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社鼠(R.nivwenter)和刺毛鼠(R.fulvesence)的核型,染色体数目均为2n=46,其核型公式如下:社鼠36T+2SM+6M.XY(T,T);刺毛鼠30T+8SM十6M,XY(T,T)。与国外学者的报道略有不同。除无带核型外,还分析了它们染色体的C 带和银染色结果,并从染色体角度,讨论了它们在家鼠(Genus Rattus)中的演化地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骨髓细胞为材料,对两种家鼠属(Rattus)动物,即黄胸鼠(R. flavipectus),褐家鼠(R. norvegicus)的染色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褐家鼠、黄胸鼠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都为2n=42,它们的一般核型相似,其差异仅在于祸家鼠No.1和No.9染色体为亚端着丝点,而黄胸鼠则为端着丝点染色体。Ag染色表明,虽然两种家鼠出现Ag染色阳性的染色体数目不同,黄胸鼠的变化范围为3-9,褐家鼠的变化范围为1-6,但其位置都在染色体着丝粒区域。另外,还发现有两个黄胸鼠具有超数染色体,其染色体数分别为43、44。  相似文献   

3.
作者采用骨髓染色体制片方法已对云南白腹鼠(Ruttus coxingi)的常规核型作了简报。其核型包括17对端着丝粒染色体、4对亚中着丝拉染色体、4对中着丝粒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以及4个或6个 B 染色体。不同于 Makino 等人早年的报道.在这一基础上.我们又对该种动物进行了染色体 C 显带和银染色研究,C 带所显示出的异染色质区域主要分布于端着丝粒染色体的着丝粒末端,而银染结果表明,核仁组织者区位于16号和20号染色体上,获得了其染色体内在结构上的一些特征。另外,文章还讨论了 B 染色体在家鼠属(Genus Rattus)动物核型中的分布情况.为研究家鼠属动物染色体增添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西安地区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的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染色体数目2n=42。常染色体由13对末端着丝粒染色体以及7对小的中着丝粒染色体组成。性染色体XY 是一对大小不等的末端着丝粒染色体。时染色体的 G—带,C—带和 Ag—带也做了观察分析,所得结果与 Yosida(1973)的文献资料相比较可以看出,西安地区黄胸鼠的核型可能是从亚洲型黑家鼠(Rattus rattus tanezumi)演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5.
5种鼠类针毛结构的扫描电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光镜和扫描电镜对社鼠、白腹巨鼠、黑线姬鼠、青毛鼠和黄胸鼠背部针毛的形态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其针毛上的鳞片类型可分为波状、指状、多鳞状、杂波状和锯齿杯状5种.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表明,各鳞片类型在不同鼠种中的比例差异显著,具有种的特异性,可以作为鼠类分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云南褐家鼠和黄胸鼠染色体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云南省昆明地区褐家鼠(Rattusnorvegicus)和黄胸鼠(Rattusflavipectus)的核型.其染色体数目均为42.其中褐家鼠含有十一对端或亚端着丝粒染色体、二对亚中着丝粒染色体、七对中着丝料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而黄胸鼠核型中,具有十三对端或亚端着丝粒染色体.七对中着丝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另外,文章还对这二种动物的染色体进行了G分带、C分带和银染色研究,探讨了二者的亲缘关系以及它们在家鼠属(GenusRattus)动物中的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骨髓细胞直接制片法和BSG技术研究了广东5种家鼠(褐家鼠、黄胸鼠、黄毛鼠、屋顶鼠和社鼠)的C-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5种家鼠C-带带型具有种间的差异,结构异染色质分布特点,由黄胸鼠到黄毛鼠、褐家鼠,施氏屋顶鼠、社鼠、依次呈递减的趋势,并结合有关研究,对不同地区的同一物种,其结构异染色质的多态性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鼠种组成的演替乃鼠类种群生态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家栖鼠种组成的动态,尤以优势鼠种的更替,将直接影响人、畜健康和经济财富破坏的程度。现将我省有关资料分析讨论如下.我省地处亚热带,住宅内的鼠种较为繁多。据1954年工作人员捕获鼠数据,按动物地理区划统计结果:地处闽东南的闽广沿海亚区的部分地区,晋江、莆田、南安、平和、南靖等地,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 flavipectus)占总鼠数75961的58.31%,褐家鼠(Rat-tus fulvescens huang 仅占7.64%;地处闽西北的东部丘陵平原亚区的浦城、邵武、沙县、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制作法和快速银染法,研究了平胸龟的核型和银染核仁组织者区。分析结果表明了平胸龟和乌龟、黄喉水龟染色体演化上的同源性。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着罗伯逊关系。平胸龟较乌龟、黄喉水龟可能更为原始些。  相似文献   

