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鱼类营养研究概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概述了近10年来国内外重要养殖鱼类营养的研究进展。包括维持鱼类生长需要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肪、必需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情况。不同鱼种所需的适宜蛋白质含量不同,一般来说海水鱼比淡水鱼需要量多,幼体比成体需要量大;ω3脂肪酸对海水鱼类较重要,而ω6对淡水鱼类相对较重要;鱼类由于缺乏胰岛素对糖类分解能力低,因此对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较低;维生素和矿物质不同种类对鱼体产生的影响不同,一定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是维持鱼体生长和存活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海水鱼类核型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是细胞中最重要的结构.研究染色体的形态和结构,有助于了解生物的遗传组成、遗传变异规律和发育机制,而且对预测种间杂交和多倍体育种的结果、了解性别遗传机理以及基因组数、物种起源、进化和种族关系的鉴定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淡水鱼类染色体的研究,海水鱼类染色体的研究相对较晚,1987年才见到海水鱼染色体研究的相关报道,至今近20年中,已经对7目24科76种海产鱼类的核型进行了研究,约占我国近3 100种海水鱼类的2.4%.本文简要概述了近20年来我国海水鱼类染色体核型的研究状况,包括研究种类,采用的研究方法,并对我国海水鱼类核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国海水鱼类核型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是细胞中最重要的结构.研究染色体的形态和结构.有助于了解生物的遗传组成、遗传变异规律和发育机制,而且对预测种间杂交和多倍体育种的结果、了解性别遗传机理以及基因组数、物种起源、进化和种族关系的鉴定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淡水鱼类染色体的研究.海水鱼类染色体的研究相对较晚,1987年才见到海水鱼染色体研究的相关报道,至今近20年中,已经对7目24科76种海产鱼类的核型进行了研究,约占我国近3100种海水鱼类的2.4%.本文简要概述了近20年来我国海水鱼类染色体核型的研究状况.包括研究种类.采用的研究方法.并对我国海水鱼类核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海水鱼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NA分子标记技术自问世以来已被广泛应用于动植物的遗传育种领域,应用该技术来开展海水鱼类遗传育种的研究对海洋鱼类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有着重要意义.阐述了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海水鱼类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并对我国鱼类遗传育种工作提出了若干意见,同时就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我国海水鱼类配合饲料的营养研究现状以及海水鱼类人工配合饲料的特性,简述了配合饲料的配方来源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青年科学》2008,(1):6-6
鱼是一种常见的动物,江河湖海、池塘小溪中到处都有鱼。但是,有关鱼类的许多有趣的知识却未必人人都知道。抚顺皇家极地海洋世界的鱼类专家带领我们一同走进海洋鱼类的科普殿堂。鱼类是数量最多的脊椎动物。在鱼类中,淡水鱼与海水鱼相比,海产鱼类最多,一般认为占鱼类总数的58%,有人估计其比例高达61%。我国海域有鱼类两千多种,其中黄海、渤海300种,东海600种,南海1500多种。  相似文献   

7.
由我校生物系张剑英老师等撰写的《鱼类寄生虫与寄生虫病》一书将于年内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由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资助出版-全书114万余字,近1000幅插图与照片-含191科、682属之淡水、海水鱼类寄生虫及其所引起的疾病-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崇惕教授题字书名,我国著名的鱼病与鱼类寄生虫学中山大学廖翔华教授写序-参加撰写有南开大学、天津博物馆、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等有关单位,为作者40余年从事鱼病学、鱼类寄生虫学教学与科研累积下来之标本、资料、有关成果和参考大量新近文献撰写而成,内容丰富、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8.
利用电镜技术观察海水鱼类牙Ping鳃小片的基本结构及其免疫相关细胞的分布和形态。牙Ping的鳃小片主要由扁平上皮细胞和柱细胞构成,血窦腔极为发达。鳃小片在功能上可分为两个区;气体交换区和免疫区。气体交换区位于上半部分,血窦内主要分布着红细胞;免疫区位于鳃小片基部,血窦腔中分布着各种免疫相关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和酸性粒细胞。此外,还观察到了泌氯细胞和粘液细胞。研究结果证明,牙Ping的鳃在局部粘膜免疫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鱼类免疫体系中的有机组成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9.
通过用鲜活饲料、自制的Ⅰ号、Ⅱ号、Ⅲ号配合饲料对不同环境下养殖的四种常见海水鱼类的投喂效果作初步的研究,并对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配合饲料可以替代鲜活饲料养殖海水鱼类。  相似文献   

