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微弧氧化是一种在阀金属表面形成氧化物陶瓷膜层,进而提高阀金属耐磨耐蚀性能的表面处理技术.然而,传统微弧氧化膜层不具有自润滑性能,其粗糙多孔的表面微观结构常使该膜层呈现较高的摩擦系数,这极大限制了微弧氧化技术在摩擦学领域的应用.为此,将微弧氧化膜层与具有自润滑性能的材料相复合,获得自润滑微弧氧化复合膜层的技术近年来得到了...  相似文献   

2.
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在ZAlSi12合金表面制备氧化膜,研究了Li2SO4的加入对微弧氧化膜性能的影响.随着电解液中Li2SO4含量增加,试样表面氧化膜变厚且粗糙.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微弧氧化膜主要由A12O3相和莫来石相组成.加入Li2SO4且经微弧氧化处理得到的试样耐腐蚀性能优于未经微弧氧化处理的试样.  相似文献   

3.
AZ91D镁合金微弧阳极氧化及表面处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微弧阳极氧化技术在AZ91D镁合金表面获得多孔结构的氧化膜,用不同方法对所得氧化膜进行表面后处理以提高其防腐蚀性能.用扫描电镜和电化学方法对阳极氧化膜的形貌和防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比较了不同表面处理方法的作用和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水合及有机物封孔处理能够有效地封闭AZ91D镁合金微弧阳极氧化膜的微孔,使镁合金耐蚀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高温氧化薄膜应力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高温氧化薄膜应力的测定技术,它能在一定高温氧化条件下原位测定氧化膜中的生长应力,在某一温度变化范围内原位氧化膜中的热应力,这种技术档以普通衍射仪上进行。  相似文献   

5.
用标记 Xe~+ 及背散射分析研究 Nb 的阳极氧化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离子注入不同深度Xe原子标记法和卢瑟福背散射分析技术、X射线谱、Auger电子谱法分析研究了Nb在质量分数w为5%柠檬酸铵溶液中阳极氧化成膜机制,计算了不同阳极氧化电压下离子迁移数。结果表明阳极氧化膜主要是由于Nb离子和O离子相向迁移,随着阳极氧化电压的升高,生成氧化膜的区域向外(溶液侧)迁移,氧化膜的成分是Nb2O5。  相似文献   

6.
采用微弧阳极氧化技术在AZ91D镁合金表面获得多孔结构的氧化膜,用不同方法对所得氧化膜进行表面后处理以提高其防腐蚀性能.用扫描电镜和电化学方法对阳极氧化膜的形貌和防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比较了不同表面处理方法的作用和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水合及有机物封孔处理能够有效地封闭AZ91D镁合金微弧阳极氧化膜的微孔,使镁合金耐蚀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对铬及其表面涂敷氧化铈样品在900℃空气中的恒温氧化和循环氧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高分辨电镜(HREM)对氧化膜微观形貌及结构进行了观测;并用声发射技术(AE)对铬表面氧化膜的开裂与剥落进行了实时监测,通过相应的氧化膜破裂模型对采集到的AE信号在时域和数域上的分布进行了分析;此外,还用激光拉曼谱对两种样品表面氧化膜的内应力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表面涂敷氧化铈显著改善了铬的抗恒温氧化及抗循环氧化性能;表面涂敷CeO2提高铬抗氧化性能的原因主要在于CeO2降低了Cr2O3氧化膜的生长速度和晶粒尺寸,这种细晶Cr2O3氧化膜有更好的高温塑性,可以通过高温蠕变的方式释放掉部分膜内压应力,因而具有明显的褶皱特征和较低的压应力水平;此外,涂敷CeO2减少了氧化膜/基体界面缺陷的数量和大小,从而显著提高了Cr2O3氧化膜在基体铬上的粘附性.  相似文献   

8.
铝酸盐体系中镁合金微弧氧化膜的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交流微弧氧化装置对铝酸盐体系中的AZ91D镁合金进行了微弧氧化处理,并通过扫描电镜、表面性能测试仪和电化学测试技术等研究了氧化时间和电流密度对微弧氧化膜层表面形貌、厚度、耐蚀性、摩擦磨损性能和结合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氧化时间和电流密度的增大,在铝酸盐体系中镁合金微弧氧化膜层表面微孔的数量减少,但微孔直径和表面粗糙度增大.微弧氧化膜层的厚度约为4-16μm;膜层与基体的结合力均在20N以上.微弧氧化膜层的耐磨性和耐蚀性随氧化时间和电流密度的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镁合金在铝酸盐体系中微弧氧化处理的最佳工艺为氧化时间40min、电流密度0.20A/cm^2.  相似文献   

9.
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微观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透射电镜观察了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微观结构,发现了阳极氧化膜的阻挡层与多孔层以及独特的六解形胞孔结构,氧化膜胞孔的孔道沿氧化膜表面向铝合金基体方向呈收缩趋势,这与阳极氧化过程中电压升高对多孔结构生长的影响有关。结合阳极氧化膜生长环境以及氧化膜的生长模型,探讨了氧化膜多孔结构的生长方式。  相似文献   

