看,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导致退役运动员就业难的深层次矛盾。基于以上认识,本研究认为:贯彻有助于运动员“终身发展”的理念,推进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的渐进式改革;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完善退役运动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正确认识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社会扶助性,建立健全退役运动员再就业保障的法制体系等是今后建立健全退役运动员再就业保障制度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土地问题归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土地问题十分严峻,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首次把我国的土地问题区分为原生土地问题、次生土地问题和社会土地问题三大类,并详细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及其对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负面影响.在其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我国土地问题的四项宏观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就我国目前失业的现状、成因及对就业应采取的基本对策作了简要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孔祥涛 《科技信息》2010,(8):I0085-I0085
归因理论是维纳创建的从内部分析学习者学习成败归因的理论。归因理论注重学习者的内心感受,认为积极的归因方式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进而促进其语言学习,不同的归因方式可以使个体对未来结果产生不同的期望值。正确的运用归因理论指导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成果,获得曼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14.
李岩梅 《科技信息》2011,(7):I0194-I0195
后进生的学习不良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消极归因造成的,长期的消极归因也有碍学生的人格发展。了解学生的归因模式,有助于教师对后进生学业不良有的放矢的开展转化工作,对帮助后进生对自身学业的积极归因,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热情、体验成功并进而良性循环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我国实行国有企业改革制度是实现国有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下岗职工的出现是企业改革的必然现象,如何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已成为当今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从制约下岗职工再就业因素中的个体角度进行分析,帮助下岗职工克服自我意识束缚,及早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成败归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自编的量表对成败归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的成败归因包括6个因素,它们是神灵命运、机遇运气、报应、能力努力、他助、难易程度;按照"宿命-现实”这个维度,这6个因素可以很明显地分成宿命因素和现实因素;中国人在进行成败归因的时候更多地归因于能力努力等现实因素.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在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落实就业政策和打造劳务品牌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重重困难。因此应根据吉林省的具体情况,借鉴其他省份的经验,从普及就业教育、以创业带动就业、增强就业培训的时效性、为失地农民提供法律援助、推进劳务输出、建立失地农民失业保险体系等方面,多途径多渠道地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  相似文献   

18.
厘清德育实效性的涵义是把握德育实效评估尺度的前提和基础。德育实效性评估中的“合需要性”与“合目标性”两个尺度统一于人的本质规定性。从方法手段、目标内容、理念等层面对德育低效作出归因,发现正是由于未充分认识德育对象的主体性存在与德育系统的运行目标之间的深层同一关系,而未能揭示问题实质。  相似文献   

19.
网络高等教育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其迅速发展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学习需要,接受网络高等教育的人数也逐年攀升,但发展的背后却面临诸多问题,本文旨在对这种新兴教育产业产生的困境进行归因分析。  相似文献   

20.
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部分职工下岗待业便成为一种必然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将对社会稳定和深化国企改革造成不良影响。为此,构建再就业工程,意义非常重大。该文对职工下岗的原因、再就业工程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较深入地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