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深入探讨中医学的临床及有关机理,发展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实验研究。通过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工作实践,动物模型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能被公认的中医证的模型,是证的实验研究关键。以脾气虚证为例,在兄弟单位动物模型的基础上,与中兽医专家共同研究、反复论证,采用马属动物驴作为实验动物,复制脾气虚证获得成功。在此基础又复制了大白鼠脾气虚证模型。这为多学科研究脾气虚证提供了基本条件。在电子显微学领域,对上述动物模型进行了超微结构研究。脾主运化方面观察了十二指肠绒毛及其吸收上皮的微绒毛;脾主肌肉方面作了骨骼肌、心肌、肠平滑肌、血管平滑肌等包括其线粒体在内的超微结构观察、定量计测和图像分析研究。为阐明脾的主要功能是与能量代谢密切有关提供了超微结构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2.
选用马属动物驴和大白鼠为实验对象,按中医病因原理用多种方法建立脾气虚证动物模型,从生理学、病理学、细胞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电镜学多角度,从宏观到微观,从形态到功能系统地对脾主运化、脾主肌肉、脾统血、脾旺不受邪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脾主肌肉包括了骨骼肌、胃肠平滑肌、心肌和血管平滑肌,以至于血小板那样具有肌球蛋白结构和肌力收缩功能的组织。(2)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线粒体的改变,以及心肌糖原、脂类物质减少,血小板收缩聚集能力下降,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是脾不统血的主要表现。(3)红细胞膜蛋白变构,小肠微绒毛破坏,组织中糖原和脂类能源物质不足,氧化磷酸化作用下降构成的脾气虚中脾主运化在物质能量代谢方面最基本的内容。(4)脾旺不受邪包括免疫调节和屏障功能。(5)脾病胃亦病。该结果提示脾气虚证的发生机制,首先是在脾主运化的物质能量转化利用这个主要环节上。  相似文献   

3.
脾虚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 ,国内对“脾虚”的研究相当广泛 ,既有临床研究 ,又有实验研究 ,观测指标达 5 0多个 ,提示了脾虚某些方面的本质 ,发现了脾虚证主要是以消化系统为主的多系统多器官的功能低下。为了深入探讨脾虚证的本质 ,近年来有相当多的研究人员、研究机构从不同角度建立了多种脾虚证动物模型。1 脾气虚证的动物模型1 1 泻下法根据苦寒伤脾胃的理论 ,泻下法多采用苦寒药物使动物脾胃受损以致脾虚。早在 1980年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1] 就用大黄来复制脾虚证动物模型 ,利用大黄水浸煎剂灌胃昆明种小白鼠 8d ,使动物出现体重减轻、溏泄、纳呆、腹胀、…  相似文献   

4.
目的 在脾气虚证动物模型规范化的初步研究中 ,探讨其部分免疫功能改变。方法 首先改进、完善脾气虚证模型的诊断标准和造模方法 ,然后观察其部分细胞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红细胞免疫功能改变 ;同时与 5种目前有代表性的脾气 (阳 )虚证模型进行比较。动物采用WistarⅡ级大鼠 ,雄性 ,分为对照组、初步规范组、大黄组、耗气破气组、限量营养组、劳倦过度组和利血平组。初步规范组采用体质、苦寒泻下加耗气破气降气法造模 ,其他模型组采用相应常规方法造模。取样检测指标前进行游泳或寒冷负荷。结果 从胸腺湿重和指数 ,胸腺皮质厚度 ,脾脏中央动脉周围淋巴鞘直径 ,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 ,脾脏NK细胞对YAC 1肿瘤细胞杀伤率 ,脾脏巨噬细胞中性红吞噬活性等指标的改变看 ,初步规范组的造模结果与脾气虚证模型诊断标准有较高的符合率 ,包括自然恢复较慢 ,且与诊断标准的符合率明显优于目前 5种有代表性的脾气 (阳 )虚证模型。结论 本实验达到了初步优化、规范脾气虚证模型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正> 中医动物模型研究经三十年的发展,已逐步成熟,并走入正轨。这时,对这一学科的概念逐渐明晰,并对此三十年历程做一总结性回顾,对进一步工作是必要的。一、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学概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周易》的整体观是阴阳对应统一的整体观;其发展观具有普遍性、秩序性、阶段性与连接性相统一等特点;基天人感应观则强调天、地、人为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整体,同时本文认为运用《周易》的天文感应观为指导有助于选择正确的复制中医动物模型的方法;在用其发展现指导评价分析动物模型时,则要求对动物进行多指标、多方面的考察,不仅要对某一阶段而且要对其全过程进行多指标、多方面的动态研究。在此基础上,以整体观为指导、结合中医理论.得出正确评价。这样有助于复制出符合中医证侯、体现中医特色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7.
两种不同脾虚造模方法对小鼠肠液分泌及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徐复霖,唐铁军,陈育尧,刘玉生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脾虚证动物模型的制造是脾虚证实验研究的基础。如何造成动物最大限度地接近人体脾虚证候,近十余年来国内做了大量探索,目前报道的造模方法已多达10余种〔1~...  相似文献   

