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0 毫秒
1.
对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的亲虾子代的跟踪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 的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 亲虾能产出携带WSSV的卵子,这些卵子可完成胚胎发育过程,孵化出无节幼体,并可以培育出Sou状幼体,糠虾幼体和仔虾,在确认只有亲虾作为WSSV传染源的情况下,培育出的部分幼体和部分仔虾携带WSSV。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带WSSV的亲虾产出的卵及幼体,仔虾未检测到WSSV。  相似文献   

2.
对虾白斑症病毒(WSSV)对蟹类的感染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对虾白斑症病毒(WSSV)病发生期间,养殖虾池内的蟹类也往往出现异常甚至死亡.通过WSSV对三疣梭子蟹(Portumus trituberculatus)的人工感染证实了其感染性.三疣梭子蟹在注射感染后第9天全部死亡,注射后第6天死亡率最高;经口感染,三疣梭子蟹在感染后第25天全部死亡,在15~20d死亡率最高;在浸洗感染和对照组30d内无蟹子死亡.在感染死亡蟹子和发病虾池内病蟹的鳃、上皮组织的细胞核内电镜观察到的病毒粒子,其形态特征与在对虾上观察到的一样.用PCR和单克隆抗体的FAT法在注射感染和投喂感染的蟹子都得到了WSSV感染阳性结果,浸浴感染的蟹子和健康蟹子都得到了WSSV感染阴性结果.蟹类(三疣梭子蟹)对WSSV的敏感性较对虾低,为此蟹类有可能是WSSV的携带者或传播者.  相似文献   

3.
对虾白斑症病毒体内外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SSV可经注射、投喂或共居感染克氏螯虾和日本沼虾,病毒感染的组织匀浆物注射后发病很快,但蔗糖介质纯化的WSSV注射后发病较慢,Ficoll-400介质纯化的WSSV注射后发病时间介于前二者之间。中国对虾细胞内WSSV一般每个囊膜只含一个核衣壳,但此毒种经克氏螯虾反复增殖后,多粒包埋的病毒粒子明显增多。从病虾的每克鳃可提出约0.66mg的WSSV。含WSSV的血淋巴或组织匀浆液感染8种昆虫细胞后,传代2次仍未观察到病毒在其中复制。  相似文献   

4.
白斑综合症病毒对斑节对虾幼体和仔虾的致病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的蚤状幼体和糠虾幼体经人工感染WSSV后,部分幼体的发育变态受到影响,其死亡率略高于对照组,但PCR二步法检测的结果为WSSV阴性.仔虾经人工感染WSSV后,部分个体的游动方式异常,感染60h后的死亡率达100%,样品经PCR二步法检测呈WSSV阳性.  相似文献   

5.
根据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和血卵涡鞕虫在GenBank中已发表的基因序列分别设计2对引物,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WSSV和血卵涡鞕虫的多重PCR方法,即通过一次PCR反应,同时扩增WSSV和血卵涡鞕虫2种病原的核酸。应用该方法分别对已知WSSV和血卵涡鞕虫阳性的样品进行PCR扩增,分别扩增出了2条特异性带———467 bp(WSSV)和168 bp(血卵涡鞕虫),与实验设计相符,且与常规PCR检测结果一致。特异性实验结果也表明,该方法对WSSV和血卵涡鞕虫的检测均具很好的特异性,而对三疣梭子蟹其它常见病原、梭子蟹DNA样本的PCR扩增结果均为阴性。10份临床样品检测结果表明该检测结果与常规PCR检测结果符合率达到100%,说明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可以用于三疣梭子蟹2种病原的快速检测和鉴别诊断,对养殖三疣梭子蟹的疾病及时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C型凝集素(CTL)是一类重要的先天性免疫因子,在对虾机体的免疫防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该研究利用相对定量PCR实验检测基因表达量、绝对定量PCR实验检测病毒拷贝数、组织切片分析实验检测感染病毒细胞数.实验数据显示:WSSV感染能显著上调LvCTL1的表达;WSSV感染的LvCTL1敲降的凡纳滨对虾中,膜囊蛋白VP28表达量、病毒拷贝数和胃上皮细胞中的感染细胞数都显著高于注射dsEGFP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WSSV感染后,机体通过上调LvCTL1表达来抑制WSSV复制.  相似文献   

7.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3株WSSV的VP28基因序列,设计了4条特异性引物.通过筛选最佳反应条件和试剂工作浓度,建立了检测克氏原螯虾WSSV的巢式PCR方法.该方法第一轮扩增的敏感性是36ng,第二轮扩增的敏感性是36Pg.在对9份克氏原螯虾临床病料的巢式PCR检测中,用引物W1和W2做第一轮扩增,未检测到阳性病例;用引物S1和S2做第二轮扩增,检测到一例WSSV阳性病例.以上结果表明:对于检测克氏原螯虾WSSV,巢式PCR较一步PCR具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对褶皱臂尾轮虫进行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攻毒,然后将攻毒前后的轮虫进行PCR及核酸探针斑点杂交检测.结果表明,攻毒后的褶皱臂尾轮虫呈WSSV阴性,说明褶皱臂尾轮虫可能不传播WSSV.  相似文献   

