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欧与苏联、东欧的关系中正在出现一些新的动向。最近,苏联外长葛罗米柯访问了西德,法国外长谢松定于2月中访苏。去年底波兰宣布中止军管并释放了原团结工会领导人瓦文萨之后,西欧对波兰局势的反应较前有所平静。与此同时,苏联新领导频频向西欧发动和平攻势,今年初华约集团还向北约提出了  相似文献   

2.
喜:对西欧减轻了军事压力; 忧:华约比北约仍占2:1 的优势。门,而北约只分别有2.2万辆和1.1万门.因此,中导问题达成协议后,西欧的不安全感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增加.为了改善自己的安全处境,西欧一年来特别强调、苏联必须在常规力 1 988年12月7日,戈尔巴乔夫在联合国大会讲话时宣布,  相似文献   

3.
苏联东欧局势的急剧动荡,猛烈地冲击了华约的传统地位和作用,1989年华约已发生转折性的变化。德国统一进程则又对华约产生微妙而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苏联以建设“欧洲共同大厦”频频向西欧作出新姿态,但西欧却始终对苏联很不放心,苏联的常规军备使西欧不能安睡。  相似文献   

5.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现有16个成员国,成立于1949年4月,是战后美国为了在欧洲维护霸权地位、遏制苏联而联合西方国家建立的一个军事政治组织。在冷战年代,以关国为首的北约和以苏联为首的华约(1954年建立)在欧洲集结了大量军事力量,一直处于严重对峙局面。进入90年代,随着东欧巨变、华约解散和苏联解体,欧洲的政治与安全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在新形势下.北约为了存在下去,并继续在欧洲安全方面发挥支住作用,对联盟的性质、职能和军事战略作了重大调整: 一、转变性质和职能。扩大政治职能,由军事政治组织变为政治军事组织。以往北约主要依靠军事力量“确保欧洲的安全与稳定”,今后则主要通过与前华约  相似文献   

6.
舒尔茨怀揣戈尔巴乔夫的又一新建议回朝,美国感到达成中导协议出现了“历史性机会”。然而西欧担心会出现西欧非核化,从而使它处于华约常规力量威胁的危险之中。当前,美欧加紧协调立场,商讨对策。中导谈判在新的基础上将出现什么前景呢?请看本文。  相似文献   

7.
经历了36年风风雨雨的华沙条约军事组织最近宣布解散。 2月25日,华沙条约组织政治协商委员会特别委员会在布达佩斯开会。根据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前些时候提出的建议和各成员国预先磋商的意见,会议通过和签署一项议定书正式宣布,从1991年3月31日起中止在华约范围内签订的军事协定的效力,解散华约所有的军事机构,同时停止一切军事行动。4月1日华约军事组织最终解体,政治组织也将于明  相似文献   

8.
8月19日以来,苏联局势发生急剧变化。苏共中央被要求“自行解散”,波罗的海三国独立,还有8个加盟共和国宣布独立,联盟面临解体的危险。西欧舆论兴高采烈,欢呼苏联的威胁进一步降低,以西欧为主导的全欧统一进程将加快,苏联的变化使西欧在全欧事务上的发言权增大……然而兴奋之余,西欧也有不少舆论清醒地估计  相似文献   

9.
苏联对缓和的解释在政治讨论中,几乎没有谈到伊朗问题。当时美国正在冷静观察伊朗形势。美国方面也未提伊朗问题。集中讨论了阿富汗问题和东西方关系。阿富汗问题,归根结底,同西方如何对待苏联这个根本问题有关。但是,美国同欧洲的态度有若干差异。例如,西德处于同华约军队对峙的前沿。从民族方面说,东德有1,600万德国人,成为孤岛的西柏林约有200万人,此外在东欧的捷克和波兰也有约200万德国人,西德必须考虑处在东方的德国人的命运。还有一件日本人一向不大清楚的事情:德国在希特勒时代向东欧、西欧发动了侵略,战后西德同西方建立  相似文献   

10.
大战的过程一九八五年八月四日凌晨,苏联及华约军队在欧洲全线发动进攻,第三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攻击首先从空间开始,苏联的歼击卫星将美国的侦察卫星和通讯卫星全部摧毁。苏联的空军和导弹对北约总部、飞机场和防空导弹阵地进行猛烈袭击,使用了高爆力炸弹和化学武器。与此同时,隐  相似文献   

