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8 毫秒
1.
为提高气雾栽培营养液使用效率、降低废弃营养液环境污染风险,从雾培营养液管理角度,以意大利生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换液方式,研究了生菜生长过程中不同形态氮素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生菜移苗后21~30d,营养液氮素,特别是硝氮(NO_3-N)消耗较少,而消耗氮素的铵硝比例提高,适当降低该阶段营养液硝氮比例或提高氨氮比例,可一定程度上节省氮肥投入;随营养液循环使用时间的延长,营养液中不同形态氮素间存在明显的相互转化,并可能出现不同浓度的亚硝氮(NO_2-N);消耗的NO_3-N存在植物吸收、形态转化等多个去向,仅以硝氮计量营养液氮素损失率并不能全面反映营养液被植物利用的效率;除氮素吸收速率对植物硝酸盐积累存在影响外,生长中后期硝氮供应不足对植物体内氮素的有效转化同样存在较大影响;三种换液方式对比,定期完全更换营养液的方法对降低蔬菜产品硝酸盐含量,提高植物氮素吸收、转化效率最有利.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砂砾与土壤层构建垂直流人工湿地栽培芦苇和水花生,通过在同种基质上栽种相同数目的芦苇和水花生,以高质量浓度硝酸盐氮的配水进行浇灌,研究了这2种净水植物对饮用水中硝酸盐氮的脱除效果,并考察了净水效果较好的水花生的种植密度对其人工湿地脱氮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人工湿地系统中,脱氮主要靠植物吸收,同时也存在硝化-反硝化途径;水花生和芦苇均能将饮用水中的硝酸盐氮有效脱除,在15d内,当进水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为50mg/L时,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4.0%和83.9%,当进水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为100mg/L时,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6.8%和88%;相同条件下水花生去除硝酸盐氮的效果比芦苇更好;增加湿地植物的种植密度可获得更好的脱氮效果。  相似文献   

3.
磷素与氮代谢的关系长期来受到学者们的注意,做了不少工作.但是由于氮代谢的过程比较复杂,植物种类不同,或同一种植物发育的不同阶段其氮代谢的速度和方向可能不一样,因此所得的结果往往不尽相同.Jones和等发现缺磷的小麦植株蛋白质含量降低,非蛋白氮增高.Thompson等指出芜菁缺磷时植株积累非蛋白氮,但蛋白质的含量并没有减少.罗宗雅等人的试验结果证明缺磷的小麦全氮、蛋白氮、非蛋白氮和硝态氮含量都降低,但酰胺的浓度升高.晚近Kapoor等人以大豆为材料,用三种磷水平进行盆栽试验,结果发现在苗期蛋白质和非蛋白氮的含量都随着磷素供应水平的降低而减少.可见磷与氮代谢的关系尚未得到统一的认识,丞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硝态氮(NO_3~--N)浓度水培试验,比较4个菠菜基因型(菠10号、菠13号、菠18号及菠57号)硝酸盐积累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0.5和15 mmol·L-1NO_3~--N浓度水平下,菠13号硝酸盐含量均最高,菠10号硝酸盐含量最低,菠18号硝酸盐含量在低硝态氮处理下与菠13号差异不显著,高硝态氮处理下与菠57号差异不显著,介于菠13号与菠10号之间.菠13号15NO_3~--N吸收速率在高、低硝态氮浓度水平下均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而其氮素生理利用效率(Nut E)、氮素利用效率指数(NUR)显著低于菠18和菠57号;菠18和菠57号地上部分干重(SDW)、硝酸还原酶活性、Nut E、NUR显著高于菠13号和菠10号,而15NO_3~--N吸收速率低于菠13号;菠10号地上部分干重、硝酸还原酶活性、Nut E、NUR显著低于菠18和菠57号,15NO_3~--N吸收速率及氮素吸收效率(Nup E)显著低于菠13号.综上,不同菠菜基因型的硝酸盐积累和氮素利用效率存在差异,供试材料中菠57号在高、低硝态氮浓度下均具有较高的Nut E和较低的硝酸盐含量,可用于菠菜高产优质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5.
以感染内生真菌的人工禾草高羊茅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不同CO2浓度和氮素处理下,感染内生真菌和不染菌植物在种子萌发和营养生长等方面的差异,探讨感染内生真菌的高羊茅对CO2升高的响应.试验结果表明,(1)内生真菌感染影响了宿主种子萌发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CO2浓度升高使得内生真菌感染促进了宿主植株的胚芽和胚根的伸长;(2)CO2浓度升高使高羊茅地下生物量显著增加,只是内生真菌感染植株的地下生物量显著低于不染菌植株;CO2浓度升高使不染菌植株地上部分氮含量显著降低,而对染菌植物无显著影响;(3)内生真菌对宿主响应CO2的影响与氮素供应水平有关,在高浓度CO2和氮素供应下内生真菌感染显著降低了宿主植物的分蘖数,而在高浓度CO2和缺氮供应下,染菌植株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不染菌植株;(4)内生真菌对宿主响应CO2的影响与氮素供应形态有关,在高浓度CO2和硝态氮供应下,内生真菌感染显著降低了宿主植物的地上生物量,而在铵态氮供应下,染菌植株的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不染菌植株.  相似文献   

