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新型生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人口激增的势头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农村地区为此做出的贡献却远不如城市,早生多育现象依然很普遍。本文就农村的早生多育现象从经济发展水平、生育观念、社会制度等方面展开分析,从而帮助农村地区尽快建立新型生育文化,促进农村地区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阶段,对于人口再生产来说,维持人口合理并和谐地发展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生育文化对人口再生产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因此,建立一套正确并行之有效的生育文化体系也会对人口再生产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我国自古以来沿袭下来的传统生育文化在现阶段已经阻碍到人口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对此,本文将对目前我国生育文化中关于生育性别偏好的方面的现状加以分析,并从理论上做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人口增长过快、质量不高是贫困落后地区的一个显著特点。文中论述了影响生育观念的因素--促进生育观念的转变,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对加快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君 《皖西学院学报》2022,(6):56-60+65
伴随着低生育时代的到来,中国社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与挑战,而低生育人口形势背后反映的则是生育意愿的降低、生育行为的不足及生育政策的限制。人口的发展总是受到客观人口规律的制约,为此,以马克思主义人口再生产理论为逻辑起点,在对我国人口政策历时审视的基础上,从逻辑层面生育权回归、社会层面家庭决策转变、政策层面制度优化设计等方面给出了低生育困境下人口政策改革的优化路径,为制定人口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时至今日,仍然有不少人把新中国建立后一段时期内的人口高速增长归咎于毛泽东,认为“错批一人,误增三亿”。其实.20世纪50至60年代我国人口增长表现为传统经济增长、传统生育文化、特定历史条件下死亡率剧降与人口自身增长相互推动而形成的综合效应。其主因不能归结为人口政策失误,更不能归咎于毛泽东一人。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发展变动过程进行详细地梳理和分析,结果发现,中国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人口计划生育政策与时俱进的特征明显。总体上,可以将中国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分为六个阶段,分别是酝酿探索、全面启动、加强管理、稳定水平、统筹完善、配套优化等重要阶段。不同阶段之间的生育政策具有较强的延续性。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曾经对控制中国人口增长,对促进中国人口转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进入新时代,人口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人口计划生育政策作出了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并逐渐配套与生育服务相关的社会经济政策,对促进中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生育观转变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定量地表征社区生育观转变程度的方法。该方法以社会生育观为目标,通过分别对影响生育观的四个因素:生育目的,生育的数量需求,生育的性别偏好以及生育的时间选择的定量化表示,将家庭生育观综合成为一个指数,该指数表征家庭生育观对社会生育观的目标实现度,换言之,该指数也表明家庭生育观向社会生育观转变的程度。这种方法可用于比较不同时点,同一社区内生育转变的方向和程度,也可用于比较不同社区内生育转变的标  相似文献   

8.
人口控制与人口素质“逆淘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出于对人口素质的关切,人们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在相同的人口政策下,我国城乡生育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城镇平均生育水平一般为1.4,而农村则高达约2.7,二者相差近一倍。此外,在农村,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生育水平一般也相对低于欠发达地区。据此,人们产生了一种忧虑,人口控制将导致人口素质的逆淘汰。这一忧虑甚至在人口学界内部也有反响。笔者认为,尽管上述生育率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但“人口控制导致人口素质逆淘汰”的观点却值得商榷。实际上,它是一个错误的论断与认识。分析这一问题,必须先回答下面两个问题。没有人口控制,是不是仍然存在人口素质“逆淘汰”?人口控制对人口素质“逆淘汰”究竟起了什么作用?是推波助澜,还是起抑制作用?受资料限制,本文侧重对表示人口素质逆淘汰的一个标志——城乡生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当今的中国人口政策,其核心政策实质只是生育政策,这不能适应未来知识经济新时代的需求,应予以进一步丰富充实。以人为本,以素质为重,谋求人的全面发展将是21世纪中国人口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文章对新世纪人口发展战略思想提出了若干新思考:1、我国人口政策应尽快从城乡分体制走向一体化;2、在继续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基础上,可以考虑有前提条件地、逐步有控制地放开二胎生育;3、调整后的胎次生育政策中应增加经济、文化指标,以保证新出生人口有较好的先天素质,并能获得后天良好的教、养;4、要从广义的“大人口政策体系”角度去改善、完善我国人口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0.
从界定文化和生育文化的概念入手,分析了传统生育文化的特征及其生成基础,提出中国传统生育文化在今天依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韩国的“人口危机”与年轻人的“脱轨人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20年,韩国综合出生率(或称总和生育率,一国或一地区每一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降到了0.84的冰点,并且死亡人口多于了出生人口。上世纪60年代初期,韩国的人口增长率曾经高达2.9%,综合出生率约为5.5。为缓解人口激增,从1962年开始,韩国鼓励国民“少生优生”。然而进入90年代中期后,出生率的下跌超出了预期。在过去的15年里,韩国政府为鼓励生育,投人了约相当于1.2万亿元人民币的财政预算,但韩国人生育欲望低下的问题依然积重难返。  相似文献   