11.
美欧矛盾近几个月来,围绕西欧同苏联的天然气管道交易,美国同西欧之间的争吵空前激烈,大西洋两岸笼罩着一片紧张气氛。纠纷的由来是,西欧国家同苏联经过六年谈判之后,去年底和今年初以来陆续签订了向苏联购买天然气的合同,同时承担为苏联提供资金、技术和管道设备。美国多次表示反对而无效。6月18日,里根总统突然宣布,扩大对苏经济制裁,禁止西欧的美国子公司和持有美国许可证的西欧公司向苏联提供天然气管道设备;这项禁令定于8月21日生效。美国商务部还宣布,任何外国公司如违反禁令,它将被禁止从美国得到“商品或情报”。  相似文献   

12.
华约解体、苏联剧变后,北约该怎么办?“北约战略新概念”标志着“灵活反应”军事战略的结束,而且反映了美国力图通过北约继续控制欧洲,建立美国主导的“欧洲新秩序”。  相似文献   

13.
近几个月来,西欧刮起一阵和平主义浪潮。人们要求和平,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不问战争的最大危险来自何方,要求在苏联威胁面前松懈防务,这却恰恰有害于维护和平。一个思想上的根源是, 由于害怕战争,坠入了苏联“缓和”的烟雾,一厢情愿地以为苏联真的会“适可而止”或“知难而退”,放过西欧。不管有意还是无意,这种和平主义的后果同绥靖主义相差无几。西欧的有识之士已经屡屡就此提出警告。8月22日英国《经济学家》一篇评论指出了苏联“用恫吓手段迫使西欧俯首听命”的策略,要人们警惕,不被吓倒。特摘译于后,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苏联与西欧的天然气管道交易早已成为国际注意的一个问题。本月下旬勃列日涅夫即将访问西德。西方报界盛传,这次访问表明苏联和西德之间的天然气管道交易已成定局。在此以前,两国已于7月24日就西德为管道工程贷款问题达成了原则协议,并且发表了意向性声明。所谓天然气管道交易,就是苏联准备铺设一条从西伯利亚亚马尔半岛直到西德巴伐利亚的天然气管道,全长5,500公里。西欧将为建设这条管道提供设备和钢管,苏联则通过这条管道向西欧出口天然气。  相似文献   

15.
1988年的西欧     
对于美苏关系的变化,西欧最敏感。在美苏军控谈判进程中,西欧与东欧更为缓和,苏联更多地拉西欧;美欧在防务上的不一致明显暴露,西欧联合自强、独立自主的趋势增强。但联美拉苏仍是西欧基本政策。  相似文献   

16.
夏日炎炎的6月初,美国和乌克兰联合组织了北约国家与原华约国家在原苏联国土上举行的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军事演习,演习吸引了12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和25个国家的军队总长以及大批观察员和新闻工作者前来观看,并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演习地点:沃罗夫斯基靶场,距乌克兰西部重镇利沃夫40余公里,占地面积390平方公里,曾经是苏联及华约国家部队经常举行针对北约的各种军事演习的  相似文献   

17.
苏联在国内外形势紧逼下吞了一颗苦果,在裁减驻欧部队问题上作了让步,以便使其保留东欧驻军合法化,并维系住华约,但这一让步对欧洲局势可能产生什么影响尚难逆料。  相似文献   

18.
美国一心想把苏联和西欧天然气管道工程交易问题纳入对苏制裁,费尽口舌,可是现在由于西欧主要三国(西德、法国、意大利)已与苏联签订有关合同,看来是阻拦不住了。然而,美国仍在运用经济手段以期拖延管道工程。  相似文献   

19.
八十年代末,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两德统一,华约瓦解,北约实行军事战略调整,标志着维持战后四十多年来的雅尔塔体制的彻底崩贵。从此,世界开始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出现了具有世界影响力并能发挥这种影响力的国家和国家集团,具体是超级大国美国、谋求政治大国的日本、联合自强的西欧、前途未卜的俄罗斯,极具潜力的中国。面对世界多极政治格局的发展,人们不由得对联合国的作用和前景有了更多的关注。笔者认为,世界多极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有利于联合国发挥其维护和平一促进发展的作用。这是因为,首先,冷战结束后、东西矛盾日…  相似文献   

20.
"稚尔塔"格局打破了,西欧不再感到苏联是多大的现实威胁,政治经济问题因而处于突出地位,美欧联盟的战略塞础也发生功摇。现在,整个欧洲正从“雅尔塔”格局向着新的格局过渡。东欧局势及苏联东欧关系经历着深刻变化,西欧局势及美国西欧关系同样也在变化着。欧美关系的全面调整已经开始,而且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