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引渡制度是现代国际刑事司法合作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其具有司法性与行政性相统一的特点。各国通过国际引渡合作,严厉打击外逃犯罪分子,维护公平正义。赖昌星潜逃至加拿大十余年,最终被成功遣返回国,接受我国法律的审判。通过对赖昌星遣返案的分析,探讨了我国在进行引渡及类似活动中的阻碍,包括缺乏双边引渡条约的极大制约和死刑不引渡原则与我国保留死刑的司法实践之间的冲突等问题。我国要顺利开展引渡活动,仍要积极促进双边引渡条约的订立,妥善处理死刑不引渡原则问题,并增进对其他国家司法制度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现代引渡制度是国家行使管辖权及制裁犯罪的重要保障,在打击国内腐败犯罪分子外逃的现象上尤其关键。虽然《联合国反腐败公约》针对传统引渡制度进行了一些突破,中国在寻求国际引渡时仍然面临双边引渡条约缺乏以及国内刑法与死刑犯不引渡原则相矛盾的困境。本文拟结合中国的实际,在困境中探求出路。  相似文献   

3.
死刑不引渡作为现代引渡制度的基本原则,逐步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然而,我国传统上对此原则一直采取回避态度,对国际刑事司法合作造成障碍,我国应当理性地接受这一原则,并且对我国相关立法作出完善,以助于国际司法合作的顺利进行。近年来,随着国际司法合作的步伐加快,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死刑不引渡原则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引渡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制度,对有效打击控制犯罪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我国犯罪嫌疑人外逃现象日益严重,其中加拿大是我国外逃贪官的主要隐匿国,而中加两国由于引渡条约的缺失不能开展正式的引渡合作,进而不能及时有效地打击国际刑事犯罪活动,因此两国订立双边引渡条约必要且迫切。通过对比中加两国引渡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看出两国在引渡条件、拒绝引渡的情形、引渡的程序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双方订立双边引渡条约时对这些问题应予以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5.
我国“本国国民不引渡原则”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引渡法》第8条规定了我国在国民引渡的问题上采取绝对的“本国国民不引渡原则”。然而,这种绝对不引渡本国国民的做法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许多的问题,给国际刑事司法协作带来了诸多不便。解决这一问题对于完善我国法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国际引渡合作制度也在不断向前发展。作为国际引渡制度重要方面的国际引渡原则,其发展变化正体现了现代国际引渡制度的新发展动向。笔者试图以引渡原则为视角,探讨现代国际引渡制度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政治犯不引渡原则是引渡上的一条基本原则,但在这个原则的适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讨论了政治犯不引渡原则的适用中出现的问题,得出这个原则的适用需要改革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对于是否引渡本国国民有不同的立场。中国对此采取与大陆法系国家相同的立场,即拒绝引渡本国国民。近年来本国国民不引渡原则有所松动。一些国际公约鼓励各国附条件的引渡本国国民,同时向国际司法机构引渡本国国民日益成为各国的义务。  相似文献   

9.
引渡作为一种国家间制裁国内涉外犯罪的司法合作制度,愈来愈受到各国政府和专家学者的重视。引渡制度随着国际法的完善而得到进一步发展,逐步成为国际法上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的引渡理论成为人们不断研究并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引渡制度是当今国际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也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引渡就是一种古典而最有效的国际司法协助方式。其发展的趋势必然是国际间司法合作的不断加强和跨国犯罪引渡范围的不断扩大,符合世界各国维护其国内良好司法环境的利益。同时规范的引渡制度也维护了国家刑事管辖的主权,尤其是政治犯不引渡和死刑不引渡原则是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随着国际人权呼声的日益高涨,引渡制度与人权问题联系越来越紧密。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从美国法院的实践来看,得出特定性规则并不是国际习惯法,它只有在有条约规定的情况下,才可以适用。  相似文献   