9.
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对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an)亲虾的致病力强,其致病性特征与对未成熟个体的致病性特征相同;经WSSV感染的斑节对虾亲虾的死亡率为100%.感染了WSSV的亲虾的PCR检测结果均呈阳性,组织切片观察可见到明显的组织病变,电镜观察发现病变组织(包括卵巢)的细胞内有大量病毒粒子;原位杂交结果证明,患白斑综合症的斑节对虾亲虾的卵巢中不仅卵母细胞感染上病毒,卵细胞也感染上了病毒.这些结果表明,WSSV在斑节对虾中具备垂直传播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细菌双杂交系统是新近建立的一种研究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方法.应用细菌双杂交系统,分别以pBT、pTRG诱饵质粒构建编码WSSV基因组DNA随机片段的融合表达质粒pBT-wssv、pTRG-wssv.重组质粒共转化双杂交报告菌株XLl-Blue MRF′,通过LB-TCK平板筛选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中有相互作用的蛋白质.本研究中我们构建了WSSV基因组细菌双杂交系统,用于筛选WSSV中有相互作用的蛋白,为该病毒功能基因组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凡纳滨对虾人工感染白斑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的死亡率变化。研究结果如下,当凡纳滨对虾感染10-3、10-4、10-5WSSV(每尾注射剂量0.1mL),15天后的死亡率分别为(100±0)%,(78±2.3)%,(21±1.4)%。当养殖在高(100尾/m3)、中(50尾/m3)和低密度组(25尾/m3)的凡纳滨对虾感染10-4WSSV,15天后的死亡率分别为(91±2.7)%、(78±1.3)%、(63±1.9)%。在相同养殖密度下的凡纳滨对虾感染10-4WSSV,雌虾组和雄虾组15天后的死亡率分别为(67.3±1.83)%,(51±2.1)%(p<0.05),白天的死亡率比晚上的低,差异显著(p<0.05)。另外,凡纳滨对虾注射感染的死亡率与投喂感染的死亡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结构蛋白质VP41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VP41蛋白质是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一种结构蛋白,该蛋白质由病毒基因组上的wsv242开放阅读框(ORF)所编码,分子量为41 ku.根据vp41基因的序列,通过PCR扩增获得了该全长基因,将其克隆在载体pET-His上,以E.coli BL21为宿主菌,成功表达并纯化了含His标记的目的蛋白VP41,并制备了特异性鼠抗血清.当纯化的病毒粒子经去污剂处理后,VP41蛋白质被发现完全存在于病毒WSSV囊膜部分,Western blot杂交实验也证实该结果,表明VP41蛋白质是该病毒的一个囊膜蛋白质.通过Far-Western方法还发现VP41具有蛋白聚合作用.  相似文献   

13.
南中国斑节对虾养殖中控制白斑综合症病的理论和策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 is the causative agent of white spot syndrome (WSS) of cultured penaeid shrimps. WSS breaks out and prevails in cultured penaeid shrimps in many countries and regions of the world, especially in southeast Asia. WSSV is the virus most severe damaging to the cultured penaeid shrimps in the world. At the present time, the control of the outbreaks of WSSV will recover and develop the penaeid shrimp cultures in China and even in the world.  相似文献   

14.
从构建的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cDNA文库中,我们筛选到一个拷贝数最高,编码82个氨基酸的基因(命名为p9,wsv230).该基因被克隆到pGEX-2T载体中进行GST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的融合蛋白GST-P9用于制备特异的多克隆抗体.利用微阵列技术和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对该蛋白的转录水平及其在感染细胞内的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表明该基因为高丰度表达,推测是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一个重要基因.  相似文献   

15.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结构蛋白质VP24的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是一种新型的DNA病毒.VP24蛋白质是该病毒粒子的一个主要的结构蛋白质.当纯化的病毒粒子经去污剂处理后,VP24蛋白质被发现完全存在于囊膜部分,Western杂交实验也证实该结果,以上实验结果表明VP24蛋白质是病毒的一个囊膜蛋白质.利用免疫胶体金定位技术对该蛋白质的进一步研究中发现,核衣壳上未见标记的金颗粒,完整的病毒粒子上标记的金颗粒也很少,而囊膜部分破损的病毒粒子上却可观察到大量的金颗粒.我们认为VP24蛋白质是一个囊膜蛋白质,但是它的主体可能存在于病毒的囊膜和核衣壳之间.VP24蛋白质的定位研究将加速阐明病毒感染和包装的机制,并将有助于病毒的诊断和控制.  相似文献   

16.
斑节对虾白斑症的发病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虾白斑症的病程及病症特点,方法:对健康斑节对虾进行人工感染,同时用套式PCR检测感染后斑节对虾血液中病毒核酸的相对含量,结果:斑节对虾感染白斑症病毒后,依次表现出厌食,不活动、体色变红、甲壳出现白斑,反应迟钝直至侧卧死亡,濒死对虾的典型症状为空胃、红体、甲壳白斑、甲壳下水肿及甲壳易剥离;感染对虾出现拒食后,其血液中白斑症病毒(WSSV)DNA的相对含量急剧增加。结论甲过同步不肿和甲壳易  相似文献   

17.
斑节对虾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WSSV)感染的组织特异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应用光镜和电镜研究斑节对虾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WSSV)感染的组织特异性,结果证实WSSV组织特异性差,感染外胚层和中胚层来源的各种组织细胞的细胞核,如甲壳表皮细胞、鳃上皮细胞、神经细胞、造血组织细胞、胃上皮细胞、心肌细胞及其随体细胞、触角腺上皮细胞、胃和消化管的肌细胞和结缔组织细胞等,以甲壳表皮细胞、胃上皮细胞、结缔组织细胞和造血组织细胞最为显,细胞解体坏死。电镜观察对虾中肠和肝胰细胞未发现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