6.
硝态氮对不同品种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营养液栽培试验,研究了硝态氮浓度对不同品种生菜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营养液中硝态氮浓度的提高,生菜的硝酸盐含量随之递增,生物产量、可溶性糖、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但生菜体内的硝酸盐含量与硝酸还原酶活性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反硝化条件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苯生物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反硝化条件下表面活性剂强化苯污染地下水厌氧生物修复的可能性,利用渭河河床沉积物及地下水,构建了厌氧微宇宙系统模拟地下水环境,实验研究了反硝化条件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对苯生物降解的影响及其与硝酸盐之间关系.结果发现,低浓度的LAS对苯降解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该促进作用随LAS的升高而增加,至LAS的较优浓度后,再继续升高则促进作用减弱甚至转变为抑制作用.LAS的较优浓度随着硝酸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而硝酸盐的较优浓度却不随LAS浓度而变.LAS浓度一定时,随着硝酸盐浓度的增加,苯降解速率不断增加,至较优浓度后再继续增加,该速率则不增反降.一定硝酸盐浓度条件下,对于苯降解速率的增幅而言,也存在LAS的较优浓度.可见,LAS对地下水中苯降解的影响明显,且该影响的性质及强度,不仅受LAS的浓度控制,还与硝酸盐浓度有关.该成果为采用硝酸盐与LAS联合使用的方式强化对苯污染地下水的生物修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使用非侵害性根吸收硝酸盐检测系统,在较低NO3-浓度下,测定10 m mol/L的蔗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棉子糖、D-甘露醇、甘露糖、阿拉伯糖、乳糖对水稻品种"汕优63"硝酸盐吸收的影响,以10 min为间隔连续测定4 h,结果表明:加入蔗糖后对水稻硝酸盐的吸收有显著的、立即的、持续的促进作用,与加入蔗糖前相比,硝酸盐净吸收率上升了298%,葡萄糖、半乳糖、果糖、棉子糖对水稻硝酸盐的吸收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上升幅度140%~223%;乳糖、D-甘露醇、阿拉伯糖无明显影响;甘露糖则有抑制作用.蔗糖可能足作为主要的信号分子参与植物硝酸盐吸收的正反馈调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氮和磷浓度下,东海原甲藻(Prorocen trum dongha ineseLu)对微量Cd(Ⅱ)的吸收及其在细胞亚结构和大分子物质中的分布.结果表明,硝酸盐的添加促进了藻细胞对Cd(Ⅱ)的吸收,而磷酸盐的添加在低浓度Cd(Ⅱ)时对藻细胞吸收Cd(Ⅱ)没有影响,但在高浓度Cd(Ⅱ)时则抑制藻细胞对Cd(Ⅱ)的吸收;尿素为氮源时,细胞中Cd(Ⅱ)的含量较硝酸盐为氮源时高.细胞内的Cd(Ⅱ)主要分布在可溶性物质中.硝酸盐的添加主要影响Cd(Ⅱ)在细胞亚结构中的分布,细胞壁中Cd(Ⅱ)的含量随培养液中硝酸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细胞器中的含量却随培养液中硝酸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培养液中磷浓度的添加增加了细胞壁内Cd(Ⅱ)的含量.Cd(Ⅱ)在各生化组成中的分布以蛋白质中含量最高,可达总Cd(Ⅱ)含量的55.0%~79.6%,脂类中含量最低,仅为总Cd(Ⅱ)含量的5.9%~7.1%,蛋白质内Cd(Ⅱ)的含量随培养液中硝态氮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蛋白质内Cd(Ⅱ)的含量与藻细胞内的蛋白质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山东长岛养殖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的最适营养盐条件,对不同氮、磷浓度下坛紫菜的生长、光合色素含量、营养成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和氨基酸组成进行测定分析,并评价其营养价值。结果显示:山东长岛养殖的坛紫菜在氮、磷加富浓度分别为50μmol·L-1、3.13μmol·L-1时生长速率最快,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藻红蛋白及藻蓝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但在氮、磷浓度分别高于200μmol·L-1、12.5μmol·L-1时其生长减缓。坛紫菜对氮、磷的吸收速率受营养盐浓度的显著影响,在氮、磷浓度分别高于200μmol·L-1、12.5μmol·L-1时,其对NH+4-N的吸收速率显著高于NO-3-N。氮、磷加富培养使坛紫菜营养成分的含量呈显著变化,其中粗蛋白和灰分含量显著增加,而粗脂肪的含量则显著降低;氨基酸总量以及呈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值(DAA...  相似文献   

