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结合某轮边驱动电动车相关参数,建立考虑导向杆件、弹性元件,以及阻尼元件空间结构、空间姿态和空间尺寸的双横臂扭杆弹簧悬架系统的数学模型,研究该悬架所具有的结构非线性特性及其对车辆行驶性能尤其是车辆垂向性能的影响.相关结论将被动悬架等效阻尼、刚度匹配引入到非线性领域,完善了被动悬架现代设计理论.  相似文献   

2.
基于某款双横臂后悬架的初始设计方案,通过ADAMS/Car建立了悬架仿真模型,并根据模型进行轮胎跳动仿真试验,获得该悬架车轮定位参数随车轮上下跳动的变化规律,并对相关参数进行运动学分析,为汽车悬架系统开发提供一种有效的现代化手段。  相似文献   

3.
为减小某赛车转向时前轮的磨损,利用ADAMS/CAR软件,建立了某FSC赛车前悬架和转向系统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前轮同向跳动仿真和转向仿真.借助于ADAMS/INSIGHT,选取设计变量,设置约束条件,建立目标函数,对双横臂独立悬架的断开式转向梯形机构的断开点位置进行了优化设计后,再次进行双轮同向跳动和转向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车轮前束角随车轮上下跳动的变化量明显减小,转向特性曲线更加接近理想转向特性曲线,减少了转向时的前轮磨损.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ADAMS/Car建立某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FSAE赛车的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进行前轮同向跳动仿真和整车蛇形试验仿真。为提高赛车的操纵稳定性和减少轮胎的磨损,建立了多目标优化函数,设计了Plackett-Burman无重复饱和析因试验,利用半正态图法对悬架系统导向杆件各关键点坐标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并使用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优化设计。优化前、后的对比结果说明优化效果明显,证明了该优化方法的先进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李娇娇  黄旭  何晶 《科技资讯》2013,(35):51-52
运用CATIA/DMU建立了某轻型客车的双横臂独立前悬架模型,研究悬架的运动性能.结果表明:通过调整下横臂球销中心的初始安装位置,可以实现悬架前束性能的优化.  相似文献   

6.
双横臂独立悬架转向传动机构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汽车双横臂独立悬架转向传动机构具有布置灵活 ,传动可靠等优点 ,但机构复杂 ,设计困难。文章应用空间机构运动学原理对其进行空间运动计算 ,建立了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及算法 ,开发了优化设计软件 ,并给出了设计分析实例。与传统设计方法相比较 ,该文考虑更多的空间因素 ,使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为双横臂独立悬架转向传动机构设计提供了精确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减少轮胎磨损的悬架初始定位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研究悬架运动与轮胎磨损之间的关系 ,优化改进悬架参数 ,可以减轻轮胎的磨损以提高车辆的行驶性能和使用经济性 采用运动学原理和空间解析几何的方法 ,分析了双横臂独立悬架的空间运动和前轮定位参数下轮胎的运动 ,提出了轮胎磨损的评价指标 ,从而建立了双横臂独立悬架的运动、前轮定位参数与轮胎磨损间关系的数学模型 同时研究了双横臂独立悬架初始状态和定位参数对轮胎磨损的影响 ,提出通过调整悬架初始状态参数以减轻轮胎磨损的优化方法 ,并对一轻型货车进行了实例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8.
薛劲橹  王红岩  王钦龙  芮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4):9431-9434,9438
三轴轮式越野车采用双横臂独立悬架的结构形式。为得到悬架构件的动态载荷特征和应力特性,进行虚拟动态工况下的车辆强度分析。建立悬架上、下摆臂有限元模型以及三种动态行驶工况路面模型,利用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建立整车刚-弹耦合动力学模型。在三种动态行驶工况下进行虚拟试验,得到悬架系统动态载荷,并定义"动载系数"进行分析;对悬架系统关重件的动态应力进行分析,确定构件高应力区。结果表明,悬架构件强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但是接近屈服极限,须进行结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9.
基于ADAMS双横臂独立悬架的运动学仿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悬架的运动学特性首先反映在车轮定位参数的变化趋势上。文章采用虚拟样机技术,在ADAMS软件环境下,建立了某商务车的双横臂扭杆独立悬架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运动学仿真分析,获得了随车轮上下跳动该悬架车轮定位参数的变化规律,为汽车悬架系统开发提供一种有效的现代化手段。  相似文献   