10.
啮齿动物胎仔数和纬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根据53年92篇文献中关于啮齿动物胎仔数研究资料,利用秩相关对我国10个啮齿动物物种(大仓鼠Cricetulus triton,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黄毛鼠Rattus losea,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小家鼠Mus musculus,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和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胎仔数和纬度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在10个啮齿动物物种中,小家鼠(居民区)、黑线仓鼠和黄胸鼠的胎仔数与纬度呈正相关,其它物种的胎仔数和纬度不相关.胎仔数具有种的特异性,它的大小受一系列因素(如种群年龄结构、种群密度、母体体重、婚配制度、生境、年份、食物等)的影响,现有资料尚不支持啮齿动物胎仔数随纬度上升而增加的一般性结论.  相似文献   

11.
2007年3月至10月,对南充高坪区嘉陵江畔农田及荒地生境的小型兽类多样性进行调查.投放有效铗日2760,捕获小型兽类318只,有褐家鼠(Rattua norvegicus)、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黄胸鼠(Rattus tanezumi)、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大足鼠(Rattus nitidus)、小家鼠(Mus musculus)、灰麝鼩(Crodura attenuata)、四川短尾鼩(Anourosorex sqttamipes)等8种鼠型小兽,分属啮齿目(Rodentia)鼠形亚目(Myomorpha)的鼠科(Muridae)和鼩形目(Soricomorpha)的鼩鼱科(Soricidae)四川短尾鼩和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其种群性比通过X^2检验,与1:1无显著差异.测得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H=1.606,Margalef丰富度指数R=1.215,均匀性指数J=0.535,生态优势度指数D=0.394.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用银染色技术对中华大蟾蜍(Bufobufogargarizans)和黑斑蛙(Rana.nigromaculata)的骨髓细胞.肠组织细胞染色体的核仁组织者,进行了观察.结果如下:1.两种动物带有银染色阳性核仁组织者染色体的数目均为1—2条.2.银染阳性的核仁组织者(Ag-Nors)出现部位是在染色体的次缢痕区.其中中华大蟾蜍的Ag-Nors位于No.6染色体长臂之未端,黑斑蛙位于No.11的长臂近着丝点区.3.有Ag-Nors联合现象.  相似文献   

13.
<正>1害鼠的种类石河子垦区主要害鼠有:褐家鼠(Rattus noruegicus)、小家鼠(Mus musculns limaeus)、灰仓鼠(cricetulus migratorius pal-las)、普通田鼠(Microtus ar valis)、社会田鼠(Microtus socialis)、小  相似文献   