8.
温脾汤治疗“肾阳虚”大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脾汤治疗“肾阳虚”大鼠的实验研究任丽民,刘承德,刘伟华,谢宁黑龙江中医学院肾在祖国医学脏象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被称为先天之本。肾阳虚是临床上常见的中医证候之一。我们参照郑平东等人〔1、2〕报道的方法复制类似人类“肾阳虚”动物模型,并用具有温阳泻浊功...  相似文献   

9.
“肺气虚”型慢性支气管炎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肺气虚”型慢性支气管炎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彭国瑞,许志奇,曾祥国,赵善荣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多年来,中医动物模型的研究一直是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工作者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如何探索一条中西医学者都能接受的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制造方法,已成为中西医结...  相似文献   

10.
脾虚证动物模型的“精气夺则虚”问题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脾虚证动物模型的“精气夺则虚”问题陈小野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脾虚证动物模型在证侯动物模型中研究最多,目前已比较成熟。突出表现在:1、已被用于健脾灵、绞股蓝总皂甙、益气聪明汤、四理汤等近20种中药新药的药理研究;2、部分模型被选入权威部门主编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现存的中医动物模型综合分析,认为现有模型有待于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扩展;并对如何利用现代实验动物学、遗传学的知识和方法来丰富和完善中医动物模型学等问题做了切合实际的分析;最后对利用西医动物模型的问题提出了可行的思路,并认为,西为中用,这将是中医动物模型学发展的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12.
“气滞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滞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建立任宏义,任周新河南中医学院血瘀证的形成是多病因、多病机的,中医认为:“气为血帅”,“气滞则血瘀”。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若肝气郁结,血行不畅,则致血瘀。我们用CCl4损伤肝脏,引起肝硬变,使肝气不足,疏泄无力,导致血瘀。同时...  相似文献   

13.
对脾虚证动物模型的制作思路和方法进行了比较。1.中医“证”的动物制模有别于西医病理模型。2.根据导致脾虚证的多种病因而采用多种造模方法,同时又结合脾虚证的统一标准衡量复制出的模型的一致性、可靠性,并进行药物反证,体现了造模方法的不同性与证明同一性相结合。3.不同的造模方法反映不同的病理机制:如大黄、番泻叶等苦寒之品制模系“大泻伤脾”、“苦寒伤脾”的因泻致虚;以利血平等制模则为因虚致泻;而虚证模型(如阳虚模型、阴虚模型等)虚而不泻则与具有泄泻的脾虚证模型有区别。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辅助中医辩证研究是一个热点,但是目前尚缺乏一种标准的数学语言用于描述辩证的体系架构。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形式概念分析的可视化方法,这种方法将证和证素定义为对象与属性并将它们的概念和层次关系数学化,最后利用概念格将其可视化。最后通过一个实例初步说明了将形式概念分析应用于计算机辅助中医辨证体系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中医实验动物模型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实验动物模型之我见朱秀珍广州中医学院实验动物服务部傅江南第一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中医实验模型是指模拟了中医理论中的疾病、症候、症状体征,并用其来研究中医理论和临床的一种动物实验方法。是用现代医学的方法来研究中医的一个重要手段。随着中医理论、中西医...  相似文献   

16.
对近年来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主要有CCl4 ,注射法、高脂饲料饲喂与CCl4 注射联合造模法、夹尾激怒加苦寒泻下法、限食限动加结肠注射醋酸法复制肝郁脾虚证或肝郁脾虚证溃疡性结肠炎病证结合模型 ,为肝郁脾虚证的深入研究开辟了新途径。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应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如在造模方法上应尽可能注意与中医传统病因学说的相似性 ,在模型症状指标上应结合动物的生理、病理特征建立起符合动物特性的统一的判断标准 ,并建立起本模型的生物学特征 ,在客观指标的确立上应重视多指标互参 ,在复健方药的选择上应力求标准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动物模型研究的地位;动物模型研究的优点,包括相似性;典型性、可重复性、易于分析,可用来进行对机体有害或可能有害处理因素的研究以及制作经济简单;动物模型研究的缺点,包括其相似性不能与临床一致、典型性并不能完全具备、典型性与相似性存在矛盾等进行了讨论。同时对中医动物模型的特点也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正> 1987年9月在北京由北京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基础专科委员会召开“虚证动物模型研讨会”,1988年10月在南昌由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医病理生理委员会召开“中医病症动物模型复制经验交流会”,作为中医动物模型研究专题的地方性和全国性的首次会议,两会明显地表明:中医动物模型从自发、零散、粗放式的研究阶段开始走向有组织的、自身纳入中医科研体系的、学术上逐步成熟的新的发展时期。两会体现了三个明显的趋势: 一、中医动物模型的加速发展,要求有  相似文献   

19.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的复制及其在血瘀与活血化瘀研究中的应用李凤文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近年来,有关血瘀证的研究,已从单纯“证”的研究转为“病证结合”的研究途径,尤其结合相继建立起来的动物模型,多指标综合性研究,使该研究的铺盖面日益增大,成果累累...  相似文献   

20.
本文目的是研究中枢性眩晕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诊断为眩晕患者的病历资料98份,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论是中枢性眩晕患者中医症候以头晕、目眩、咽干、恶心、纳呆、舌暗红出现频率最高,中医证型以痰湿中阻证最为常见。中枢性眩晕患者病因以血管源性最为常见,中医证型以痰湿中阻证最多,而肿瘤导致的眩晕以瘀血阻窍型为主,说明中枢性眩晕病因分型与中医证型分布间存在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