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娟 《科技资讯》2007,(9):100-102
非指称用法的英文人名(non-referential English names)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名的非表层意义,所指具有引申意义;它能使语言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在翻译成汉语时应充分考虑原语的语用用意和译语的语用预设目的,使用适合不同语境的翻译方法以求达到原语和译语的语用等效。  相似文献   

2.
江苗苗  李瑛 《科技信息》2012,(8):46-46,49
歧义现象普遍存在于英语语言中。歧义是一个语言表达式有一种以上意义的特殊语言现象。就是这种意义未定的独特性使得歧义在语言实践中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在日常交际语言场合中,人们有意地利用歧义以达到某种特殊的语用目的,充分显示出歧义在语言使用中的美学价值、艺术价值、修辞价值、信息价值和交际价值等不同的语用价值。本文着重论述英语日常交际中歧义的语用理解及其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3.
社会符号学学派认为语言符号一般由三类意义构成,即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称呼语作为人类社会历史产物具有社会内涵,并且在言语交际中体现一定语用功能。称呼语可以分为六大类,在翻译各类称呼语时必须权衡这三种意义,从而实现译文和原文在功能上的对等。  相似文献   

4.
雷玉兰 《科技信息》2007,(27):18-20
语境是语用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它的内涵主要包括语言、文化及社交等语境知识。在阅读理解时,读者必须借助语境解决阅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消除歧义和语用含糊、充实语义、合理推断,达到全面而准确的理解。为此,阅读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加强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的教学,不断提高学生运用各种语境知识推导语用意义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以电影《乱世佳人》的人物对白为语料,研究指示指称在话语中的衔接功能,分析指示指称语now,then,here,there,this,that在具体语境下的语用用意。认为在充分注意说话人的重音、语调和语气的前提下再分析语境是正确理解和运用各指示词(言语行为)的语用意义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也是谈话顺利进行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语用翻译与语境关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用翻译是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分别研究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的问题。语用翻译同语义翻译相对应,是一种等效翻译。它强调语言在使用中的转换,语境为其提供语义选择的线索。在翻译中为达到语用等效,译员必须在接受自然语言信息的过程中通过语境来寻找信息的关联。然后,再根据话语与语境的关联情况进行推理,求得语境效果。正确处理和理解语用翻译与语境的关系对语用研究以及对翻译研究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作为语言的特殊成分,习语的使用需要一定的语境条件,否则容易引发歧义。歧义的辨别和消除有赖于语境,因为意义不是抽象的、游离于语境之外的;同时习语的语义意义也是语用意义的载体,只有运用语用语境的背景知识,根据上下文的语义进行语用分析,透过语义意义看语用意义,才能更好地辨别、认识习语歧义。  相似文献   

8.
刘丽娟 《太原科技》2006,(7):87-88,91
从语用角度论述了语言的意义与语境的含义及其特点。通过对语言意义,语境与语言使用三者关系的探讨,指出了语境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给出了函数式语言到过程式语言转换的关键技术,即抽象论域到具体数据结构的转换技术.抽象论域的转换是抽象表达式到具体表达式转换、模式匹配处理的前提.函数式语言到过程式语言的转换,解决了函数式语言在具体实现和时间方面存在的大量动态函数复制的问题.这种转换技术可用于开发指称语义到解释器、指称语义到编译器、属性文法到过程式语言、属性文法到YACC(Yet Another Computer Compilier)输入文件的各种自动生成器.  相似文献   

10.
植物是园林景观重要元素,植物景观对环境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语境与符号、语言存在复杂的关联性,植物语境与符号影响景观舒适性、生态性与文化性。景观语境是由语形基础、语义规则、语用边界等内容组成约定过程。以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室外环境为研究区域,结合植物资源、景观元素等划分语境区域,赋予不同功能区域植物元素符号内涵,联合语境元素构建植物景观语境,营造整体与局部景观内涵。通过植物本身色彩、结构、形态等要素为中介,运用语境约定机制,强调植物文化象征的设计意义与景观语境内涵。  相似文献   

11.
禅宗禅义幽深玄妙,为达到启人顿悟的目的,语言运用中广泛使用模糊语用策略。模糊语用策略具体表现为五种类型。模糊语用的言语行为中,就言内之意Z和言外之意A的关系而言,其具有常规意义的不可推导性。  相似文献   

12.
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质是深层意义教学,教师应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对课文进行深入分析、理解和概括,揭示文意中的语用策略,特别是礼貌原则的运用,在传授语言知识、培养语言能力同时,训练学生获取完整信息的能力和语言的交际能力。把礼貌语用原则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根据G.N.Leech对“礼貌原则”给出的六条准则,对课文进行语用分析可以促进学生正确理解篇章内涵,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语境是词义必不可少的条件.只有深入语境,静态词义才能实现动态转化,语用词义才能真正形成.可以把词义语境看成是由两种框架结构组成的:一是相关因素参与的客体框架结构(简称客体框架);二是交际双方参与的主体框架结构(简称主体框架).词义语境对语用词义的理解价值包括:语境可以显示词义、可以延伸词义和赋予词语特殊内涵.  相似文献   

14.
论文试图探讨语调在语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语用效果。交际中语用者传递的信息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语调来实现的。Halliday认为语调可以实现交际者的情感功能和交际过程中的人际功能。Sperber和Wilson认为语调也属于明示信号,能够帮助听话者进行假设推理,Vershueren认为语调有约定俗成的意义体系,也有临时语境激发的语调异常以传递额外信息,称为语境语调。论文试图解决:①规约语调的语用效果;非规约语调的语用意义;②语境语调的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语境呈动态性和可变性,人的认识过程存在差异性,言语交际是在一定语境中进行的信息传递,是交际双方在意图和意义之间映射的互动过程。本文主要从认知交际的角度讨论动态语境中语用模糊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赵庆 《科技信息》2012,(9):149-150
词汇语用学是语言学尤其是语用学研究领域中一个新兴发展的分支学科,主要以语境为基础,对词汇进行动态研究。词语的使用与理解不仅仅是个语言问题,更是一个语用与认知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特定语境中词义的扩充与收缩现象,并从认知的角度对其语用过程进行关联性阐述。  相似文献   

17.
王春玲 《科技信息》2011,(23):I0269-I0269,I0264
This paper aims to relate grammar to lexis at the level of semantic meaning and pragmatic meaning with the later being the focus,which sometimes also needs to touch upon the question of context.After the findings and conclusions,eventually some pedagogic implications will be put forward.  相似文献   

18.
在回顾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沉默语用观,提出了一般性沉默和描写性沉默的概念,强调了以下观点:1)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描写性沉默能使信息量得到膨胀;2)描写性沉默既是一种语用原则又是一种动态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的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媒体范例“the other woman”的语用分析,阐明语境对理解话语所起的作用。并探讨了如何借助语境,利用语用推导,排除歧义,得到真义,从而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