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熊猫的觅食行为生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小熊猫的分布状况、栖息环境和食物基地为基础,着重研究了它们的食性与营养、觅食行为、活动状况与巢域利用等问题,揭示出它们适应其栖息环境所采取的相应的觅食和营养对策。  相似文献   

2.
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大熊猫觅食行为与营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设立观察站,对大熊猫的营养生态进行了研究,发现大熊猫的垂直移动,在不同季节,选择不同竹种和同一竹种的不同部分择优觅食,这种行为经营养分析并与各山系比较,证明是适应食物基地的一种营养对策并具有其区域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黑熊的觅食生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结合同域分布的大熊猫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了黑熊的食物基地,季节变化、营养成份、活动和巢域的空间格局,以及觅食对策等,从而揭示其比大熊猫具有更广泛的适应和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4.
海南山蛭Haemadipsa hainana的行为及其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描述了海南山蛭的尺蠖式及蠕虫式爬行、快缩短和慢缩短、摆动、转动、清洗吸盘和亲吻运动。记述了在自然条件下海南山蛭觅食行为的程序,在买验条件下觅食行为的调节,表明影响觅食行为的因素是饥饿或动力、生长和温度。海南山蛭对环境刺激的反应的生态学意义是与取食有关的,一般饥饿的海南山蛭是负趋触、正趋光、负趋地、趋向暖温气流。这些反应使海南山蛭呈现出的状态构成觅食行为全部技能的起步,增加接近宿主动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细菌觅食算法是一种通过趋化、复制和驱散三种行为来实现寻优的新型群体智能优化算法,鉴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细菌觅食算法的基本原理,然后从三个方面探讨了细菌觅食算法的改进方法,最后总结了细菌觅食算法在图像工程中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在人工种植的多年生黑麦草草地条件下,采用重复的2×2析因实验设计,以植被高度3.0 cm(-H)和6.0cm(+H)为食物可利用性因子,以觅食时间限制(夜间禁牧,-T)和无觅食时间限制(昼夜放牧,+T)为觅食时间因子,测定觅食时间和食物可利用性对波尔山羊觅食行为、食物摄入量和食物消化率的独立作用及其交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排除食物可利用因子的条件下,觅食时间限制处理个体的觅食回合极显著地降低(P<0.01),觅食时间亦极显著地延长(P<0.01);而日总觅食时间则较无觅食时间限制处理个体显著地减少(P<0.01).觅食时间限制处理个体以较大口量觅食,能显著地提高其瞬时摄入率;而无觅食时间限制处理个体则不能使其瞬时摄入率最大化.觅食时间限制处理个体仅在+H条件下,能补偿其因每日觅食时间减少而损失的摄入量.反之,在-H条件下,觅食时间限制处理能降低其总的日摄入量.研究结果充分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在低矮植被,大型植食性哺乳动物的日摄入量依赖于其日觅食时间的假设.  相似文献   

7.
小熊猫对食物的选择和觅食对策的初步研究魏辅文,王维,周昂,胡锦矗,韦毅四川师范学院兽类学报1995,15(4);259~266作者在四}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对小熊猫的食物选择和觅食对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熊猫喜欢选择在坡度较大,林木郁闲度适中,竹子...  相似文献   

