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张晓晶  李雪梅  黄丽  裴春梅 《科技信息》2009,(32):I0250-I0251
互动电视(ITV或INTERACTIVE)又称“交互式电视”,它将广播电视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三者完美结合起来,实现了边看电视边上网这种非常理想的状态。它通过传递大量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与全球交流的互动的特点,带来了一场在电视发展史上的革命性的变革。文章从不同方面详细的介绍了互动电视的概念及主要功能,对比了数字互动电视和计算机的各自特点,着重分析了我国互动电视的应用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刘田子 《世界博览》2012,(22):60-61
知名主持人的性侵犯丑闻,让民众对BBC的信任度从2/3转为1/3。 BBC(英国广播公司)这次麻烦大了。 10月初,英国独立电视台(ITV)播放了一部纪录片《萨维尔的另一面》.揭露BBC已故著名主持人萨维尔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对多名女JI生的性侵犯行为,其中包括未成年女性。英国社会各界一时轰动,对BBC更是一边倒的口诛笔伐。  相似文献   

3.
《上海信息化》2012,(1):86-87
我国首个智能电视支付系统平台在上海发布。今后、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完成水电煤费缴付、电视购物、手机充值等业务。中国银联、康佳集团、东方传媒集团在上海联合发布基于智能电视终端的在线支付系统和应用服务,将电视机“变身”为一个便捷的居家支付平台。只要按动遥控器进入相关界面,视频付费点播、手机充值、水电煤费缴付、电视商场、信用卡还款、余额查询等功能一目了然,与系统配套的还有专用的加密机制,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彩电业进入云时代仅仅三个月后,云电视的行业标准就紧跟着出炉,这一举措立刻引起全球行业的关注。近日,北京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有限公司、TCL,凤凰网等20家权威机构和媒体联合发布全球首个《云电视行业推荐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从系统、平台、硬件、转件、应用、交互、服务、产业链等多个角度,对云电视做了全面界定。由于行业推荐标准的新鲜出炉,云电视在市场上已初露锋芒。  相似文献   

5.
平板电视与CRT电视显示器的性能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CRT电视、等离子电视、液晶电视成像原理,对三种电视在图像质量、响应时间、对比度、亮度、可视角度、能耗环保等方面的表现进行了性能评价。  相似文献   

6.
林增 《科技资讯》2009,(6):19-19
电视技术数字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电视的数字化,包含电视节目的采集、处理、编辑、存储,展示等等环节,其中非线性编辑作为重要一环,直接影响着节目的包装效果和可视性。本文在此就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海口召开的创维集团1999年新品展示会上,一些电视既有全部普通电视功能又有以前没见过的功能,电视居然可上互联网,可接收图文信息,可玩电脑游戏,可叫孩子离电视远点,还能当保安,真是叫人开了眼界c智能电视智能电视是一种能发出警告、提示、说明、祝贺声音的电视。好象您在家里看电视,孩子总喜欢往电视前边凑,大人总说他还不一定听,智能电视没等孩子走得太近时,即发出警告“太近了,快走开”,若不走开就会又发出警告声“再不走开,我就关机”,接着电视就处于待机状态,这下给孩子的印象可比大人说:“离电视机别太近,不然会…  相似文献   

8.
王楠 《奇闻怪事》2011,(9):46-60,24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消费已成为生活的必须,中国社会已经呈现出“消费社会”的发展特征,深受消费文化的影响。电视媒介在消费社会的背景下,在传播立场、内容、对受众的影响上都发生转变,与消费社会共谋,深刻影响着大众的生活。本文以消费、消费社会、消费文化、消费主义、符号学等理论为指导,采用内容分析法、个案研究法、文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消费社会背景下的电视媒介传播进行现状分析,揭示出消费社会与电视媒介是^何共谋的。进而从电视媒介传播内容、对受众价值观的影响及电视媒介作为传者的偏向3个方面分析二者共谋带来的消极影响:视觉表达肤浅、内容表达趋同、意义表达虚无;对受众价值观产生了自我实现功利化、对幸福的追求物质化、人性结构单一化的影响;电视媒介作为传者传播注重电视的商品主导、受众主导、技术主导。  相似文献   

