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针对无人机集群基于信息网络的协同作战能力评估问题,采用衡量信息不确定性程度的信息熵对网络的节点能力和作战边的权值进行量化,构建信息流转动态评估网络。首先通过节点度受限最短路算法找出该网络可能的并行作战环,分串行、并行和混合3种模式的计算法算出评估网络最小能力熵,实现无人机集群协同作战行动量化评估;然后通过对无人机集群海上封控作战行动进行能力评估,验证该评估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基于最大效能原则,给出无人机集群协同策略和作战使用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神经网络的函数逼近能力及其容错性,提出了一种神经网络容错控制策略;首先利用系统重构的方法设计控制系统在各种故障情况下的控制律,然后采用一个神经网络来学习这些控制律的特性,学习结果后,将该神经网络作为控制器对系统实验控制,对一个具体的线性控制在传感器故障情况下的神经网络控制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控制器能够代替系统原有的控制器,而且在系统发生未知故障时,同样具有容错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柔性机械臂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柔性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剧烈振动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径向基(RBF)神经网络辨识的柔性机械臂抑振控制策略,通过减弱机械臂转角波动的方式间接抑制振动。首先,根据拉格朗日原理和假设模态法建立柔性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其中的不确定项由模态坐标和转角耦合的非线性项构成;其次,在控制律的设计中采用RBF神经网络对动力学模型的不确定项进行辨识补偿,从而提高驱动力矩的精度;最后,通过调整神经网络权重自适应律的系数,使包含辨识结果的控制律满足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定理,从而保证动力学系统的稳定性,其中权重自适应律由高斯函数和误差向量组成。采用柔性机械臂实物控制平台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减小柔性机械臂的转角误差和振动幅值;当柔性机械臂长度为1.5 m时,相比常规比例微分控制策略,采用RBF神经网络辨识的控制策略使机械臂末端振动敏感方向的加速度的方差下降了5.8%。该控制策略为柔性机械臂的振动抑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针对固定翼无人机跟踪地面非合作目标问题,设计了一种产生期望航向角的分段引导律和无人机转向控制律.建立了问题的求解模型,分析了无人机跟踪地面非合作目标的两种情形:避免暴露和最小化暴露时间.证明了设计的引导律和控制律可以在安全状态下控制无人机避免暴露,在暴露状态下控制无人机最小化暴露时间.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引导律和控制律能够控制无人机有效的跟踪地面非合作目标.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参数摄动、海流扰动条件下欠驱动水下无人航行器(underwater unmanned vehicle, UUV)安全执行路径跟踪控制任务,提出一种基于预设性能、改进视线制导律(improved line-of-sight, IMLOS)和非奇异终端滑模(nonsingular terminal sliding mode, NTSM)的路径跟踪控制策略。首先,引入Serret-Frenet坐标系建立跟踪误差方程,引入预设性能函数对跟踪误差进行约束及转换;然后,设计基于预设性能的海流补偿制导律和动力学控制器,确保航行器跟踪期望路径的同时确保航行安全;最后,利用有限时间理论证明该路径跟踪控制策略作用下的闭环运动系统的跟踪误差是有限时间收敛的。通过数值仿真验证所提出的路径跟踪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地执行欠驱动UUV在参数摄动、海流扰动等约束下的路径跟踪任务,且跟踪误差始终处于预设性能范围之内,可有效地保证航行器的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6.
针对板球系统控制精度低、鲁棒性差和响应慢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新型趋近律的反步滑模最优控制方案.首先,用跟踪误差与虚拟控制量设计滑模面;其次,将反步法与滑模控制相结合设计新型趋近律,由此设计控制器;然后,采用Lyapunov理论证明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最后,通过改进粒子群算法寻找一组新型趋近律的最优参数,实现最优控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策略能消除误差提高系统控制精度,系统调节时间为0.2 s,能加快系统响应速度,增强了系统鲁棒性,较好地抑制了抖振,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为紧贴实战背景进行对地攻击无人机自主作战效能,提出一种改进ADC模型的效能评估方法。首先,在传统ADC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战场环境因素、人为干扰因素,并基于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重构传统作战能力评估模型,构建基于ADC-BP的自主作战效能评估模型;其次,基于无人机作战任务特点,拓展并归纳影响效能的关键能力指标,构建与作战全过程相适应的评估指标体系;最后,以对地攻击无人机执行压制防空任务为例进行效能评估,结果验证了ADC-BP评估模型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无人机平台视觉振动检测不准确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抗无人机晃动的视觉振动检测算法,用于实现无人机拍摄镜头不稳定情况下的振动检测。该算法利用目标振动的局部性和无人机晃动的全局性,从源视频的混合信号中提取出目标振动。首先根据像素点亮度变化的剧烈程度实现目标振动区域与背景区域的分离;其次对图像的背景区域进行特征点提取,并求解背景区域的运动矩阵;然后对目标区域进行运动矫正,去除其包含的背景信号分量,即晃动信号分量;最后提取目标振动区域的局部相位序列,构建振动信号,并检测其振动频率。为了验证该算法的准确性,使用无人机在不同晃动幅度下拍摄多组视频并检测其振动频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鲁棒性,能够有效去除无人机晃动干扰,准确提取出视频中的目标振动信号。  相似文献   

