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二元语义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元语义分析方法是关于语言信息集结的新方法,它可以方便地进行语言的运算,并且可以避免在语言信息的集结过程中信息的损失和语言信息集结结果的不精确性.研究了二元语义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问题.首先对二元语义的概念进行了描述,给出了关于二元语义比较的规则;然后在给出二元语义判断矩阵及其加性一致性和满意一致性等有关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种关于二元语义判断矩阵加性一致性和满意一致性的判定方法;分析了加性一致性和满意一致性的关系.最后给出了算例.  相似文献   

2.
殷春武  荀顺龙  赵嫚嫚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7):4243-4246,4249
根据加性语言判断矩阵的特点,研究了加性语言判断矩阵的一系列性质及语言权重和元素之间的关系,并基于这些性质给出了加性语言判断矩阵的权重确定方法,同时证明了加性语言判断矩阵权重确定中保证权重恒大于"一般"情形下,参数a应该满足的条件。完善了加性语言判断矩阵排序权重确定方法的理论。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群体决策中模糊判断矩阵加性一致性修正问题.在给出模糊判断矩阵有关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模糊偏序,给出模糊判断矩阵之间距离测度的一般定义,进一步提出新的可接受加性一致性,并设计群体决策中模糊判断矩阵加性一致性局部修正算法,验证了算法的收敛性;最后,通过算例说明本文给出的加性一致性修正算法,并与已有算法进行对比说明提出方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提出新的模糊互补判断矩阵加性一致判定指标,并用该指标对加权算术平均算子集结加性模糊互补判断矩阵所得的综合判断矩阵加性一致及一致可接受问题进行研究,拓展了模糊互补判断矩阵加性一致理论在群决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的加性一致性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研究带有模糊数的互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首先给出三角模糊数、梯形模糊数和混合互补判断矩阵定义,然后引入模糊数的心、心算子以及心矩阵,进而基于心矩阵给出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定义,同时建立可达矩阵给出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判别方法;通过构造和分析偏差矩阵,给出非一致性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的加性一致性改进方法.调整时,调整量可以是精确数也可以是模糊数.为了说明方法的可行性,给出了一个算例.该方法的提出,为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一致性的判断和改进提供了一个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决策过程中,专家给出的判断矩阵包含的评价元素可能不一致,因此,在对专家意见进行集结时,应该根据元素的一致性程度赋予其不同的集结权重.利用二元语义判断矩阵的加性一致性,可计算元素的一致性.提出一种客观计算专家决策权的方法,并在群体意见集结过程中,通过元素的一致性程度赋予其不同权重.  相似文献   

7.
检验模糊互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FAHP应用的关键步骤,使用不同的标度系统构造矩阵,其满足的一致性也有所不同.FAHP中的一致性与其采用的标度之间的关系仍不清楚,故探讨了FAHP中模糊互补判断矩阵的加性一致性和乘性一致性的内在关系,给出了分别适应于这两种一致性的标度,为FAHP的正确使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三角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的排序问题。根据三角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加性一致性的概念,建立了一个基于最小二乘的非线性规划模型。通过求解该模型得到三角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的排序向量,并利用三角模糊数期望值公式对决策方案进行排序。最后通过算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多维决策中判断矩阵信息不完整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加权最小二乘法拟合残缺值和排序向量的算法.首先,定义了一种残缺矩阵的伴随矩阵表达方式,通过残缺矩阵和其伴随矩阵建立一个非线性最小二乘模型,拟合得到残缺互反判断矩阵的排序向量;然后通过偏差最小化公式解出残缺元素,得到完整的专家判断矩阵,用特征值法求出排序向量;最后,将拟合得到的排序向量和补充完整的判断矩阵排序向量通过几何平均得到最终排序向量.用算例说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不同直觉偏好结构的多属性决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属性值为实数、且决策者对属性的偏好信息以直觉判断矩阵或残缺直觉判断形式给出的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问题.首先介绍了直觉判断矩阵、一致性直觉判断矩阵、残缺直觉判断矩阵、一致性残缺直觉判断矩阵等概念,然后分别建立了基于直觉判断矩阵和基于残缺直觉判断矩阵的多属性决策模型,并且建立了基于直觉判断矩阵和残缺直觉判断矩阵的多属性群决策模型,进而给出了基于不同直觉偏好结构的多属性决策方法.该方法无需对不同偏好结构进行一致化处理,可直接通过求解模型得到最优权重向量,因而避免了一致化所导致的决策信息的失真和丢失.最后应用上述方法对江苏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