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安徽省芜湖市四区(镜湖区、弋江区、鸠江区、三山区)为研究区,利用1994年Landsat-5的TM影像、2006年和2014年Landsat-7的ETM+影像解译结果,获取芜湖市四区三期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图,并基于ENVI图像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对芜湖市四区1994—2014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做定量分析研究,分析各土地利用类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探讨各类面积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借鉴使用土地利用类型净变化量、交换变化量和总变化量的计算方法,以都江堰市中心城区2005年和2009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2005年数据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2009年数据为土体利用规划数据),对都江堰市中心城区土地覆被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都江堰市中心城区农用地、园林地、建设用地以及其他土地的覆被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3.
以土地详查数据为依据,通过对江西省近几年土地利用状况相关资料的定性与定量分析,阐述'广区域土地利用现状与变化特点,并分析了影响其变化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江西省的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着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耕地减少与人口增加矛盾,城镇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为促进江西省土地的优化利用,应采取以下措施对策:落实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积极保护耕地;开展农村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整理,挖大建设用地存量;结合产业布局规划的需要,调整工业和农业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加强土地利用监管和宣传,保障土地供应.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介绍了当今土地利用变化的发展的情况,接着介绍了一些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方法,并对其中有些应用模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如土地资源数量变化模型、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土地利用区域差异模型。最后结合黄石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应用上述方法对其评析,得出黄石城区1996~2002年这六年间的土地利用发展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5.
选取拉萨市城区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拉萨市相应的城市规划政策与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制定了自然增长、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三种土地利用需求情景策略.结果表明:2001年和2008年两期的模拟总体精度分别为83.27%和79.26%,且Kappa指数均大于0.75,证明CLUE-S模型针对拉萨市的土地利用情况具有较好的拟合程度;到2022年拉萨市耕地面积持续下降,建设用地逐年增长,且林地和草地面积在不同的情景中均有微弱的增加,水体与未利用地相对变化较小,三种模拟情景中,研究区西部及东部变化较为明显;拉萨市建设用地扩张是景观破坏的主要原因,倡导"低碳、环保、绿色"的旅游生态旅游模式才是未来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旋律.今后政府相关决策部门可利用研究结果为拉萨市的土地可持续性发展管理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蔡宏 《贵州科学》2007,25(Z1):178-184
利用昆明地区1992年、2005年两个时相TM数据,在ERDAS IMAGINGE8.5专业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支持下,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和昆明市区13年来土地利用化的对比研究.将分波段分层分类法与基于监督分类的分层提取法相结合,利用TM影像多光谱数据间的有效重组利用,在TM145波段组合影像上提取建设用地和水体,在TM345组合上提取剩余地类.在单纯运用监督分类法对掩膜后的2005年影像分类难以达到精度要求时,用基于监督分类的分层分类法,分出一类掩膜掉一层,最终将所有层叠加得到研究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图,分类精度达到要求.并根据分类结果进行研究区13年来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变化分析和土地利用转型分析.  相似文献   

7.
该项目是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和国土资源基础研究项目,已在政府决策、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农业普查、行政勘界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应用该项成果进行了江苏省土地人口承载力的研究,修正了FAO的参数,受到FAO的好评.  相似文献   

8.
以重庆市各区县土地现状利用为主导因子,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因素,根据这些因子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选取相应指标,结合采用模糊聚类的定量方法和专家讨论定性分析等方法,将重庆市土地利用划分成为五个区,分析了各区土地现状利用特点、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土地利用和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日照市2012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多样化指数、洛伦茨曲线和区位熵定量化分析日照市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和空间结构;选取土地利用率、垦殖率和森林覆盖率3个指标对日照市土地利用程度进行研究,并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3个方面评价日照市土地利用效益.在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找出日照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优化日照市土地利用结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驱动力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我国对LUCC的研究内容涉及了各个层面和角度。文章在分析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回顾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区域、研究方法、驱动因素,指出了研究的难点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文章在回顾国内LUCC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应加强构建LUCC研究理论体系、展开多尺度LUCC研究和完善适合推广的LUCC模型。  相似文献   