9.
针对无人机编队中的无源定位问题,基于三角函数推导,对仅能接收夹角信息的无源定位圆形编队建立了定位的几何模型,并利用三角函数关系,结合解析法,讨论了仅已知部分无人机编号的情况;基于几何模型给出了编队初始略有偏差的调整策略;在编队队形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利用解析几何构建定位模型,实现新队形下的精确定位。结果表明:针对圆形编队三点定位问题,基于严谨的数学几何解三角形计算,建立接收信号无人机的定位模型,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针对圆形编队两点定位,第三点编号未知的情况下的定位问题,构建了基于无人机感知方位判定编号的解析模型,充分考虑到了接收信号的无人机的位置偏差大小与增加数量的关系,具有较好的普适性;针对圆形编队三架无人机实现队形调整策略问题,基于贪心策略,构建迭代调整模型,模型与解决问题的适配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基于神经网络的函数逼近能力及其容错性,提出了一种神经网络容错控制策略:首先利用系统重构的方法设计控制系统在各种故障情况下的控制律,然后采用一个神经网络来学习这些控制律的特性.学习结束后,将该神经网络作为控制器对系统实施控制.对一个具体的线性系统在传感器故障情况下的神经网络控制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控制器能够代替系统原有的控制器.而且在系统发生未知故障时,同样具有容错性.  相似文献   

11.
根据交流伺服电机数学模型和矢量控制理论以及模糊控制理论,实现了以DSP为控制器,淡主回路,以模糊控制器为速度环,以矢量控制滞环比较器为电流环的交流伺服系统。  相似文献   

12.
提出通过开发控制冗余提高舰艇操纵系统可靠性的思想,给出了控制冗余的严格定义和分类;讨论了控制冗余开发问题及可重构舰艇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原理;研究了控制冗余的配置问题和控制可重构舰艇设计的基本准则,针对潜艇系统进行了具体讨论,提出了一种控制可重构潜艇布局方案,并与常规布局进行了可靠性对比。  相似文献   

13.
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一个部分,也是控制内部控制其他环节的主要力量。它在加强企业管理、协调企业控制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就是从更高的层次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内模控制与PI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分析和比较了内模控制器 (IMC)和PI控制器在克服时间滞后方面原理的不同 ;并在分析原理的基础上 ,通过仿真实现了两者在绝对误差积分 (IAE)方面的比较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内模控制器比PI控制器优越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非线性智能控制的稳定性分析和控制问题,介绍了稳定性控制的设计和实现技术,并给出了实验结果与结论.  相似文献   

16.
非线性不确定系统的鲁棒确定与非线性H^∞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一类非线性不确定系统的局部鲁棒镇定,提出了不确定系统的Lyapunov型可镇定的鲁棒性概念。在不确定项满足模有界结构条件下,对控制矩阵的不确定性分2种情况,分别从H^∞控制和微分几何角度,给出了非线性H^∞控制与非线性系统Lyapunov型可镇定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并根据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基于PC的一种新的计算机控制技术。重点论述了基于PC的控制解决方案的系统构成和技术特点。最后通过应用实例说明基于PC的控制解决方案将成为自动化领域的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一种可预测过程延时的模糊控制器,其特点是结构简单,易于微机实现。  相似文献   

19.
全数字无速度传感器电流型变频调速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的电流型变频调速系统,并介绍了负载开路时,晶闸管保护的方法,电动机侧并联LC谐滤滤波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泵控容积调速系统中负载发生变化时,要保证马达输出转速恒定.针对此提出了利用计算机闭环控制增大液压泵的输出流量和提高比例阀调整压力两种控制的复合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