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分析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当前技术和发展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并提出了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原理和设计要求.分析了传光型电压互感器的系统组成,给出了以电容分压器测量电压的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原理和设计方法,论述了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优点和性能.  相似文献   

2.
唐佳誉 《科技资讯》2010,(7):134-134
电力系统的发展已经使得传统的电压互感器越来越不适应系统的要求,同时,各类新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以其突出的优点成为传统互感器的理想替代品。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子式互感器在电力系统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的能力的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3.
由电压-频率转换器(VFC)特性的理论分析和数据计算结果的分析表明,VFC因原理性误差会遗失一些频率分量,但对于保护用信号转换,特别是对基于特定谐波分量而言,由于可以简化互感器的信号处理电路,便于实现各装置间采样信号的同步,非常适用于基于微分型传感原理的电子式互感器在电力系统的保护和控制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提出利用配电变压器传变行波信号,解决配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中线路末端信号不易获取的问题,并对变压器的行波传变特性进行了研究。简要分析了故障行波信号的基本特征,确定了测距所用行波信号的特征频段,给出了行波有效传变对测量互感器的要求。建立了配电变压器行波传变特性分析的集中参数等值电路,并以实际的变压器参数为例对其行波传变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暂态行波信号,配电变压器具有较快的上升时间和较高的截止频率,能够有效传变行波波头信号,满足行波故障测距要求。现场试验结果证明了文中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互感器暂态行波传输特性仿真分析与实验测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传统互感器行波传输观点与现场实际测试结果的不一致的问题,分析了互感器线圈中波过程理论,提出并用EMTP软件仿真分析了互感器分布式参数模型.实验测试了互感器的直角波响应,验证了互感器分布参数模型,得出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都能准确地实时传输行波波头极性的结论.该理论可广泛用于行波保护和故障行波定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针对一种电流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EVT)的温度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指出高压电容器和一次侧信号处理单元中的积分电路是影响其温度稳定性的主要环节. 设计了利用正、负温度系数数值相等的多个电容单元串联组成高压电容器的温度补偿方案,有效地改善了高压传感部分的温度稳定性;提出利用热敏电阻对积分电容的温度特性进行补偿的方法,减小了温度变化给积分电路带来的误差. 依照IEC60044-7的要求,对研制的110 kV电流型EVT样机进行了温度影响准确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温度补偿方案有效,互感器在-40 ℃~+70 ℃温度范围内,满足0.2级测量准确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力系统朝着智能化方向的发展,研制新型电子式互感器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论述了电子式互感器的系统设计、校准方法、特点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获得电子式互感器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的误差与部分影响参量的关系和规律,建立了电子式互感器运行特性在线实验平台。在分析电子式电流互感器误差来源的基础上,在东山变电站对挂网运行的电子式互感器进行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研究,得到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误差受温度、负荷变化的影响规律及长期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为准确评估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9.
姚宁 《实验室科学》2013,16(4):183-185,188
相比于常规电磁式互感器,电子式互感器因其优越的技术性能和明显的经济效益成为了智能变电站的重要设备之一。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经验对电子式互感器的分类、工作原理、性能及其应用分别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综述了互感器的优点以应用前景,同时分析了依据传统互感器的配置原则,为电子式互感器的配置方式给出相应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1.
系统负荷特性与电压稳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负荷特性是影响电压稳定的最直接因素,对于研究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定性分析了静态和动态负荷特性与电压稳定之间的关系,阐述了电压失稳与电压崩溃的联系及其区别,并且指出电压失稳主要与负荷的动态电压特性相关.通过对简单电力系统进行仿真,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随着电压稳定研究的深入,建立恰当的负荷模型将成为其走向成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电子全站仪数据通信及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全站仪是光电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和微处理器的集成 ,它能在测站上同时测量、计算、显示及记录各种测量数据 ,在工程测量中得到广泛应用。与传统的测量仪器相比 ,全站仪的一个主要优势就在于能够与计算机等其它设备 (如电子记录簿 )等进行数据通信 ,极大地提高了测量工作效率 ,减少了人工读写错误 ,容易实现测量内、外业一体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植物叶片表面上是否有电信号存在。方法设计了一台生物电信号测试仪,进行实验测试。结果首次发现了叶片表面上存在电信号,信号电压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大,该信号具有双周期效应,其周期受光强调制,但在长时间离体的叶片上没有发现电信号。结论叶片电信号不仅可作为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参数,而且是一种更有效的定量研究光化学反应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上海桑塔纳轿车用散热水箱的传热性能进行试验,依据实测数据,将管外横掠管簇的对流换热系数从传热系数中分离出来,并整理成无量纲准则式,为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此外,对管内外的传热特性、阻力特性进行分析,验证了目前考核散热水箱热性能指标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电磁铁是电液控制系统的核心液压元件,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石油工业等领域,但电磁铁工作产生的焦耳热和电磁损耗会导致温度迅速升高、局部热应力和不均匀膨胀变形,严重影响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笔者采用有限元软件研究电磁铁温度、应力及变形的演化规律,分析导热套筒散热与强制对流散热对其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线圈功率增大,电磁铁的最大温度、热应力和变形量均线性增大;随着套筒厚度增加,稳态的最大温度、变形量和导热量线性减小,温降幅度为12.5 ℃/mm;随着流速增加,最大温度、热应力和变形量显著减小,温降幅度45.5 ℃/(m·s-1),说明增强导热和对流均能提高电磁铁热性能且对流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基于IP核的技术设计了一种快速数字电平转换电路.采用电压-电流-电压的方式实现不同电压域的电平转换,引入单稳态延时电路和快慢速通道提高电平转换速度和降低静态功耗,并给出了与标准CMOS工艺兼容的扩展漏极高压MOS管的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在将-5~ 5V电压域的数字电平转换成0~ 12V的电压域时,其延时可低于10ns.  相似文献   

17.
为了抑制共模电压,消除死区效应导致的共模电压尖峰,提出了一种可通过软件实现的不对称无零矢量脉宽调制技术。在对已有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调整了开关次序,并对有效矢量的作用时间作了限制。利用不对称的矢量合成算法,弥补最小作用时间限制导致的电压畸变。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完全消除死区效应导致的异常脉冲尖峰,从而将共模电压幅值抑制到普通算法的三分之一。因此,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在风洞实验台上对整体轧制的平片高翅片管和波纹高翅片管进行传热实验.在相同风速下,波纹高翅片管的换热效果是平片高翅片管的1.2倍左右.拟合出努塞尔数和雷诺数的准则关系式,波纹高翅片管实验关联式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平均偏差为5.9%,平片高翅片管实验关联式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平均偏差为3.8%.在相同风速下,阻力也相应增加1.1倍左右.拟合出阻力系数与雷诺数的准则关系式,波纹高翅片的实验关联式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平均偏差为6.5%,平片高翅片管的实验关联式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平均偏差为4.9%.  相似文献   

19.
抑制共模电压的不对称NZPWM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抑制共模电压,消除死区效应导致的共模电压尖峰,提出一种可通过软件实现的不对称无零矢量脉宽调制技术。在对已有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调整了开关次序,并对有效矢量的作用时间作了限制。利用不对称的矢量合成算法,弥补最小作用时间限制导致的电压畸变。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完全消除死区效应导致的异常脉冲尖峰,从而将共模电压幅值抑制到普通算法的1/3。因此,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