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组氨酸的Keggin结构杂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首次合成了组氨酸的Keggin结构(XM12O40^n-,X=P,Si,M=W,Mo)3种杂多金属氧酸盐化合物,用元素分析、IR、UV、TG-DTA等方法对标事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仍保持Keggin结构、杂多酸阴离子和氨基酸靠静电作用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哌嗪的3种杂多金属氧酸盐(XY12O40n-,X=P、Si;Y=W、Mo)化合物,用元素分析,IR,TG-DTA-DTG等方法对标题化合物进行了表征.IR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中均存在[C4H8N2H3] ,阴离子保持了Keggin结构;TG-DTA-DTG曲线显示它们的热分解是一个多步过程.  相似文献   

3.
在适当表面活性剂存在下,利用低温固相反应首次制备多金属氧酸盐纳米线,并用红外、透射电镜、X射线粉末衍射等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线长为1-2μm,平均直径为20nm。此外多金属氧酸盐纳米线还具备其他一维纳米材料所不具有的特殊表面形貌。  相似文献   

4.
钼钨磷混配杂多酸铵纳米微粒的固相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室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钼钨磷混配杂多酸铵(NH4)3PW6Mo6O40·8H2O产物,用元素分析确定了分子组成,其结构、性质、颗粒大小、表面形状分别用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镜、热分析和比表面积测试等手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产物为Keggin结构的纳米粒子,平均粒径为12nm,比表面积为134.2m2·g-1,形成纳米微粒后,杂多阴离子的热稳定性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5.
通过表面活性剂智能化控制的软化学法,探索了多金属氧酸盐低维纳米晶的制备及尺寸和形貌的调控,产物的形貌对聚合物的自组装结构和反应试剂与聚电解质之间的配位作用有很强的依赖性,聚丙烯酸,聚乙烯吡咯烷酮这样的聚电解质中含有大量的氮、氧等高配位活性的原子,它们与银离子之间存在着较强的配位作用,在硝酸银的浓度很稀时,大部分银离子将被“吸附”,这样,相当于把反应物在空间位置上进行预置,从而完成了多金属氧酸盐低维纳米晶的形貌可控合成。  相似文献   

6.
采用室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NH4)6P2W18O62·12H2O纳米粒子.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粒子仍保留着杂多阴离子的Dawson结构,具有Dawson结构的特征衍射峰.制备的粉体粒子平均粒径为32nm.用此方法合成多金属氧酸盐的纳米粒子,避免了产生大量反应液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7.
利用常规合成方法合成了2个由2,2′-联咪唑修饰的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有机-无机杂化化合物:[H3(biim)2](C4H8O2)2[PW12O40].11H2O(1)和[H3(biim)2](C4H8O2)3[PMo12O40].3H2O(2)(H2biim=2,2′-联咪唑),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IR光谱和电化学分析等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化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化合物2属于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分子间通过静电引力作用和氢键作用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8.
含有5-氟尿嘧啶的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及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一种新的含有5-氟尿嘧啶的Keggin型磷钨多金属氧酸盐C4H4FN2O2H2PW12O40* 8H2O,通过元素分析、IR、UV、XRD、183W NMR和TG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IR、UV和XRD图谱表明,该化合物具有Keggin与5-氟尿嘧啶环结构. 183W NMR表明,该化合物中的钨原子处于相同的化学环境中. TG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其热失重分2步完成. 在人肾胚胎细胞系HEK293细胞内,以5-氟尿嘧啶为阳性对照药物,用MTT法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体外细胞毒性研究,该化合物的TC50为1.48×10-5 mol·L-1,其毒性低于5-氟尿嘧啶.  相似文献   

9.
用预先制备的砷钼酸锂做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两种As为杂原子的Keggin型杂多酸衍生物[M(phen)3]2[AsMo12O40(VO)2]·nH2O(M=Co,n=1,化合物1;M=Zn,n=0.5,化合物2;phen=1,10-phenanthroline).单晶X射线衍射解析说明化合物1和2是同构的,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i,它们由离散的[AsMo12O40(VO)2]4-阴离子和[M(phen)3]2+抗衡阳离子组成.另外将化合物1修饰到电极上,制备了本体修饰碳糊电极,并研究了其电化学行为.  相似文献   

10.
探索了两种多金属氧酸盐H4[PMo11VO40].28H2O和H12[K6MnMo9O38]纳米粒子的制备,并通过FTIR、XRD和TEM测试手段对其结构、粒子形状及大小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粒子基本保持原有的多阴离子骨架,且纳米粒子大小均一,平均粒径为10 nm.  相似文献   