12.
宋杰 《孝感学院学报》2004,24(1):90-92,100
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既对习惯法进行了编纂,又在许多方面进行了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在后冷战时代,诸多国家在条约法的某些方面已有了新的突破。条约履行与适用方面同样如此,特别是在人权领域的表现尤其明显。一些国家及国际组织在实践中的做法已显示出了此种信息,因而值得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后,涉及引渡的国际新闻频频见诸报端,也许这个事实已经标示:21世纪将是国际刑事司法协助获得较大发展的时代,而引渡制度作为国际刑事司法中最重要、适用最普遍的一种制度,自然处于国际法学理论和实践发展变革的前沿。这对被追捕外遮者来说,可谓是致命的一击,引渡将使犯罪嫌疑人和罪犯无处可逮。为此,我国丛须重视引渡问题。  相似文献   

14.
卢芳华 《世界知识》2013,(13):30-31
6月17日,即“棱镜门”事件爆发十天后,美国总统奥巴马首度对此进行公开回应,并暗示将寻求从香港引渡该事件主角爱德华·斯诺登。此前,从国人熟知的赖昌星引渡案,到一度在欧洲引起轩然大波的皮诺切特引渡案;  相似文献   

15.
监察机关是我国反腐败专门机构。在开展引渡等反腐败国际刑事司法合作中,监察机关履行一定刑事司法职能,应当承担《引渡法》所要求的刑事司法机关引渡诉讼职能。我国《引渡法》应当确立国家监委在引渡合作中主管机关的法律地位。作为引渡诉讼主管机关,国家监委有权以自己名义通过外交部提出引渡请求,需要通缉羁押被请求引渡人的,有权以自己名义通过外交途径或者被请求国同意的其他途径提出。当外交部向被请求国作出有关限制追诉或者量刑的承诺的,应当听取国家监委的意见。对于有关我国刑事司法制度整体评价、特定性原则等问题的承诺,国家监委有权自行作出决定。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美国以"后法优先于前法"原则解决条约与国内法冲突的起源及司法判例,认为该原则既保留了国内立法机关对条约发生内国效力的最终控制权,又未直接违反"条约信守"原则,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7.
"坚定保护我免受迫害的既不是英国,也不是我的祖国澳大利亚,而是一个勇敢、独立的拉美国家!"8月16日,当厄瓜多尔政府表示愿意为朱利安·阿桑奇提供政治避难时,已经在厄驻英使馆躲了快两个月的"维基揭密"网站创始人毫不掩饰对厄瓜多尔及其总统科雷亚的赞许。一个可能被引渡而遭"政治迫害"的"数字时代罗宾汉",一个用"强奸罪"打击"言论自由"的国家,另一个关键时刻"仗义执言"庇护"受迫害者"的国家……这种话语系统是我们所熟悉的,只是套用到阿桑奇案中就显得十分的吊诡,因为这出外交斗法大戏中各种角色似乎都"错位"了!先拿坚持要引渡阿桑奇的英国来说吧,这种"迫害者"  相似文献   

18.
日前,中国外交部领事司编印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条约集》(上、下)(简称条约集)。该书收录了新中国成立至2012年中外签署的所有48项双边领事条约(含协定)的中外文文本。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刑法对洗钱行为的打击是通过洗钱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收益罪等惩罚方式实现的。这与我国刑法的立法体制相符。我国刑法打击洗钱的立法规定并不违反引渡中的双重犯罪原则,也不违背国际条约的规定。  相似文献   

20.
《世界知识》2011,(6):9-9
伦敦一家地方法院2月24日宣判,允许“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被引渡到瑞典。阿桑奇因被指控2010年8月性侵两名瑞典女子于2010年12月在伦敦被逮捕,随后法庭判其可被保释。阿桑奇依然否认对其犯罪的指控,并认为对他的控告是因为政治动机。他在24日的判决后说:“今天在法庭上看到的宣判不过是橡皮图章式的走过场,对此我一点不感到奇怪,但这是错误的。”阿桑奇的律师已经表示,将对此裁定上诉英国最高法院。宣判此案的法官称,这一判决将不会损害阿桑奇的人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