14.
用骨髓染色体制片方法,对南京地区褐家鼠和黄胸鼠的核型、C带和G带进行了现察分析,并与前人报道作了比较,发现它们的核型和带型均显示出一定的差异.本研究为分析我国的家鼠属动物的染色体进化提供了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15.
寄生在小兽体表的革螨可能是传播肾综合征出血热和立克次体痘等人兽共患病的媒介。本文报道了云南省28个县(市)小兽体表革螨的野外调查结果,运用物种数、平均丰富度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对小兽寄生革螨的群落特征和沿环境梯度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并用系统聚类分析法(SPSS 16.0软件)对18种主要小兽的革螨群落相似性进行了比较。在云南省28个县(市)共捕获到小兽14 544头,隶属于5目(啮齿目、食虫目、攀鼩目、兔形目、食肉目)10科35属67种,在捕获的小兽体表采集到革螨80 791头,经鉴定属于10科33属112种。结果分析表明:主要的宿主动物为黄胸鼠Rattus tanezumi、齐氏姬鼠Apodemus chevrieri和大绒鼠Eothenomys miletus;纳氏厉螨Laelapsnuttalli、毒厉螨L. echidninus和贵州厉螨L. guizhouensis为革螨的优势种。齐氏姬鼠A.chevrieri、社鼠N.confucianus和黄胸鼠R. tanezumi体表寄生的革螨种类最多;臭鼩鼱Suncus murinus、齐氏姬鼠A. chevrieri和灰麝鼩Crociduraat...  相似文献   

16.
南充城区小型兽类群落组成及优势种微尾鼩的性比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夹日法对南充城区的居民区、河谷、风景区和校园4种生境的小型兽类群落组成和优势种微尾的性比及其月变化和年龄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充城区共有微尾(Anourosorexsquamipes)、褐家鼠(Rattusnorvegicus)、社鼠(Niviventerconfucianus)、黄胸鼠(Rattusflavipecius)、黑线姬鼠(Apodemusagrarius)、大足鼠(Rattusnitidus)、小家鼠(Musmusculus)和灰麝(Crociduraattenuata)等8种小型兽类,群落组成以微尾为主.优势种微尾的总性比(♀/♂)为1.07(χ2=0.64,P>0.05),差异不显著,种群性比存在明显的年龄变化,但月性比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在自然栖有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的室内,观察黄胸鼠对新异物行为反应,并作了食物消耗量实验。结果表明,黄胸鼠对新异物既有回避,又有积极地探索行为,一般需经6~21次的反复审察后,才触动新异物体(包括鼠笼、鼠夹、毒饵等)。试验说明:对新异物,大多数黄胸鼠需要4天以后才可能降低机警性而大胆取食。因此建议在消灭黄胸鼠时,使用急性灭鼠药的前饵时间不能少于3天;采用敌鼠钠盐等慢性药物,需连续用5~6天,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从染色体和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的系统发生是当今细胞遗传学的主要倾向之一.染色体的进化已成为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众所周知,两栖类在生物进化的历程中占有特殊地位,它介于水生脊椎动物和陆生脊椎动物之间,对研究及认识动物界的演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再加之它的染色体大,且数目少,因此是从染色体及分子水平上研究物种进化的好材料。本文报道泽蛙(R.limnocharis Boie)的核型及核仁组织者区(NORs)的研究,便是试图从这方面做些初浅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黄胸鼠对新异物行为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然栖有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的室内,观察黄胸鼠对新异物行为反应,并作了食物消耗量实验。结果表明,黄胸鼠对新异物既有迴避,又有积极地探索行为,一般需经6~21次的反复审察后,才触动新异物体(包括鼠笼、鼠夹、毒饵等)。试验说明:对新异物,大多数黄胸鼠需要4天以后才可能降低机警性而大胆取食。因此建议在消灭黄胸鼠时,使用急性灭鼠药的前饵时间不能少于3天;采用敌鼠钠盐等慢性药物,需连续用5~6天,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0.
鼠属(Rattus)在四川省有好几个不同的种。结合生态特点对它们的毛皮进行比较分析,或许会有对人们关于这些近缘特征分化的知识提供一些参考材料。现将我们在这方面的一些初步研究整理出来。不到之处尚希有关同志指正。一、研究的材料我们一共比较了五种鼠(Allen,1940)的夏季毛皮。所用的材料系分别在5月—9月之间采自成都、灌县及峨眉等地。在这五种鼠中:褐家鼠(R.norvegicus)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家鼠。在这五种中只有它才能向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