10.
结合等长双横臂悬架的特点,分别对用于转向轮和非转向轮的电动汽车轮边驱动机构进行了设计,此机构不但结构紧凑,而且降低了电动汽车的非簧载质量,提高了整车的行驶平顺性。在ADAMS软件下建立了悬架导向机构的参数化模型,以轮距变化最小为目标函数,对悬架导向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1.
通过建立四杆式双横臂独立悬架的运动分析模型,动用经典力学的非自由质 系概念列出约束方程,然后构造一个优化函数,采用工程优化方法求解约束方程通过计算机的仿真计算来分析汽车悬架在转和跳动工况下的定位参数和运动参数的变化,文中建立的运动学模型还可以用于普通双横臂式,斜臂式,纵臂式悬架的运动分析,最后给出了一个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2.
双横臂扭杆悬架力学特性的非线性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机构运动分析的基础上,导出了精确分析悬架受力、刚度和阻尼特性的基本公式,给出了按选定的偏频和相对阻尼比确定扭杆刚度和减震器阻尼参数的设计步骤.以此为理论基础,开发出了简明实用的双横臂扭杆悬架系统刚度和阻尼参数非线性分析与设计软件.  相似文献   

13.
汽车悬架在制造和装配过程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导致每个悬架运动学特性和设计特性并不完全一致,而这种运动学特性的一致性差别会影响汽车产品的整体品质.目前,还没有文献提出如何保证汽车悬架产品一致性的方法.通过研究旨在利用区间方法建立其生产一致性控制的数学模型.通过使用这种方法对双横臂独立悬架模型的产品的一致性进行优化,证明用区间方法控制汽车悬架外特性的一致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多刚体系统运动分析的最大数量坐标法原理,建立了车辆双横臂悬架的多刚体系统运动分析模型。根据计算结果,对导向机构参数与悬架运动特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双横臂独立悬架转向梯形机构断开点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D-H坐标系建立双横臂独立悬架四杆机构各杆的杆坐标系,求出各个杆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对双横臂独立悬架进行位移分析,确定车轮跳动时前束变化量的关系式,同时考虑汽车在转向时,内外车轮转角应尽可能地符合Ackerman转向几何条件。综合这两个关系求得转向梯形断开点位置的确定方法、通过实例验证了这个方法的有效性。此法简单明了,易于编程。  相似文献   

16.
基于ADAMS的双横臂式前悬架K&C特性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悬架的K&C特性直接影响操纵稳定性等汽车使用性能,文章利用软件ADAMS/CAR模块建立某开发车型的双横臂式前悬架多体动力学模型,通过对车轮分别施加位移和力约束进行悬架运动学分析和弹性运动学分析,从而获得车轮定位参数在2种特性下的变化,为该车前悬架及整车性能的改进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7.
借助ADAMS/CAR,对某FSAE赛车双横臂独立前悬架和转向系统建立多体动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前轮同向跳动仿真,对下控制臂球头铰上移和下移后再次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下控制臂球头铰位置的变化对前轮定位参数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8.
用响应面法对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悬架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基于Adams/Car构建双叉臂悬架模型;在Adams/Insight模块中分析出影响各悬架参数的主要因子;对比优化前与优化后车轮定位参数可知,实现了外倾角和前束角的优化目的,其它车轮定位参数的变化范围也有所缩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赛车的操纵稳定性,为实车的制造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ADAMS中建立了麦弗逊与双横臂两种不同悬架形式的1/4汽车模型,依据其输入输出数据,利用免疫算法分别对两者的车身质量、悬架刚度与阻尼、轮胎的刚度及轮胎质量进行了辨识.仿真结果表明:使用辨识参数的简化模型可以替代真实模型并能够合理反映出由于悬架结构不同而引起的性能差异;免疫算法是参数辨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较好的全局寻优特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虚功原理、有限张量和矢量代数法计算双横臂扭杆悬架的刚度,应用Adams软件验证数学方法计算的可行性.基于随机振动的方法分析轮胎动载荷、悬架动行程和舒适性3个性能指标,对扭杆设计的基本参数进行优化,减小实际行车中的悬架位移和撞击限位块频率,测试效果明显,为总布置设计提供精确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