12.
草海湿地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草海湿地区域典型性、特殊性,以1990、2000和2010年三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综合运用3S技术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对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进行分析,继而利用MARKOV和CA-MARKOV模型预测研究区2020年土地利用情况.结果表明:草海湿地区域林地面积最大,耕地、草地面积变化较大,水域和建设用地的变化幅度和变化率明显且持续增加;从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变化量和变化率来看,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提高,土地利用正处于发展时期;从空间变化来看,1990-2000年土地利用/覆被类型间转化不大,2000—2010年转化较为复杂.通过对2020年预测分析结果可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增加明显,水域面积持续增加,草海湿地继续得以保护.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探讨了土地集约利用的必要性,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城市发展中土地集约利用的案例研究,总结出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并从政府、规划、经营3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利用山西省娄烦县岚河流域1995和2004年两期土地利用数据和数字化土地现状图,采用GIS技术与景观生态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县土地利用/覆被景观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耕地、牧业用地和水域呈持续下降趋势,建设用地、工矿和交通用地呈上升趋势。受人类活动的影响,1995-2004年间区域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变化是耕地面积越大,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多样性和分离度越大,而优势度在减小,破碎度在增大。因此,区域的土地利用/覆被的格局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向不利用于岚河上游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干旱区典型的条带状绿洲一且末绿洲为例,以1972年MSS、1990年TM、2000年和2005年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野外考察数据,选择适宜的分类指标体系,对遥感图像进行了监督分类,并获得了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转移矩阵。研究结果表明,近33年来耕地面积一直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增加了92.588km^2,耕地面积的增加量主要是由草地和林地的转化而来,是增加最快的土地利用类型;林地和草地面积一直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其中减少最多的土地类型是林地,减少了65.641km^2,林地面积的减少由林地转移草地、水体和耕地的比例超过草地转移林地的比例而引起;草地面积减少了62.01km^2,这主要是由一部分草地转移耕地、一部分转移未利用地而引起;水域面积总体上有增加趋势,增加了22.073km^2,这主要由草地和未利用地转移水体而引起;未利用地变化幅度不大,有缓慢增加的趋势,增加了13.105km^2。  相似文献   

16.
利用婺源县1988、2002和2016年3期遥感影像数据,分别从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变化速度、区域差异、类型变化等方面分析了婺源县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i)在这28年期间,婺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模并未发生较大变化,林草用地比例均在80%以上,但有下降趋势;(ii)从变化幅度上看,林草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变化面积最大.从速度上看,婺源县土地利用整体变化速度极缓慢,其中建设用地相对较快.从相对变化率上看,中心城区紫阳镇的土地利用变化最活跃.从类型转换来看,  相似文献   

17.
中国耕地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生态学,土地经济学和人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对中国耕地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中国耕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情提出了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部地区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变化研究,是当前国际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是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如何获得过去植被覆盖变化的定量信息对于进行气候模拟至关重要.在根据文献研究恢复出的近300年来中国东部部分省区的垦殖率分布的基础上,通过对清代、民国期间各地史志记载的分析以及现代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的比较,得出了空间分辨率为0.5°×0.5°的近300年来中国东部部分省区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变化分布图.结果显示,近300年来,长江中下游、华北地区的土地类型以耕地为主,其余省则主要为森林覆盖,并因地理因素等原因可分为不同的森林类型.此外,草地、交通居住用地等所占土地面积比例较低,因此在植被类型变化上尚处于次要地位.这一定量化结果为区域气候模拟提供了必需的植被场.  相似文献   

19.
在土地全面紧缺的形势下,如何“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命运与子孙后代的幸福.因此,各行各业应尽一切努力来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用地规划、管理及其研究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作为用地较多的交通建设领域,其用地研究也已经取得不少成就.为使对该领域的用地研究有一个较深刻全面的认识,进而推动交通建设用地研究向新的阶段发展,并作为交通建设用地研究学科建设必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针对我国交通建设用地研究的历史及现状进行回顾与分析并指出其特点  相似文献   

20.
以RS和GIS为技术平台,以LCS为指导理念,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定量分析和研究1986-2000年东北地区沼泽湿地动态变化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对东北地区沼泽湿地的时空动态变化程度、变化方向、变化形式以及景观格局变化和景观转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6-2000年以来,东北地区沼泽湿地总面积呈下降趋势,后5年年均缩减速率是前10年的28倍; 景观动态变化方面,前10年沼泽湿地景观斑块变化剧烈,后5年变化相对平缓; 15年间沼泽斑块数总体呈减少趋势,但沼泽景观破碎度不断上升,斑块的形状变得越来越不规则,边界扩散程度加强,斑块越来越复杂.沼泽景观转化特征分析表明,沼泽湿地土地利用方式不当和研究区气候变干旱,是沼泽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而沼泽景观扩张的主要因素也是气候变干,使部分湖泊退化为沼泽; 洪水淹没了部分草地并使部分河水漫过河道,是导致沼泽景观扩张的另一原因.沼泽景观在收缩与扩张双驱力的影响下,形成独特的景观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