10.
铝的壁垒型阳极氧化膜的透射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发现了(NH_4)_2MoS_4水溶液中可生成铝的壁垒型阳极氧化膜。用超薄切片,透射电镜结合离子注入惰性原子标记层的技术对膜的形貌、成分和生长过程中的离子迁移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用EDAX分析方法来探测到膜中含有溶液阴离子的成分,阳极氧化过程中膜在基体/膜界面和膜/溶液界面同时生长。阳极氧化的电流密度为1.0mA/cm~2时,Al~(3+)离子的表观迁移率为0.44。  相似文献   

11.
采用硅酸盐体系对AZ71-Gd镁合金压铸件进行了微弧氧化处理,研究了工艺参数和溶液成分对微弧氧化膜性能的影响,确定了硅酸盐体系中进行微弧氧化处理的最佳工艺方案为:微弧氧化电流1.5A/dm2,氧化时间15min,电解液温度35℃,硅酸钠12g/L,氢氧化钠2g/L,氟化钾4g/L,有机醇WOH6mL/L。  相似文献   

12.
氧化沟技术简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作为革新的活性污泥处理工艺,氧化沟技术目前正广泛应用于多种类型的废水处理中,并取得了良好的出水水质和稳定污泥。从组成、技术特点、常用类型等方面对氧化沟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适用于工业反应器的环己烷无催化氧化动力学模型和反应器数学模型,根据无催化氧化工艺的指导思想,把环己基过氧化氢的选择率和总的选择率作为氧化反应主要的工艺指标,对温度、压力、气相进口氧气含量、气液流量、反应器个数等因素进行模拟分析,从而为工业反应器的优化设计和操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喷丸处理及溶胶 凝胶工艺涂覆ZrO2/Al2O3叠层对Cr5Mo合金进行了表面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的合金试样在600℃空气中的高温氧化性能。从SEM,XRD及氧化动力学分析结果发现,喷丸处理不能使Cr5Mo合金表面形成保护性的氧化铬膜,反而促进了Cr5Mo合金的高温氧化,其氧化增重与氧化剥落速率最高;ZrO2/Al2O3叠层通过稀土效应改变了氧化膜的生长机制,降低了氧化铬膜的生长速率,促进了合金表面铬的选择氧化,起到了优异的保护作用,大大提高了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5.
羟基磷灰石与钛合金的结合,可以克服羟基磷灰石自身的缺点。阳极氧化技术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它包括阳极氧化法与微弧氧化法两种,本文综合论述了利用阳极氧化技术在钛及钛合金表面制备羟基磷灰石的研究现状,系统分析了阳极氧化技术与其他常用制备羟基磷灰石技术的优点,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地叙述,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设想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聚α-烯烃润滑基础油样进行了动态和静态氧化试验,得到了油样的起始氧化温度(IOT)为221.4℃,以及油样氧化温度为180℃和200℃时的氧化诱导时间(OIT),分别为35.5min和6.3min,以此对油样的热氧化安定性能进行了评定.同时利用DSC动态以及静态氧化试验得到的IOT和OIT,并通过油样氧化动力学方程以及氧化速率与氧化诱导时间的关系,对聚α-烯烃润滑基础油样的热氧化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其氧化活化能可达到118.0kJ·mol-1左右.  相似文献   

17.
印染废水脱色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从生物处理法、化学氧化法、吸附法和电化学法等方面介绍了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和研究进展,介绍了放电等离子体技术、超临界水氧化技术、膜分离技术以及超声波技术等新兴的治污技术,分析了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状况。化学氧化技术使用广泛,一般常用于生物处理的前处理;吸附法的吸附效率较高,吸附过程不破坏染料的分子结构,染料可以回收利用;电化学技术不仅能去除重金属,而且能去除化学需氧量(COD)、生物需氧量(BOD)和总悬浮固体(TSS)浓度,对染料的脱色效果很好;超临界水氧化法使有毒有害的有机物完全转化,可以避免二次污染问题,氧化反应速率快,适用范围广;膜分离技术高效、节能,可实现废水的循环利用和有用物质回收;超声技术操作条件温和、降解速率快、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水处理技术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18.
铝合金微弧氧化技术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0  
介绍了铝合金的微弧氧化技术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在电解液中高压脉冲电场作用下铝合金表面Al2O3陶瓷层于不同时间段的形成条件和生成机理,及与现行铝合金表面处理工艺相经可能应用的领域。  相似文献   

19.
超临界水氧化法是一种有效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文章在总结超临界水的性质和优点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最新的超临界水氧化反应机理、应用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同时展望了这种新兴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采用络合白土脱氮联合工艺对兰炼减四线去蜡油进行了精制,以提高润滑油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能。分别考察了白土精制和络合脱氮对兰炼减四线去蜡油脱氮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络合白土脱氮联合工艺可作为脱除油品中的氮化物、提高润滑油的氧化安定性的有效方法,络合剂TTS是一种对氮化物尤其是碱性氮化物选择性较高的脱氮剂。对脱氮精制油的实验研究表明,经络合白土精制后的油品,其氮化物含量降低,氧化安定性提高,而其它物性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