8.
最优觅食微粒群算法是一种高效的改进微粒群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动物的最优觅食策略,较为真实地模拟了动物的觅食行为。利用几何速度稳定性分析了最优觅食微粒群算法的稳定性,给出了稳定性条件。为验证其性能,选取了5个典型测试函数,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查营养水平对鱼类觅食和隐匿行为的影响。【方法】将 80 尾体质量为( 3.83±0.03 ) g 的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 )幼鱼在( 25±1 ) ℃ 条件下驯化 14d 后分为不同营养水平的 4 组,即摄食后 2h 组(消化状态)、禁食2d 组(空腹状态)、 14d 短期饥饿组及 56d 长期饥饿组。随后记录分析各处理组实验鱼在觅食环境和隐蔽环境之间的选择行为。【结果】摄食后 2h 组的实验鱼的觅食潜伏期明显大于其他处理组,而 56d 长期饥饿组在隐蔽场所的停留时间有所缩短。不同处理组的实验鱼在选择区的游泳行为没有明显差异;56d 长期饥饿组在食物区的停留时间和移动距离均大于其他处理组,并在 p <0.05 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摄食后 2h 组、禁食 2d 组和 14d 短期饥饿组在选择区停留时间和移动距离均大于食物区,并在 p <0.05 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 56d 长期饥饿组在食物区停留时间较其他处理组更长且在p <0.05 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食物区与选择区的移动距离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结论】长时间的饥饿会影响中华倒刺鲃在觅食行为和隐匿行为之间的权衡。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查营养水平对鱼类觅食和隐匿行为的影响。【方法】将80尾体质量为(3.83±0.03)g的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幼鱼在(25±1)℃条件下驯化14d后分为不同营养水平的4组,即摄食后2h组(消化状态)、禁食2d组(空腹状态)、14d短期饥饿组及56d长期饥饿组。随后记录分析各处理组实验鱼在觅食环境和隐蔽环境之间的选择行为。【结果】摄食后2h组的实验鱼的觅食潜伏期明显大于其他处理组,而56d长期饥饿组在隐蔽场所的停留时间有所缩短。不同处理组的实验鱼在选择区的游泳行为没有明显差异;56d长期饥饿组在食物区的停留时间和移动距离均大于其他处理组,并在p0.05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摄食后2h组、禁食2d组和14d短期饥饿组在选择区停留时间和移动距离均大于食物区,并在p0.05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56d长期饥饿组在食物区停留时间较其他处理组更长且在p0.05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食物区与选择区的移动距离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结论】长时间的饥饿会影响中华倒刺鲃在觅食行为和隐匿行为之间的权衡。  相似文献   

11.
虎纹蛙的食性与捕食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养殖试验与野外观察相结合,研究了虎纹蛙(Hoplobatrachus rugulosa)的蝌蚪与成体的食性及捕食行为。结果表明,虎纹蛙是一种性凶猛的蛙类,喜食活的动物性食物,并具有互相残食的习性;在一定条件下,可取食不活动的食物;其捕食行为依蛙体与食物的相对位置而变化。  相似文献   

12.
102团水源及光热资源丰富,池塘养鱼6.67hm^2,实现集约化养鲤,成鱼和鱼种生产投入与产出比分别为1:1,12和1:1.10;平均每公顷盈利分别为8091.83元和4016.04元。  相似文献   

13.
不同纬度太湖新银鱼的食性比较及其饵料生物学容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分析了不同纬度水体中太湖新银鱼NeosalanxtaihuensisChen的食谱、喜食种类和食物组成的季节变化.同时对其饵料生物学容量参数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4.
平衡补缩铸造方法的补缩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平衡补缩铸造方法,并对其补缩机理和补缩过程进行了研究,指出平衡补缩铸造方法的关键在于采用专用压力机对冒口金属施加足够大的外加压力。另外,铸型的蓄热能力对于补缩效果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借助未熔丝材的活塞作用,部分熔融沉积造型(FDM)技术靠料丝插入的驱动力将熔融材料挤出.在分析加料段中熔融物料流变特点的基础上,找出确保熔融物料不会从料丝插入口间隙处溢出的三个影响因素(P/z、表观粘度ηa和料丝半径r0),得出料丝插入速度VS应当大于临界速度VS0.  相似文献   

16.
在“工缝机上下差动送料系统的分析研究”一文中,我们建立了上下送料牙运动轨迹方程,并用计算机进行模拟计算,确定出各机构之间的相位角以及某些可调参数值。本文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各机构之间的相位角对缝纫送料性能的影响,得出相位角的最佳值及允许变动的范围。这对机器的设计和安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钢丝捆钢机的工作原理,利用ANSYS软件对捆丝在导槽中的受力、变形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捆丝在导槽中与轴承的支反力和变形,可以推出捆丝在导槽中的摩擦力,为进一步分析捆丝送丝力计算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2000年4月-2001年6月,作者对乌鳢、鲶和黄颡鱼的摄食器官进行了解剖,重点比较了其口腔齿、咽磨、鳃耙的结构,分析了它们的摄食特点。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钢丝捆钢机的工作原理,利用ANSYS软件对捆丝在导槽中的受力、变形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捆丝在导槽中与轴承的支反力和变形,可以推出捆丝在导槽中的摩擦力,为进一步分析捆丝送丝力计算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