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松 《科技资讯》2006,(4):74-75
旧城作为城市空间甚至是区域整体空间的一个子系统,其更新改造和发展与整个城市空间结构关系密切相关。要从整个城市或区域角度认识旧城的更新与改造。根据城市空间、城市地理学一般将其分为核心区、混合过渡区、边缘区三个主要部分,在不同地段,城市更新的重点、方式、过程等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2.
"城中村"是城市村庄普遍存在的问题,已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以临汾市"城中村"改造为基础,分析了"城中村"形成的制度原因、经济原因和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城中村"改造的几种模式,提出了改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城中村"是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其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城中村"的形成原因有很多,其中最根本的是传统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的存在。"城中村"的存在也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对于"城中村"的改造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本文针对"城中村"形成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城中村"改造的模式与经验,提出了进行"城中村"改造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郭媛媛 《科技信息》2013,(12):71-71
当前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城中村"问题日益突出,从现有的改造模式来看,很难在实质上进行大范围的城中村改造。本文站在城市规划的角度对城中村问题进行剖析,总结当前的改造模式,提出改造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国内"城中村"改造没有实现多样化,多采用政府主导、开发商出资的模式。其缺陷是存在政府随意性,没有注意保护文化遗产。"城中村"改造应注重保护村民权益,建立村民权益表达机制、利益分享机制、利益纠纷解决机制,以及政府违法行为规制。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外延式扩张的深入,产生了“城中村”这一特有现象。在对城中村的改造中忽视了生态文明建设,出现了景观、管理、社会、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使“城中村”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不和谐音符。用生态文明理念对其整治,注重内涵式构建,使物质景观、村民的文化与行为方式、规划与管理机制、村民的就业观念等融入城市,实现城中村的城市化和城市生态化。  相似文献   

7.
杜阳川  何俊萍  王雪梅  马铁桥 《江西科学》2012,30(2):176-180,222
随着昆明市"城中村"改造的推进,其中回迁安置房的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当前回迁安置房的设计一般只是单纯的追求指标的达标与否,报规报建能否通过等政策性规定,而很少有人关心到底适不适合回迁居民的居住与生活。如何设计出比较符合"城中村"回迁居民这一特殊群体的住宅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在昆明市展开了初步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对回迁安置房设计提出了一些问题和解决的思路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杂志发展最令人瞩目的特征之一是趋向专门化的浪潮,与之相对应的是读者细分的要求.这股浪潮最早兴起于20世纪初,六七十年代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以特定读者为对象的专门化杂志,而自八九十年代以来,杂志更是以达到特定的人口群体为目的,并随时代的变化而赋予"专门杂志"以新的意义.现以美国"现代专门杂志"中的第一批成功者之一--《纽约客》--为例,联系历史与当代,侧重几个方面探讨专门杂志与城市脉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