11.
植物对氨基酸的吸收和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氨基酸在土壤有机氮组成中占相当大的比例,植物能吸收利用氨基酸是其获得氮源的方式之一。研究表明,植物能吸收土壤中的游离氨基酸,氨基酸在与无机氮共存时也能为植物所利用,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吸收后在植物体内的运转、分配和代谢有一定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生理效应。综述了植物氨基酸营养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最近的进展,内容包括植物对氨基酸的吸收、氨基酸在植物体内的运转、分配和代谢、植物吸收氨基酸的机制以及氨基酸对植物的生理效应等。  相似文献   

12.
水耕植物过滤法对溶解性氮磷去除的影响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善水耕植物过滤法(HBFM)对溶解性氮、磷的去除效果,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定量分析HBFM试验床中植物吸收、底泥释放及生物脱氮3个影响因子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底泥NH4 -N释放速率滤床上游高出中游及下游的1.6~3倍;水相的高溶解氧条件抑制了底泥释放PO43--P;试验床中植物平均氮吸收量、底泥平均氮释放量和微生物平均脱氮量分别为352.9,492.8和153.1 mg/(m2·d),植物吸收与微生物脱氮量之和近似等于底泥氮释放量.因此合理控制底泥清除周期减少底泥释放量,是提高HBFM溶解性氮、磷去除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在塑料大棚中进行小区试验,研究氮磷配施对黄瓜体内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后第7天黄瓜体内硝酸盐含量最高,之后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黄瓜体内硝酸盐含量在高、中、低三个磷肥水平下均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高、中、低三个氮肥水平下均随磷肥用量的增加而减少;最佳氮磷配比为:氮375kg/hm^2,磷75kg/hm^2。  相似文献   

14.
主要研究重金属污染下植物生长对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玉米为供试植物。结果表明:Cd,Pb污染下土壤呼吸强度和酶活性随重金属浓度和培养时间增加而逐渐减小,土壤中低浓度Pb可促进脱氢酶和脲酶活性,但对磷酸酶起抑制作用;种植玉米可减轻Cd,Pb对磷酸酶和脲酶的影响,促进土壤呼吸,但对提高脱氢酶活性作用不显著,同时,种植玉米有利于降低Cd,Pb对脲酶和脱氢酶的抑制作用,但对提高磷酸酶的抑制作用阈值并不显著;Pb对土壤基因多态性的影响要小于Cd,种植玉米有利于提高土壤基因多态性及基因丰富度。因此提高植物多样性对减轻重金属毒害,增加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促进土壤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不同电子受体影响下的反硝化除磷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反硝化除磷菌的代谢行为,以序批式反应器(SBR)在厌氧/好氧条件下培养的活性污泥为对象,进行批次试验,研究了不同电子受体对反硝化缺氧吸磷的影响.结果证实:只要有电子受体存在,不论是硝氮(NO3--N)还是亚硝氮(NO2--N),缺氧吸磷都会发生,但NO2--N的缺氧吸磷量相对较少;反应开始时的电子受体质量浓度对反应过程影响很大,试验中NO3--N质量浓度为30mg/L、NO2--N质量浓度为20mg/L时吸磷量和吸磷速率均达到最高值;低于该值时,吸磷量和吸磷速率随着电子受体质量浓度的提高而增加;高于该值时,吸磷量和吸磷速率随着电子受体质量浓度的提高而减少;NO2--N质量浓度达80mg/L时,没有发现对反应的抑制作用;好氧吸磷效果好于缺氧吸磷.试验还发现反应器在厌氧/缺氧条件下连续运行时,反硝化除磷菌的厌氧释磷和缺氧吸磷能力将很快丧失.  相似文献   

