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结合《东莞理工学院学报》创刊号鳊辑出版的实践,对新兴地方高校学报的编辑特色进行了探讨.文章首先对新兴地方高校诞生的背景、办学指导思想,办学方针置办学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并概述了新兴地方高校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作者对新兴地方高校学报:进行了剖析。认为新兴地方高校学报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应用性”、“实效性”、“国际性”等特色;只要办出新兴地方高校学报的特色.那么新兴地方高校学报在全国高校学报界就有生命力和立足之地.  相似文献   

2.
论高校学报选题策划的重要性及原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题策划是高校学报编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高校学报编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提高高校学报质量的重要途径,是高校学报形成特色与风格的重要手段.选题策划应遵循科学性、创新性、效益性、开放性和超前性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选题策划是编辑出版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地方高校学报形成特色与风格的重要手段,学报编辑须重视选题策划.在办刊实践中充分依托地域优势、学科优势、人才优势、经济优势,坚持遵循针对性、创新性、前瞻性、开放性、服务性的原则,才能彰显特色,办出精品学报。  相似文献   

4.
地方高校学报选题策划决定了特色栏目的风格,而特色栏目的建设成效取决于选题策划的科学性。文章从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学报特色栏目建设与传播过程中的现实困境,提出了选题策划应遵循政治性、创新性、针对性、前瞻性、开放性、发展性等基本原则,并从学报选题策划的微观和宏观两方面阐述了推动学报特色栏目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策略。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报具有学术性、高校性和综合性,是高校的学术阵地。学报编辑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报的办刊质量。信息化时代的编辑,在具备基本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基本能力之外,还应具备特色意识、名牌专栏意识等.才能适应现代编辑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创新:学报编辑工作的灵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学报是知识的重要载体和传媒,要想更好地发挥其传播人类文明的作用,要想生存和发展,唯有不断创新,创新是时代赋予学报编辑工作的崇高历史使命,是学报编辑工作的本质特征,是学报发展的不竭动力,学报编辑工作创新应主要从编辑观念,选题策划,编辑手段,编辑人才,编辑管理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哥白尼索引》(Index Copernicus,IC)收录我国西部地区十省市自治区高校学报情况以及其历年的评估值(ICV)。方法以西部十省市自治区高校学报为研究对象,利用IC进行检索统计。结果2006~2008年IC收录我国西部地区高校学报13种,其中陕西和重庆各5种,四川2种,云南1种,其他6省自治区尚未检索到收录信息。2006年有3种高校学报入选.2007年增加到9种,2008年又有4种高校学报入选,目前正在接受评估。在13种入选的高校学报中,《第四军医大学学报》的ICV2007最高(6.28),在我国ICV2007最高的百种期刊中位于第13名。结论我国入选IC期刊ICV普遍较低,既是我国入选期刊ICV2007最高值(20.80),与IC中ICV2007最高的百种期刊中的第100名(ICV2007=40.41)相比,依然有近20的差距。由此可见,中国期刊的发展当务之急是提高办刊质量。  相似文献   

8.
郇庆治 《枣庄师专学报》1989,(3):101-104,18
高校学报的性质近年来成为人们研究的热门课题。这一方面是由于对高校学报性质的认识影响办刊的方针,至为重要;另一方面与高校学报迅速发展特别是不同种类形式学报的发展有关。许多论者从高校主办的特点.论文内容特点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看法,但分歧依然存在。笔者看来,任何一个事物都是由许多特性组成的统一体,只有从多角度多层面上分析,才会对它有全面准确的把握,对学报特性研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校学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加强选题组稿,搞好栏目设置及缩短文论文发表时滞三个方面,对提高学报的质量提出了建议与看法。  相似文献   

10.
学报不同于一般期刊,高校学报更有其特点.高校学报是高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学术性是学报的本质特征.高校学报要突出学术性,发挥学报的“阵地”、“工具”、“窗口”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三峡库区高校图书馆重点学科资料应形成区域性的共同特色 ,以利于强化库区特有的重点学科 .为此 ,各高校图书馆应建立专用的重点学科资料室 ,以便从资料的采购、经费渠道和专业化的管理、使用方面确保其建设 .  相似文献   

12.
马、恩在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思辨唯心主义和以费尔巴哈为终结的直观唯物主义的批判的基础上,对主体性的内涵进行了论述.它有以下几个层次一、主体是现实的人;二、主体的自主性与为我性;三、主体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四、主体的自由与意志的实现.马、恩的这些论述对当今的主体性讨论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学阶段是整个人生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人格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大学生最主要的任务是选择和确定自己的社会角色,并尽量认同和接纳自己,完成自我同一性,否则将会阻碍人格的健康发展,影响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因此,大学生应正确形成自我同一性,完成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  相似文献   

14.
人格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一个方面,融会于各科教学之中,在数学教学中应渗透勤奋、自强;自主、自信;严谨、朴实;诚实、求是;理智、自律;开拓、创新等人格方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音乐的教育作用,在于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性情。更为重要的是音乐能帮助人们激起适合创造性思维的情绪。当今高等师范院校非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教育应从音乐史论着手,达到音乐审美的高度,从而营造一种适合创造性思维的情绪,由艺术审美活动激活学生潜在的创造灵性。  相似文献   

16.
现代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主体性教育。“世界历史性实践活动”和“世界历史性认识活动”造就出了“世界历史性”的个人。我国的历史教育,应在强调“世界历史性”的同时,必须首先致力于使学生成为个体主体。  相似文献   

17.
专科学校和本科学院在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办学水平、办学特色等方面都有质的差异.这差异决定了各自不同的办学定位、方向和目标.长沙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后,如何定位,如何发展,如何凸显特色,关系到学院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就办学定位而言,长沙学院应突出区域性;就办学类型和层次而言,应突出多科性和教学型;就发展战略步骤而言,应先练内功创特色,然后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8.
修身在齐家指出,只有通过修身培育道德感,才能营造道德的家庭生活,为个体实现其人生价值提供立足点。治国在齐家表明了儒家家国同构的基本内容,即,伦理理论上家国同理;社会观上家国一体;在政治生活中必须以大家为重,以恕道为行为指导。平天下在治国则突出了家国同构的文化含义,即,文化价值观的合理化对于实现一个德风开放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高考科目改革强调学生选择的多样性和实现文理融合,但从利益相关者视角来看,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驱赶效应”既对成绩中下的考生不利,也对成绩优秀的考生不利,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强化高中学校的两极分化;综合评价招生强调学生数理基础的学科偏好,对弱势群体不利;语言科目的重要性提升,带来性别偏见的隐忧;技术学科因为中学师资配备和学科知识基础尚不完善,考试成绩与其他科目不等值。教育政策制定者应对这些问题进行科学研判,权衡多方利益诉求,做出最优化的策略选择;高等学校需限定选考科目,理性承担社会责任;教育考试机构应深化改革,完善选考科目赋分制度,解决考试科目成绩不等值和“功利性”选科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