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社会上存在着忽视母语重视英语的现象,这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借由法国人保护法语的积极成效来探寻改革之道,有助于对汉语的保护和汉语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地扩大.汉语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越来越强,汉语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势.现阶段高校已经开始设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基于中外文化的差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施双语教学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该文根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专业特点,结合双语教学的优势,提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希望可以推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汉语国际教育的目的是建造以中国文化为归宿的第二精神家园。汉语国际教育的核心任务与内容是人文素质教育,具体而言就是语言文学教育。与汉语国际教育的宗旨相适应的教材只能是多样化、有针对性、适应不同情况的教材。不可绝对、机械地以当地汉语教师完全替代外派汉语教师。汉语的国际地位决定于中国文化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4.
韩国的汉语教育发展迅速,成果丰富。但是,韩国的汉语教育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孔子学院分布不均衡,师资短缺,教材匮乏及办学形式单一等。在我国的汉语对外推广战略中,韩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梳理韩国的汉语教育现状,制定出适合韩国的汉语推广策略,对于我国的对外语言推广事业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在新时期的重要战略决策,汉语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国际化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两块重要基石。在教育实践中,汉语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处于分立、割裂的状态,并没能达到“1+1>2”的效果。通过探讨汉语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融合策略,助力“汉语+职业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促使汉语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更好地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6.
汉语国际教育的目的是建造以中国文化为归宿的第二精神家园。汉语国际教育的核心任务与内容是人文素质教育,具体而言就是语言文学教育。与汉语国际教育的宗旨相适应的教材只能是多样化、有针对性、适应不同情况的教材。不可绝对、机械地以当地汉语教师完全替代外派汉语教师。汉语的国际地位决定于中国文化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为汉语国际教育提供了发展平台,不仅利于汉语言文化国际传播,同时又给汉语国际教育工作者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汉语国际教育信息化建设尚存在一些不足,该文通过总结前人研究与观点,浅析"互联网+"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的机遇与挑战。这种"互联网+"形势给汉语传播提供了机遇,但同时由于人们对教学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对汉语国际教育者来说也是一种挑战。  相似文献   

8.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定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我国近些年综合国力的不断攀升,让我国成为了世界众所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有关汉语的学习和教育不断升温,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亦随之产生,但是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定位的研究仍较少,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模式仍有很多方面不足,有待我们进一步完善,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人才。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汉语教育如何迎接挑战与机遇,寻求新发展的问题,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商务汉语教育实现新发展的思路,并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商务汉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外国学生在商务环境中用汉语成功进行商务交际的能力,在加强学生汉语语言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商务汉语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商务汉语教育体系的构建逐渐趋于成熟,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汉语应该走向专业的独立。  相似文献   

10.
本着眼于少数民族语言和化的传承与发展,以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族、怒族为例探讨其汉语教育。论述了汉语教育的意义,在实地考察贡山汉语教育现状基础上,提出汉语教育师资培养,“日旺和汉语拼音对照方案”的跟踪调查和实验研究等策略思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的母语教育属于典型的书面语教育,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但在书面语的读写教学方面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其中,最值得总结和学习的是中国古代母语教育摸索出来了集中识字、练童子功、依序教学和读写结合等四大法宝。这不仅符合汉语语言规律与语言学习规律,而且具有很明显的可操作性,并能够确保古代母语教育取得实际成效。文章总结和分析了这四大法宝的产生及其蕴藏的原理,以及它们给现代母语教育带来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2.
华侨大学境外生笔下的不规范语言现象,实质上是对汉语陌生、漠视的表现,这不由得使人联想到王宁先生的提醒:"中国的母语安全意识淡薄,已到了必须重视的地步。"华文教育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3.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母语教师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评价语。母语教师评价语有着不同于传统教育观念下的内涵、理论基础、理想特征及意义。母语教师评价语作为连接师生心灵的桥梁,对展开师生精神对话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源于母语教师的生命意识和教育使命感,基于其积极思考、个性化的表达,母语教师评价语方可以凭借其激励性、引导性、创造性、适切性与唯一性的理想特征发挥其应然作用。学生只有沉浸在母语正能量释放的课堂上,借助母语教师的评价语去启迪灵思的流光、感悟生命的异彩,才能于不知不觉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语言能力是高校毕业生必备的一项职业核心竞争力。高校毕业生汉语能力的高低关系到他能否顺利就业、创业及在事业上的发展和成功。由于受我国应试教育和高等教育传统模式的影响,学生大多重文轻语,对母语的学习态度冷漠,汉语表达能力普遍存在缺陷与不足,这无疑削弱了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要贯彻素质教育,就必须重视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其在就业竞争中的胜出率。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喜福会》的文本分析,提出在小说叙述结构中贯穿了一个隐在“母女失散”的主题。这一主题既在结构上起到了内在整合的作用,同时它也是身处东西文化夹缝中的移民文化处境的隐喻。它代表了移民美国的母亲在丧失话语权力的静默中和自身文化记忆遭受的压抑中所经历的主体丧失的焦虑,也代表了由于母女两代人在语言、教育、文化取向、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所造成的陌生、疏远和互不理解。  相似文献   

16.
阅读审美——华裔生文化认同的助推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落地生根的海外华裔生的文化认同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特征,所以他们在学习汉语时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国人的文化认同有着路径依赖的不同。华文教育应在满足海外华人学习汉语需求的前提下,通过汉语思维能力的养成构筑通往文化认同的桥梁。要达到此目的,就必然要加大阅读教学的研究力度,促进学生用中国人的视角和思维方式生发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意识,在审美的愉悦中提升对祖籍国文化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堂教学是使中学生认识并热爱自己的母语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进行美育的有效途径。故语文教师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注重课堂教学的美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是整个高等教育的根基。无论是古代中国,还是古希腊,都注重人文教育,都注重培养人文精神。人文教育弱化,人文精神缺失将导致严重后果。培养人文精神不可忽视经典阅读教育和母语能力教育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迁移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获得的影响这一现象。迁移一般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在外语学习中,当母语与目的语的某些特点相异时,学习者若借助于母语的一些规则,就会产生负迁移现象。湘方言在英语写作中的负迁移主要表现在在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从过渡语理论看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渡语指的是二语/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使用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语言体系,它既具备学习者母语的特征,也带有目的语的特点,并逐渐向目的语靠近。过渡语理论在导向上实现了从以教学为中心的观点向以学习为中心的观点的根本转变,并为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