16.
探究硝酸盐氮在农田土壤包气带-含水层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对地下水硝酸盐氮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在丹江流域河南段典型农田采集了12个不同深度(0~42.5m)的包气带土壤和含水层沉积物样品,对氮素与抗生素的浓度水平、硝酸盐氮还原过程的潜在速率及其相关功能的基因丰度进行了系统测定.结果表明,TOC、NO3-N和TP浓度在包气带土壤和含水层沉积物中具有显著差异;83种目标抗生素中仅检出7种,在包气带和含水层中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01~115.20ng/g和0.01~2.50ng/g; 3种磺胺类抗生素浓度随深度递减,2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浓度随深度增加.厌氧氨氧化和反硝化是浅层包气带(0~0.8m)中硝酸盐氮还原的关键过程,平均贡献率分别为53.9%和26.4%;深层包气带(0.8~6.0m)则以硝酸盐异化还原成铵为主导,对硝酸盐还原的贡献率达93.1%;含水层沉积物中最主要的硝酸盐氮转化过程是反硝化,贡献率为50.5%.氮转化过程速率与其相应功能基因的垂向分布特征一致.进一步发现抗生素浓度是影响农田包气带-含水层接续系统中硝酸盐氮转化过程的主要因素,NO3<...  相似文献   

17.
我们研究了几种外源有机酸,特别是丙酮酸和α—酮戊二酸对氧化硫硫杆菌生长的影响,随着浓度的增加,延迟期从3天增加到5天、7天、9天,但是对于比生长速率没有影响。在1mMα—酮戊二酸存在的条件下,对数期的生长得率和稳定期的生物量分别增加11%和24%。各种有机酸对硫氧化的影响是随着它们的种类和浓度而不同,2mM乙酸、丙酮酸、延胡索酸抑制氧吸收的50%,相同浓度的琥珀酸和苹果酸分别抑制氧吸收的4%和10%,而高达50mM的柠檬酸却无影响于休止细胞的氧吸收。  相似文献   

18.
把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和威氏海链藻(Thalassiosira weissfilgii)培养在两种硝酸盐浓度下(800μmol/L和200μmol/L),比较研究了它们在培养液中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变化及细胞硝酸还原酶活力变动情况.结果表明,在两种硝酸盐浓度下,两种微藻培养液中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变化基本相同.在高硝酸盐浓度下,两种微藻培养液中的硝酸盐减少并维持较高的浓度,且细胞叶绿素a含量较高;而在低硝酸盐浓度下,培养液中的硝酸盐在培养的第二天即被耗尽,且细胞叶绿素a含量很低.培养液中亚硝酸盐的变化在高浓度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在低浓度则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两种微藻的硝酸还原酶活力在培养的第二天即达到最大值,随后迅速下降并维持一低值,但威氏海链藻的硝酸还原酶活力要略高于盐生杜氏藻.本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硝酸盐浓度下藻类细胞内部的硝酸盐的吸收同化机制不同,从而导致营养盐的变化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9.
东海原甲藻和链状亚历山大藻对硝酸盐和氨盐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研究了硝酸盐和氨盐培养下,两种甲藻(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Lu)和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catenella DH01))对氮营养盐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两种赤潮生物的最大比增长率均随着培养液中硝酸盐浓度的升高(20~80μmol/L)而增加,且硝酸盐培养下的最大比增长速率高于同浓度的氨盐,表明在高浓度下,硝酸盐是适宜的氮源.东海原甲藻硝酸还原酶活力(1.14~5.20 fmol/(cell.L.min))与硝酸盐吸收速率呈正相关,链状亚历山大藻中则未检测到硝酸还原酶活力;两种赤潮生物谷酰氨合成酶活力对硝酸盐和氨盐的响应存在差异,链状亚历山大藻谷氨酰胺合成酶活力(10.93~30.97 pmol/(cell.L.min))要远高于东海原甲藻(0.34~0.95 pmol/(cell.L.min)).两种赤潮生物对硝酸盐和氨盐的不同生理响应可能是引起赤潮期间种群更替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四合木提取物对14种植物病原菌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四合木5种有机溶剂(石油醚、丙酮、乙醚、无水甲醇、二氯甲烷)提取物和水煮膏对1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溶剂的四合木提取物在100 g/L浓度下对植物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情况十分复杂,即对少数个别病菌的生长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对一些病菌抑制作用较弱,对另一些病菌的生长则几乎没有影响,而对某些病菌还表现出一定、甚至很强的促进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