9.
从转播权的属性、转播权转让方式、转播权收入的分配、转播权的竞争等方面,对国内外体育比赛电视转播权问题进行探讨。认为电视转播权价格将呈上升趋势,电视机构争夺转播权和有关各方在转播权收入分配上的竞争将愈演愈烈,同时指出我国体育比赛电视转播权有偿转让必须朝法制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浅谈电视媒体对未成年人社会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电视媒体既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影响。但从未成年受众的接受特点、电视媒体的社会功能和意义以及重视和保护未成年人的权利等方面来看,只要合理利用,电视媒体是可以成为未成年人学习生活、发展认知、完善人格的有效工具的,其积极意义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1.
对体育电视教材编制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了体育电视教材的编制问题。文章通过对一般体育电视教材与高质量体育电视教材的对比分析,对高质量体育电视教材的基本特征、内容设计及编制原则、规律等作了初步探讨和归纳,为体育电视教材编制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王楠 《奇闻怪事》2011,(10):39-45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消费已成为生活的必须,中国社会已经呈现出“消费社会”的发展特征,深受消费文化的影响。电视媒介在消费社会的背景下,在传播立场、内容、对受众的影响上都发生转变,与消费社会共谋,深刻影响着大众的生活。本文以消费、消费社会、消费文化、消费主义、符号学等理论为指导,采用内容分析法、个案研究法、文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消费社会背景下的电视媒介传播进行现状分析,揭示出消费社会与电视媒介是如何共谋的。进而从电视媒介传播内容、对受众价值观的影响及电视媒介作为传者的偏向三个方面分析二者共谋带来的消极影响:视觉表达肤浅、内容表达趋同、意义表达虚无;对受众价值观产生了自我实现功利化、对幸福的追求物质化、人性结构单一化的影响;电视媒介作为传者传播注重电视的商品主导、受众主导、技术主导。笔者最后针对不良影响从电视媒介传播内容、对受众影响、对传者的要求三个方面提出了积极对策。希望本文能够对消费社会中电视媒介的良性发展带来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13.
音乐电视(MTV)这种独具特色的综合艺术形式,在中国迅速发展,已成为各家电视台重要的音乐节目之一。音乐电视作品被大众所喜爱,接受,传唱,产生一定的影响,从音乐电视的产生,音乐电视作品的创作,音乐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特殊作用等方面,对音乐电视传播中的求新,求变及时尚性特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浅谈非线性编辑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中 《科技信息》2009,(3):51-51
面对激烈竞争的电视市场,电视产业如何发展,电视节目质量如何提高,摆在了电视人面前,这其中非线性编辑技术因其具有高效、灵活、和网络化操作等特点,已成为电视编辑的一种重要手段,大大提高了电视节目的可视性与艺术性。本文将比较非线性编辑的优势和特点,以及在广泛的应用还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陈治光 《科技潮》2003,(5):18-21
目前,彩电市场的多元化日趋明显,在传统的显像管彩电、背投彩电和高端的液晶显示电视之外,等离子电视的大屏幕、清晰影像以及美观轻便的外型等特点越来越受到高端市场瞩目。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在今年年初曾预言2003年为“等离子元年”。也就是说,从今年开始,等离子电视的销量将成几何级增长。销量的大幅提高,是需要以降低售价为条件的,据业内人士称,在三五年内。等离子电视还可降到现价的1/3,那么。你做好拥有一台等离子电视的思想准备了吗?  相似文献   

16.
大众热衷参与电视,他们希望感觉到权力的挽回,或对权力的分享。电视已被赋予充分的话语权,但仍表现出自身的困惑和急躁。音乐电视、电视谈话艺目、电视广告等都依据于电视对大众时间的支配,来实施其话语权,对其认识同样具有复杂性。电视权力的面目反映着一个时代与社会的状态,其模糊意味着非没有更广阔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ITV点播的实际需求出发分析了如何采取有效的调度算法来对用户请求、中心的资源进行调度管理,提出并设计了基于动态优先级调整的组处理算法的调度策略,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系统资源利用率和用户请求相应成功率以及系统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8.
潘锋 《甘肃科技》2004,20(7):92-92,96
当移动电话、移动电脑、移动硬盘等等电子化移动终端早已移进我们工作。融入我们生活的时候,在我们这个一直以“电视”为最佳家庭娱乐方式的国度,“移动电视”也就成了下一个被人们所热切关注的“移动终端”。移动电视即是通过无线数字信号发射,地面数字设备接收的方法进行数字节目的播放,它主要针对公交、地铁、城铁、出租等交通工具上的移动人流。移动电视已被学术界和媒体界称为区别于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第五大媒体”,移动电视的出现可以称得上是电视发展中一次“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9.
电视纪录片在目前电视银屏上,已呈兴旺、繁荣之势。创作者们以一种审美的视角和理性的目光观察生活。电视纪录片的艺术水准日臻提升并走向成熟。社会的新变革、文化的新格局,决定了当前电视文化的审美趋势,而最能体现电视纪实美学思想的是电视纪录片。优秀的电视纪录片以真实自然、贴近生活、没有说教的纪实手法,使观众在观赏当中感到一种主观诠释客观,朴素反映本质的关即纪实美。  相似文献   

20.
陈梅  刘加勤 《科技信息》2009,(16):133-134
随着电视媒体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它无孔不入地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深刻影响着我们和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电视机旁的生活已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甚至越来越多的婴儿,从零岁起就开始接受电视的教育,并伴随着电视成长。电视已成为影响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并直接影响着儿童的社会认知、行为方式、性别角色和道德发展等。本文以电视媒体对儿童发展的积极效应、负面影响为出发点,进而探讨发挥电视媒体优势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有效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