10.
斜带石斑鱼肝脂酶和脂蛋白脂酶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从分子水平研究海水鱼类肝脂酶(hepatic lipase,HL)和脂蛋白脂酶(liportein lipase,LPL)基因在脂质代谢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分子系统进化地位,采用RT-PCR及RACE法从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肝脏克隆得到HL、LPL基因cDNA全序列.克隆获得斜带石斑鱼肝脏HL基因cDNA全长2 261 bp,其中5′非翻译区(5′-UTR)为186 bp,3′-UTR为590 bp,开放阅读框(ORF)为1 485 bp,编码494个氨基酸;LPL基因cDNA全长2 191 bp,其中5′-UTR为 144 bp,3′-UTR为 499 bp,ORF为1 548 bp,编码515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斜带石斑鱼HL、LPL基因与哺乳动物同源性均低于真骨鱼类罗非鱼、斑鳢和真鲷等,这与其亲缘远近关系相一致,表明HL、LPL在进化过程中都相对保守.构建系统发生树显示,斜带石斑鱼HL、LPL基因氨基酸序列与大口黑鲈、真鲷等共同占据进化树上独立的分枝,与较为原始的硬骨鱼类中华鲟在进化树上距离较远.本实验对斜带石斑鱼HL、LPL基因同源性、系统进化地位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海水鱼类脂代谢调控机制,预防鱼类脂代谢疾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大量的研究表明:在脂类营养特别是水产动物的脂类营养中占重要部分的鱼油具有良好的营养性、诱食性、功能性和经济性,优质鱼油富含EPA、DHA等n-3系列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EPA、DHA是鱼类特别是海水鱼类非常重要的必需脂肪酸(EPA),必需脂肪酸(EPA)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在体内主要以磷脂形式出现在线粒体和细胞膜中。必需脂肪酸对胆固醇的代谢也很重要,胆固醇与必需脂肪酸结合后才能在体内转运。此外,必需脂肪酸还与前列腺素的合成及脑、神经的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SME1和CIK细胞系,以及南方鲶、鲶、大鳍、草鱼等6个样品的RAPD图谱,测定了各样品间的Nei相似系数和单匹配相似系数,并绘制了聚类树形图.Nei相似系数更适于细胞系与原种动物的相似性分析;细胞系与原鱼种的相似系数大于种间相似系数;培养时间短的SME1细胞与其原鱼种南方鲶的相似系数大于培养时间长的CIK细胞与其原生鱼种草鱼的相似系数.  相似文献   

13.
大量的研究表明:在脂类营养特别是水产动物的脂类营养中占重要部分的鱼油具有良好的营养性、诱食性、功能性和经济性,优质鱼油富含EPA、DHA等n-3系列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EPA、DHA是鱼类特别是海水鱼类非常重要的必需脂肪酸(EPA),必需脂肪酸(EPA)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在体内主要以磷脂形式出现在线粒体和细胞膜中.必需脂肪酸对胆固醇的代谢也很重要,胆固醇与必需脂肪酸结合后才能在体内转运.此外,必需脂肪酸还与前列腺素的合成及脑、神经的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条斑星鲽连续性鳍细胞系的建立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条斑星鲽鳍细胞系,为其细胞工程及病毒学研究奠定基础,对经Ⅱ型胶原酶和透明质酸酶联合消化法所得鳍组织碎块分别用DMEM/F12、L-15和M199培养液(pH7.2)在18~26℃进行了鳍组织的体外培养,并在所筛选出的最适培养液和培养温度下通过添加羧甲基壳寡糖、碱性成纤维样生长因子(bFGF)和I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启动了鳍细胞的原代培养。体外培养结果显示,条斑星鲽鳍细胞的最适培养液为DMEM/F12培养液,最适培养温度为22℃,原代培养鳍细胞的生长分裂状态旺盛,细胞形态主要为成纤维样,20d后便可形成汇合细胞单层,经过连续的继代培养已建立了条斑星鲽的连续性鳍细胞系,目前已传至第135代;生长特性检测结果显示,第60代鳍细胞系细胞的群体倍增时间为56.9h,其生长分裂状态依然十分旺盛;染色体分析结果显示,第60代鳍细胞系细胞虽然出现了染色体的非整倍性,但其特征性染色体数目仍为46条,并具有2sm+44t的正常二倍体核型,证明所建立的细胞系确为条斑星鲽连续性鳍细胞系。该细胞系为条斑星鲽的细胞工程育种和病毒-细胞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体外研究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借鉴面向对象技术提出了面向对象分类的原则和步骤,按照信息可视化的展示方式将管理信息分为离散状态类、连续状态类和事务类,建立了管理信息可视化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目前我国海水鱼类育苗过程中 ,饵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1992年6月-1994年12月对鲈鱼Lateolabraxjaponicus、鱼师鱼Seriolaquinqueradiate、状黄姑鱼Nibeamichthioides、真鲷Bogrosomusmajor、黑鲷Sparusmacrocephalus等海水鱼在象山港海区进行网箱生产性养殖试验,探讨了试养鱼类的生长、成活率与产量。认为上述5种鱼类均适合在象山港海水网箱中养殖,其中鲈鱼为最佳鱼种,真鲷、黑鲷、鱼师鱼为较佳鱼种。  相似文献   

18.
大型深水抗风浪网箱的发展现状和鱼类养殖技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近年来我国研制的、科技含量较高的、用于海水养殖的大型深水抗风浪网箱,能促进我国海水鱼类养殖可持续性发展。同时,利用深水网箱养殖已成为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海水养殖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9.
海洋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食物资源,现在全球来自海洋的食物每年大约有8千万吨,其中80%是用捕捞的方式获得的.由于长期的过度捕捞,近海渔业资源严重衰退,导致近海捕捞生产严重萎缩.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全世界已有60%的经济鱼类呈现资源衰退或枯竭之势.而远洋捕捞劳民伤财且发展缓慢,因此人类希望从海洋“狩猎”向“畜牧”过渡,发展海洋养殖业,满足人们对海洋食物的需求.我国也不例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海洋养殖业历经了3次海产品养殖浪潮,分别以海带、中国对虾和海湾扇贝为代表.但是,海洋水产品的主体——鱼类——的相关养殖一直没有真正发展起来.根本原因在于海水鱼类的养殖难度大,育苗和鱼病等诸多问题阻碍了海水鱼类养殖的发展.因此学者们希望在这些技术上有所突破,由此掀起海水养殖的第四次浪潮.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从培养的鹿茸皮肤组织块建立细胞系(定名为PAS—001)的方法。目前该细胞系已进行了30代培养。同时,对该细胞系的生长率、分裂指数、染色体组型以及不同培养基对其生长的影响也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