12.
现代公共关系学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它是于20世纪80年代初伴随我国的改革开放而从西方引进的“舶来品”。它能在中国扎根、发展,其重要原因是它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许多相通相似之处,中国传统文化为现代公共关系学在中国的根植提供了有利的土壤。现代公共关系学被中国吸纳,成为中国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一座客家土楼就是一个小社会,规模宏大的土楼建筑、典型的熟人社区、丰富而广泛的公共生活、深厚而独特的客家文化等维系着土楼社区大家庭、小社会的和谐共处。但现代化、城镇化、人口流动与迁移带来新挑战,传统客家土楼居住功能渐渐消失,改变了传统客家文化对社区居民的影响。以传统客家土楼治理模式为原点,通过典型调查与个案访谈法相结合,从社区公共活动空间、人际互动、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积极性等维度,寻求新旧客家社区和谐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实质是 “生育机制”和“工作机制”的转变问题 当前“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提法包含着对过去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生育率转变机制的反思。最简单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稳定”?至少是因为目前所观察到的低生育率还不够稳定,何况生育水平是关系中国未来人口增长前景和问题演变趋势非常重要的一个变数,所以不稳定是不行的。 “稳定低生育水平”这么一种提法,表面上看似乎只是一个“生育水平”的高低问题、是一个数量问题,其实是一个“生育机制”和“工作机制”的转变问题,而如何转变,实际上又是如何认识人口规律、如何调整利益格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婚姻伦理是特定的经济政治条件、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的产物。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中,婚姻伦理一直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历程。中国传统婚姻伦理的现代演变经历了近代中国婚姻伦理的变革、现代中国婚姻伦理的演进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婚姻伦理的确立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6.
一、“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实质是 “生育机制”和“工作机制”的转变问题 当前“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提法包含着对过去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生育率转变机制的反思。最简单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稳定”?至少是因为目前所观察到的低生育率还不够稳定,何况生育水平是关系中国未来人口增长前景和问题演变趋势非常重要的一个变数,所以不稳定是不行的。 “稳定低生育水平”这么一种提法,表面上看似乎只是一个“生育水平”的高低问题、是一个数量问题,其实是一个“生育机制”和“工作机制”的转变问题,而如何转变,实际上又是如何认识人口…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在降低生育率和死亡率,使人口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限制和巨大的人口惯性,我国当前在人口方面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1、人口总量的持续增长当前中国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已接近更替水平,但是由于巨大的人口基数和60年代生育高峰出生的大量妇女正不断涌入育龄期,所以我国人口总量一直以较高的速度增长。80年代后期,我国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仍分别高达21‰和14‰,每年出生人口约2400万,净增人口约1600万人。1991年年中,中国大陆地区的总人口已超过11.5亿。当前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仅1.3亩,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淡水量为2600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粮食产量仅383公斤。我们面临的是低生育率和高增长量的矛盾。如此巨大的和不断增长的人口对我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也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多困难。因此,除了减少妇女终身生育的子女数以外,还要大力提倡晚育和拉长生育间隔,以减轻第三次出生高峰造成的巨大人口压力。  相似文献   

18.
低生育水平下的我国人口控制FamilyPlanningundertheLowBirthRateinChina¥//穆光宗(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讲师北京100872)如所周知,70年代以来我国的生育率有了戏剧性的大幅度下降,到90年代,从全国范围看...  相似文献   

19.
美国企业文化重构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庆广 《江南学院学报》1998,13(3):12-18,25
美国是企业文化素称发达的国家,本文从80年代以来美国兴起的企业文化热入手,对美国企业文化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的社会历史和经济背景作了初步分析,并全面论述了美国企业新文化的基本内容,特征和世界意义,进而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些有益经验和启迪。文章认为,以人为本,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和社会效益以及强烈的创新与竞争意识是美国企业文化变革的方向和“新”之所在。  相似文献   

20.
美国是企业文化素称发达的国家,本文从80年代以来美国兴起的企业文化热入手,对美国企业文化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的社会历史和经济背景作了初步分析,并全面论述了美国企业新文化的基本内容、特征和世界意义,进而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些有益经验和启迪。文章认为,以人为本、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和社会效益以及强烈的创新与竞争意识是美国企业文化变革的方向和“新”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