11.
镍(Ⅱ)-六次甲基四胺配合物的固相反应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温条件下,六水合二氯化镍与六次甲基四胺发生固相化学反应,制得了镍(Ⅱ)-六次甲基四胺配合物,对产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并研究了其热致变色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一步室温固相化学反应法合成CuO纳米粉体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以CuSO4·5H2 O ,CuCl2 ·2H2 O ,Cu(NO3) 2 ·3H2 O ,Cu(gly) 2 ·H2 O与NaOH为反应物 ,用一步室温固相化学反应合成CuO纳米粉体的 4个反应体系 ,用透射电镜 (TEM)和X射线衍射 (XRD)对产物进行表征 .表明产物CuO(Ⅱ )化合物与NaOH经室温固相化学反应得到单斜晶纳米CuO .另还从研磨方式、反应配比及反应体系等方面对影响产物粒径大小及分散性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半导体金属氧化物的室温固相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无机盐为原料,用室温固相化学反应直接合成了SnO2、In2O3、ZnO、Fe2O3等导体金属氧化物的纳米粉体,用X-射线衍射技术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产物的物相和形貌进行了表征观察,结果表明,固相化学反应完全,所得产物为理论产物,且均为纳米粒子。  相似文献   

14.
乙酸锌和草酸为原料,采用低温固相反应法制备纳米了ZnO。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光致发光(PL)光谱对所制备的纳米ZnO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ZnO的粒径为15~25nm左右,六方晶系纤锌矿结构,形貌为类球形。研究了改变工艺条件中研磨时间和水浴温度对合成样品的结构、形貌的影响。发现随着研磨时间的延长,样品的结晶性增强。水浴温度的变化对纳米粒子的结晶性及尺寸有一定的影响。纳米氧化锌由于其对紫外线的高吸收率和可将紫外线转换为可见光而作为近紫外LED光转换材料有着潜在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NH4)3PMo12O40纳米晶体的室温固相合成与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温固相反应合成出(NH4)3PMo12O40纳米晶体,并对其组成、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元素分析、IR、XRD、TEM、TGA、BET等分析表征,结果表明:纳米晶体平均粒径为21nm,比表面积为117m^2/g,热稳定性好,可能成为优良的催化材料。  相似文献   

16.
金红石相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一种制备金红石相纳米二氧化钛的新方法.即以四氯化钛作为原料,通过加入特殊的有机添加剂,利用简单的水解法,在较低温度下制备了金红石相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利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 SEM)及热重 差热(TG DTA)分析等方法对产物的形貌以及添加剂的用量和煅烧温度对产物晶相和粒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剂的用量对二氧化钛产物中金红石相的含量有显著影响,当添加剂的用量为0.5 g/mL水时可直接水解得到完全的金红石相;经过400 ℃的煅烧,即可得到结晶良好的金红石相纳米二氧化钛球形粒子,晶粒径约为40~50 nm.  相似文献   

17.
利用固相反应法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存在下制备了盐酸掺杂聚苯胺,并以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循环伏安等测试方法研究了表面活性剂SDS对固相反应法制备盐酸掺杂聚苯胺的影响。结果表明:SDS存在下固相反应合成的盐酸掺杂聚苯胺与相同条件下盐酸掺杂聚苯胺相比,其分子链的氧化程度相对较小,结晶性、导电率及电化学活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8.
19.
采用室温固相反应法合成出H3ZnPMo10V2O40.6H2O的纳米催化剂,用元素分析I、R、XRD、TEM等手段确定其组成、结构和性能,同时考察了其用于苯-过氧化氢直接羟化合成苯酚反应的催化活性和机理.结果表明:产物仍保持杂多阴离子的Keggin结构,晶粒尺寸约为12 nm,比表面积为148 m2.g-1;在催化苯羟基化的反应中,活性中心是钒的过氧化物,苯酚收率>50%,选择性>98%.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XPS研究了在超高真空条件下形成的Au—Si(113)界面初始阶段的室温反应,测量了Si2p、2S和Au4f光电子发射峰的强度和能量位置随Au复盖量的变化。所有的结果都表明,与Au—Si(111)和Au—Si(100)系统一样,存在一个发生界面室温反应的临界Au厚度~5ML,从而推断,这个现象可能是Au—Si界面形成过程的普遍特性。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还讨论了Au—Si界面形成的可能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